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鐵石



沈陽才有春意,南方已是落花時節。馳援武漢的醫護人員紛紛踏上歸途。這六十天的驚濤駭浪,逆行者身處漩渦最深處,恐怕畢生難忘。逆行者之旅,是英雄之旅,也是專業主義之旅。專業主義是屠妖寶刀,凡人執此利器可斬斷庸常生活,升華為英雄。
專業主義可以理解為公開發誓,支持以某事為職業,關注自己的行為,堅持自己的服務準則。醫學生入學時需要宣誓,這是走向專業主義的第一步。
即使曾經發下宏愿,在日常瑣碎生活的消磨之下,人們也未必時刻記得初心。極端情境下,反而容易重拾英雄的榮光。
美國神話學家約瑟夫·坎貝爾的代表作《千面英雄》,通過研究東西方的神話,總結出英雄故事結構。故事從啟程開始,潛在的英雄接收到冒險召喚;啟蒙階段,與智者相遇,領悟自己的使命;歷險階段,深入洞穴,經歷嚴峻考驗;回歸階段,踏上返回之路,重獲平靜生活。回歸后的英雄依舊過著原來的生活,但是看待原來生活的眼光從此不同以往。
英雄人物,千人千面。英雄之旅,殊途同歸。所有神話都精心包裹著人生的講義,因為它背后蘊含的是人性的本來邏輯,追尋的是人生的終極意義。白衣天使的武漢之行,就像一部英雄史詩:度盡劫波斬妖魔,脫卻凡胎百戰回。
在武漢,需要超越功利,聽從內心的召喚,控制自己的感情,并靠理性行動;需要高超技術;需要將病人放在首位;需要永不衰竭的好奇心和進取心;需要像士兵一樣遵守紀律。而這些所需,正是專業主義所能提供的助力。因職業成為英雄,大多離不開專業主義。
在武漢之外的抗疫戰場,專業主義同樣在塑造英雄。上海“網紅”醫生張文宏,受到很多人尊敬—深層原因不僅是他“專業”,更是因為他的情懷,他的操守,他的英雄主義。
從媒體報道中依稀可以勾勒出張文宏的一天:凌晨3點,才能緩緩躺下休息;早上6點,匆匆起床,趕往病區。十幾天,天天如此。可是盡管如此,為了讓公眾更加了解情況,他通宵達旦地寫科普。
很多患者視他為救命恩人,給他送過錦旗。他唯一掛出來的錦旗,上面寫道:“我只是你們工作中的匆匆過客,而你們是我的人生轉折。”沒有神化醫生,也沒有夸大善行,張文宏選擇用這面錦旗來激勵自己。英雄也是凡人,他就在我們中間。
成為專業主義者的捷徑是“快樂”。面臨著升學及未來就業的學子們,如果想成為真正的專家,需要認真想一想,自己到底喜歡什么,是否能夠終身保持對這個專業的興趣與熱情,從中收獲快樂。麥當勞的創始人雷·克拉克曾說過,麥當勞想要獲得成功,必須能發現漢堡的美。有志成為專業主義者的人,也必須發現“專業”的美。因為快樂,所以能夠堅持。時間會證明一切,長久地堅持,不懈地追求,有一天,你的別名將是“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