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生

時間如白駒過隙一般飛快,轉眼間三年的初中生活就要結束了。盤點過去的時光,既有歡聲笑語憂愁苦惱相伴,又有酸甜苦辣咸相隨,更有赤橙黃綠青藍紫的多彩——初中生活,是一幅幅生動的畫,是一首首動聽的歌……
初一:今兒個高興
“莊嚴同學,歡迎你到本校就讀。”——想不到,剛入學就受到來自校長的歡迎!
“這是學校的圖書閱覽室,有藏書10萬冊……‘借書證明天發給大家,你們就盡情地到書海中暢游吧!”——班主任的介紹,讓我感慨萬千:這寬敞明亮的教室,這整齊潔凈的微機室、語音室,這散發著淡淡“藥品”味的實驗室,這平坦的操場和各式各樣的體育器材……還有這圖書閱覽室,可都是為我們準備的呀!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英語老師,以后大家叫我‘劉Sir好了。”一周下來,我熟悉了所有的任課教師,漸漸地,我見識并感受到了他們的博學、善教、敬業、慈愛……
初一,新環境,新設施,新老師,新同學;初一,新課程,新方法,新體驗,新感覺。
初一,讓人高興!
初二:很受傷
“莊嚴同學,你的數學成績又下滑了!當心喲。”單元測驗后數學老師提醒我。
“莊嚴,你的作文寫得很好,就是字體太差勁!”語文老師三次談的是同一個問題。
“莊嚴同學,你怎么能在歷史課上做數學作業?!”歷史老師瞪大眼睛憤憤地看著我。
“下面宣布床鋪整理不合格同學名單:……莊嚴……”舍務老師當著全校同學的面點了我的名。
“莊嚴,不就是把你的‘文曲星弄丟了嘛!也值得你去找老師?小氣!”看看,過失者比我這個失主更大方、更理直氣壯。
“莊嚴,你們老師說你總是跟同桌在課堂上說話……我們警告你:可不許……”一次長假回家,爸媽向我發出“通牒”。
……
我這是怎么了?
初二,為什么受傷的總是我?
初三:愚公移山
升入初三后的第一次班會。班主任這樣告誡我們:“初三是初中生活的最后一年,也是最關鍵的一年,能否在中考時一舉成功,關鍵看你自己!面對困難,我希望大家發揚愚公移山的精神!”
我把老師的話寫在了每個筆記本的封面上、每本書的扉頁上——我想以此來堅定自己“移山”的信念。
我硬是把自己置身于“書山題海”——數學基礎差,就從最基礎的練習題做起,一道不落地做;字體差勁,就從“鋼楷”練起,一筆一畫地仿;不管什么天氣,我總是準時出現在“閱報欄”前,因為那里有我需要的“時事政治”……
初三的生活,很繁忙、很緊張、很單調,但看著一座座“山”被搬走,又覺得很充實。
【簡評】
例文的突出特點有二:1.結構精巧。把如歌的初中生活分解成相對獨立的三個板塊,每個板塊集中表現一個階段的生活,又通過“初中生活……是一首首動聽的歌”,以及“今兒個高興”“很受傷”“愚公移山”等,巧妙地將全文聯結成一盤“原聲帶”,真實地反映了初中生的現實生活。2.語言精練。敘寫初二生活那段文字,十分準確地表現出“我”因六個方面的不足而“很受傷”;“初三的生活,很繁忙、很緊張、很單調,但看著一座座‘山被搬走,又覺得很充實”等語句,完全可以稱得上言簡意賅。
C.一線貫穿巧結構。就是為文章設置一條貫穿始終的線索,并通過這條線索把各部分內容像穿珍珠那樣串連起來。這樣做,既彰顯出清晰分明的層次及順序,又使文章結構更加嚴謹。請看例文及評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