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哲
(陜西中房建設工程監理有限公司,陜西 西安 710065)
市政道路作為目前城市居民出行的主要通道,已經成為城市當中不可或缺的一道靚麗風景線。為此在具體施工過程當中應當克服各項施工難點,采用各項有效的技術措施,確保該道風景始終保持著其最靚麗的一面。就當前市政道路而言,面層多為水泥混凝土路面以及瀝青混凝土路面,從主體構造上來看,其主要組成部分為路基、墊層(混凝土路面)、基層、面層以及相應的給排水系統。應當就路基、墊層(混凝土路面)、基層、面層以及相應的給排水系統進行各階段施工難點比重及難點內容進行劃分,以便在實際操作過程當中予以重點技術控制(見表1)。
表1 市政道路施工各階段難點比重及技術難點一覽表[1]
從表1總體評價中來看,可得知整個市政道路施工過程中難點重重,而且各個施工階段的難點之間還存在著相互制約的情況,即上道工序若是遺留問題,將直接或間接影響到下道工序的正常施工作業,這就意味著需將各道工序難點,在該道施工工序施工完畢之前,充分利用技術措施將問題解決清除干凈,下面就先將各工序當中常見的難點進行簡單闡述,以便更好從技術層面上進行針對處理。
路基施工質量好壞將直接影響到上層路面施工品質,目前較多水泥混凝土用于市政道路路面,由于路基出現不均勻沉降,導致混凝土路面持續出現開裂,嚴重的則出現斷板等惡劣情況,直接影響到運營車輛的正常通行;故在路基施工階段應當做好以下工作要點。
1)清表時對地面積水、樹根雜草、淤泥予以清除并對墳坑、井穴等坑槽分層填實至原地面高。
2)重視試驗段的工作(確定路基預沉量值、合理選用壓實機具、確定壓實遍數、確定路基壓實的虛鋪厚度)。
3)對軟土路基、濕陷性黃土、膨脹路基、凍土等不良土質的處理。
同時市政道路施工過程將涉及到原有區域的管線遷移工作,應盡量避免由于路基施工作業對于周邊電力、消防、通信、給排水管理的影響,特別是對市政雨污水管道的處理,避免管道水源在路基段落出現積水,甚至出現路面漫水等直接影響到周邊居民出行等的難點問題。
墊層屬于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結構層,主要是為了在溫度和濕度狀況不良的環境下改善路面的使用性能(設置防凍墊層、排水墊層半剛性墊層),墊層的施工要點在于對墊層材料的把控特別是防凍墊層和排水墊層,不能用顆粒粒徑0.075 mm以下的粉土、黏土代替砂墊層。
基層是路面結構中的承重層,主要承受車輛荷載的豎向力,并把面層下傳的應力擴散到路基。且為面層施工提供穩定、堅實的工作面,控制或減少路基不均勻沉降或凍漲變形對面層產生不利影響。基層的材料與施工質量是影響路面使用性能和使用壽命的最關鍵因素,因此,在基層施工的過程中材料及技術的把控是基層施工的難點。
市政道路不同于普通公路,道路下方橫穿眾多給排水管道,如果管道發生滲漏水,路基受水的浸擾易產生不均勻沉降及脫空等不良現象,從而造成路面塌陷,形成安全隱患。因此,管道施工階段應當做好以下工作要點。
1)對管材質量進行把控,所有管材要有質量部門提供的合格證及力學實驗報告等資料;施工人員在管材安裝前對管材外觀進行再次復檢。
2)對管接口填料及施工薄弱環節重點把控,做好工人的技術交底。
3)管道基礎嚴格把關,對不良土質及時處理,避免管底基礎發生不均勻沉降撕裂管道。
4)嚴格按照要求做管道功能性試驗。
不論是水泥混凝土路面還是瀝青混凝土路面,一旦出現問題都將直接降低行車舒適度,而市政路面施工場地有限,機械設備難以施展開來;具體施工過程,周邊往往還需確保運營車輛的正常通行。
從上述難點分析當中不難看出,提高施工作業人員的綜合素質及管理人員的技術水平都是克服市政施工難點的主要手段,具體施工作業過程當中,不能僅憑以往的施工經驗進行處理。除了嚴格參照施工圖紙進行施工作業外,還應當充分結合施工現場實際情況進行具體分析,使得施工作業人員能舉一反三,加強現場管理人員與施工作業人員的溝通,從技術層面上對于市政道路施工難點能切實做到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最終目的,使得技術措施能夠在具體的施工過程當中,得到有效的發揮。特別是各類型機械設備的操作人員,應當對所操作的設備情況有較為充分的了解;在設備發生故障時,應當能夠較為快速地進行處理或查明具體的故障原因,便于聯系相關單位進行維護,確保施工過程能連貫進行,避免由于中斷施工導致市政道路施工額外增加施工難點。
市政道路通常選用商品混凝土進行鋪設,若是選用水泥混凝土進行澆筑,應對水泥混凝土做好相應的技術措施。首先,施工現場應當配備充足的振搗設備(插入式振搗棒、平板振搗器),整個攤鋪過程應當進行跟蹤管理,避免攤鋪路段出現漏振的情況發生;其次,對攤鋪設備(水泥混凝土攤鋪整平機、密排式振搗機組)進行定期檢修及維護,并做好相關的驗收記錄,以便出現問題時更快地查明原因進行設備的調整;第三,對路面縮縫進行切割過程,應當注意切縫的寬度以及深度,確保切縫能夠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從而對施工路面起到延長正常使用壽命的效果;最后,若是上層設計為瀝青路面的話,還需要適當進行必要的人工拉毛處理,確保上下層混凝土能夠緊密銜接。
若是選用瀝青混凝土進行攤鋪的話,應配齊相關的碾壓設備,通過對試驗段的碾壓,最終確定碾壓設備機組的組成。首先,應當確定碾壓設備跟進攤鋪設備的距離,即確定初壓開始時間,避免過早碾壓導致瀝青粘附輪胎;其次,應確定碾壓設備的碾壓遍數,碾壓過程是否需要帶振作業,即確保碾壓過程當中不會由于設備帶振影響實際碾壓效果;第三,應對碾壓設備進行定期保養,設備進場前對輪胎進行灑水清理,避免輪胎附著污物;最后,應當配備小型碾壓設備,對于花圃及加寬段等不利大型設備碾壓的段落進行碾壓。
由于市政道路材料多為一次外購材料,對于進場材料應當嚴格把關,尤其是商品混凝土以及預埋的管線材料,應當避免因為材料質量原因,導致市政道路在運營階段存在安全隱患。關于商品混凝土攤鋪,應當加強現場控制,并定期對商品混凝土進行抽檢,還需根據施工環境的天氣狀況來調整商品混凝土的各項參數;例如:強降雨過后,施工現場地面較為潮濕,應通知供應單位對所生產的混合料,適當降低一定的含水量或者適當添加相應的外加劑,從而提高商品混凝土的施工質量,避免混凝土到達施工現場出現離析等不良狀況。管線材料選用,則要求各類管線進場后,必須附帶一系列相關證明材料,其中:包括出廠合格證、該批次產品質量檢驗報告單等[2]。
市政道路施工場地空間有限,故在材料采購階段應根據施工需求以及場地限制等情況綜合考慮材料采購的數量及先后,確保到達施工現場能夠立即投入使用或者能夠有序地進行堆放,避免由于材料堆放原因造成合格材料由于堆積原因出現局部損壞,影響到實際的施工品質,對于損壞的材料應當及時清理出場,避免施工過程當中,出現施工作業人員誤領用損壞材料的情況發生。
現階段市政道路建設緊跟城市建設步伐,同時也正在往更高品質、更加快捷的方向不斷發展;隨著市政道路逐漸改造擴寬,在具體施工過程中的難點也會隨之轉變,這就需要施工管理人員能夠切合實際情況進行技術措施上的創新管理,確保各環節難點在處理上都能夠得到更好的技術保障,從而推動市政道路施工品質的整體提升。
[ID:009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