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一考生


燈光聚集在舞臺中央,圓形的光斑之上是自信大方的我,眉梢止不住染上喜悅,嘴角上揚,目光堅定地注視著前方。舉在胸前的獎狀熠熠生輝,心頭的溫暖,令我仿佛置身于一個明媚的春天;筆直的腰桿,讓我真正體會到,我也可以頂出一片自己的天地。
時光荏苒,悄然無聲,閉目沉淀心情,腦中浮現出姥爺高大的身影。他拄著拐杖,慈祥地微笑,一步,一步,徐徐走來。
姥爺的眉心再次擰成一個疙瘩,他嚴厲地瞪著我,隨即抬起那根雕花拐杖,對著我的小書桌重重敲上幾下,“咚咚咚!”我的小心臟瞬間懸在高空,低頭看看那些在我眼中像形態各異的小蚯蚓組成的筆畫,不由得有些頭暈目眩了。姥爺搬來一把椅子,坐在我的身旁,粗糙的大手握緊我的小手,在田字格中書寫橫撇豎捺。
“一撇一捺方為人字。撇,由重到輕向左下行筆,收筆時露出鋒芒;捺,向右下由輕到重行筆,捺腳要平?!崩褷斠贿呎f道,一邊將撇捺舒展到極致。我的目光追隨著行走于紙上的鉛筆,一知半解地點點頭。
陽光透過窗子灑滿房間,枝頭鳥雀歡快地啼叫。姥爺突然松開了他的大手,我一時茫然,抬頭望著他。他摸摸我的腦袋,“人在田字格中頂天立地,生活中更是如此,自己試著寫寫吧”。我低下頭去,深呼一口氣,似乎整個世界都靜了,沒有了鳥兒的嘰嘰喳喳,只有心臟極速跳動的“怦怦”聲。右手緊握著鉛筆,默念姥爺的話語,磕磕碰碰地寫下一個扭著身子的撇畫,拭去額間的薄汗,手腕顫抖著完成下一筆。一時汗顏了,我將腦袋埋得更深,一遍復一遍地書寫,不覺間,姥爺拄杖離開,陽光依舊靜好。
轟鳴的掌聲將我的思緒帶回舞臺,燈光璀璨無比。
直至多年后的今天,我才幡然醒悟—那一撇寫的是付出,一捺寫的是收獲;一筆寫順境,一筆寫逆境;一筆寫快樂,一筆寫煩惱;不承受,又怎能見到盎然的春色?
一紙獎狀,登臺領獎,綻開春色;獨坐一隅,凝眸窗外,笑對人生。繾綣流年,揮灑汗水,我做到了—頂出一個春天。
【簡評】
本文按照時間的順序,寫“我”由小學進入,這篇考場作文構思精巧,整體上采取倒敘手法,先寫“我”登上領獎臺,“仿佛置身于一個明媚的春天”,巧妙點題,引發下文;接著回憶姥爺教“我”寫字的前后經過;最后再次回到領獎臺,抒發自己用汗水“頂出一個春天”的感慨,呼應文首,點明主旨,讓人回味無窮。
文中語言優美,特別是姥爺指導“我”寫字的部分,描寫格外傳神,像“姥爺的眉心再次擰成一個疙瘩”“我的小心臟瞬間懸在高空”“磕磕碰碰地寫下一個扭著身子的撇畫”等句子,顯示出了作者深厚的文字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