楊揚 徐先奎 沈娟



摘? ? 要: 輔導員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線的實踐者。在供給側改革背景下,加強高校輔導員職業能力培訓,增強資源配置的科學性,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實證調查輔導員九大職能培訓中職能與培訓的供需關系,分析當前高職輔導員培訓供需不平衡的原因,探究供給側改革背景下高職輔導員職業培訓優化路徑,以期有助于建立輔導員職能培訓與個體發展的動態化體系。
關鍵詞: 供給側改革? ? 輔導員職業能力? ? 優化
2016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關系到高校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及為誰培養人這個問題[1]。在供給側改革的大背景下,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質、高水平,專業化、職業化的輔導員隊伍,是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時代要求。高職院校要把輔導員的培訓列入整個師資培訓計劃,設立專項經費,加強輔導員的專業培訓和理論培訓,完善輔導員的知識體系,提高思想政治素質和業務水平,增強他們在新形勢下開展工作的能力[2]。隨著高校對輔導員工作的重視,旨在提高高校輔導員職業能力的培訓體系逐步建立和完善。但是,高校輔導員職業能力培訓體系的有效構建與平穩發展取決于輔導員職業發展需求和輔導員培訓項目供給的相對平衡。目前,高職院校輔導員職業能力培訓的實際需求與供給主體的供給存在矛盾[3]。本文通過實證調查輔導員九大職能培訓中職能與培訓的供需關系,分析當前高職輔導員培訓供需不平衡的原因,探究供給側改革背景下高職輔導員職業能力培訓的優化路徑,力爭建立輔導員職能培訓與個體發展的動態化體系。
一、調查數據分析
(一)研究方法和思路。
本研究以浙江省內部分高職院校學生工作部門為研究對象,運用問卷調查方法對思想政治教育、黨團和班級建設、學業指導、日常事務管理、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危機事件應對、職業規劃與就業指導、理論和實踐研究培訓方面的供給與需求進行橫向調查(如圖1所示),然后對特定職能培訓模塊選擇典型個案進行縱向深入訪談,以提出更加客觀和發展性的建議。統計工具用SPSS19.0。本次研究共發放網絡問卷132份,抽樣問卷33份進行分析。
(二)問卷數據分析。
1.可靠性統計
數據信度反映的是其可靠性、一致性的程度,反映的是調查結果受到隨機誤差影響的程度。為了保證調查結果的可靠性和科學性,需要對問卷及相關數據進行信度分析。
在本研究中,根據表1的可靠性統計量表可以看出,Cronbachs Alpha系數為0.974>0.7,說明問卷可信度很高,即可認為調查數據達到了較高的信度要求,同時顯示數據結構具有較好的內部一致性,可以進行下一步的數據分析。
2.均值統計
在本研究中,根據表2的均值統計,除了學業指導培訓、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培訓方面外,其他職能培訓的調查結果均值皆大于3,說明學校提供該輔導員職能培訓的項目較多,輔導員參與度較高,同時滿足度較高。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職能培訓中學校提供培訓和輔導員參加項目均值大于等于3,輔導員對該職能培訓滿足度均值小于3,說明輔導員對該職能培訓的供給不滿足。在學業指導這一項職能培訓的調研中,學校提供、輔導員參加、輔導員滿足度都小于3,說明這一項職能培訓無論是學校提供還是輔導員的參與度,都很一般。
3.描述性統計
在本研究中,根據表3的描述性統計量表,發現學校為輔導員提供的職能培訓,不論是數量還是質量,均值都在3.5左右,說明大家對職能培訓的質量和數量基本滿意,但是還有一定的提升空間。
4.相關性研究
在研究中發現,學校為輔導員提供的職能培訓的數量和質量的相關系數為0.866,遠遠大于0.01,說明兩者并沒有相關系。學校增加輔導員職能培訓的項目數量并不能影響輔導員職能培訓的質量。
5.需求統計
根據圖6未來輔導員職能培訓需求統計顯示,危機事件應對、理論和實踐研究和職業規劃與就業指導,這三項輔導員職能培訓的需求最高。
二、當前高職輔導員培訓供需不平衡的原因
(一)供給方沒有全面掌握輔導員的培訓需求。
符合輔導員自身需求的培訓才是真正有利于輔導員職業發展的選擇。長期以來,供給方沒有全面掌握輔導員的合理需求,未能積極引導輔導員做出符合自身特定需求、真正需求的培訓選擇。因此,提供的培訓依舊屬于粗放型形式,沒有以改進輔導員具體工作業務為導向,個性化、精準化程度比較低[4]。
(二)供給方本身的專業化程度不理想。
調查發現,輔導員對當前培訓項目滿足度不是非常高,培訓方的專業化程度有待提高,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培訓師資水平的專業性、權威性不高;由于對輔導員的工作內容了解不深刻導致培訓內容有偏頗;培訓項目開展的組織與管理不夠科學、高效、有序;以傳統授課為主的培訓形式缺乏新穎活潑的上課形式,導致授課效果一般,輔導員參與和配合的程度不高。
(三)供給方沒有建立有效的評價體系。
根據調查發現,供給方普遍缺少健全的考核機制,學員培訓結束后就可以拿到結業證書結業。學員的行為表現缺乏一套完整的考核評價標準,僅僅依賴學員的出勤情況和最終考試成績等[5]。對培訓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缺乏有效的解決方案,培訓結束后相關主辦單位沒有與學員保持聯系、與學員交流評價結果及溝通培訓質量的提高等。
三、供給側改革背景下高職輔導員職能培訓優化路徑
(一)建立高職輔導員職能培訓課程數據庫。
供給方需要全面掌握高職輔導員培訓的需要,結合國家政策和各高職院校本校實際需求,為高職輔導員實際工作提供改良方法和增進技能的精確型培訓。培訓方應將輔導員職能培訓與傳統的培訓區別開來,建立實時的培訓課程數據庫,并根據高職院校各類輔導員的職能分成幾大版塊,及時更新相應的培訓課程,避免重復、低效率、創新度低的粗放型培訓。
(二)建立專業、權威的高職輔導員培訓供給方。
高職輔導員培訓的供給方的水平參差不齊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培訓師資的專業性、權威性不高;對輔導員的工作內容了解不夠深入;培訓項目開展的組織與管理不夠科學、高效、有序等。針對此次調查出的問題,教育主管部門應牽頭整合一流的高職院校的師資力量,選拔優質的培訓師資,打造一只專業化、權威化且水準高的考核巡查小組。同時,建立專業的考核機制,對供給方的培訓內容、培訓課程、培訓結果等層層把關,加強監管。從源頭上把控供給方培訓質量不高、培訓效果不顯著、培訓滿意度不高等問題。
(三)建立動態的培訓反饋機制。
高效優質的培訓項目,能夠幫助教師改進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調動培訓學員參與培訓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解決當前供給側改革背景下高職院校輔導員培訓效率低下的問題,將輔導員培訓提高一個臺階,需改變以往培訓不健全的考核機制。改變培訓學員拿到結業證書就意味著考勤率合格或培訓考試合格的考核方式,建立動態的培訓反饋機制,實現供給方和需求方雙方共贏的局面。培訓費可以將學員的反饋意見作為考核之一,既可以更新培訓課程內容和方式,又可以實時了解培訓效果。
四、本研究的不足之處
本研究基于供給側改革原理,從高校輔導員的思想政治教育、黨團和班級建設、學業指導、日常事務管理、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危機事件應對、職業規劃與就業指導、理論和實踐研究等九大職能出發,研究這九大職能培訓的供給需求。由于受到研究方法、測量工具、統計方法、研究時限、被試取樣的廣泛性和代表性等因素的影響,研究仍有欠缺和不足。
(一)受時間限制,缺乏動態的研究過程。
研究沒有進一步關注輔導員職能培訓供給需求的動態研究,只是從一個橫斷面分析輔導員職能培訓供給情況及根據過往文獻總結其理論研究現狀,并沒有對其進行后續跟蹤和未來的動態調研。后續深入調研可以在先前研究的基礎上增加未來趨勢研究,以便展現未來輔導員職能培訓的動態調整趨勢。
(二)被試選取的廣泛性和代表性問題。
參加測試的均為浙江省高校的輔導員,所選樣本的普遍性和代表性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對課題研究的推廣。因此,后續研究可以進一步提高樣本的代表性,被試的選取兼顧中部和西部地區高校的輔導員,針對不同地區、不同類型的高校輔導員進行研究,以便更深入和全面地把握輔導員職能培訓的實際情況,更好地發揮供給側改革理念,為學校有關部門和相關決策機構提供更加翔實的參考依據。
(三)樣本數據的質和量均有待提升。
此次關于輔導員職業能力培訓優化的定量研究通過統計數據和分析結果為后續研究提供了可供借鑒的實證資料。但由于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樣本數據規模有待提升,調查中容易被社會贊許性和個體的主觀性等因素左右。在未來的研究中,要打破地區限制,合理擴大樣本數據,以便更好、更全面、更深入地分析輔導員職能培訓的供需問題并提出更準確、更科學的培訓優化路徑。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 ? 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12-09.
[2]明曉輝.新形勢下高職院校輔導員職能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07.
[3]胡建新.高校輔導員培訓的現實困境和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08(12):42-45.
[4]華秀梅.高校輔導員需求培訓模式的構建[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10,28(02):111-114.
[5]張天瑩,柳豐林.督導體系對新入職輔導員培訓優化的促進作用[J].高校輔導員,2019(03):60-63.
基金項目:浙江旅游職業學院2018年高職教育研究專項課題2018GZJY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