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燕
“鼓趣”活動是我們幼兒園實施的特色課程,“鼓趣”園本課程的開發是我園努力實踐的重點。我們在近幾年的實踐中積極創新,有效融合,努力將鼓趣有機滲透到幼兒的一日活動中,既交織縱橫又深入全面,創設了包括“鼓趣”環境、區域游戲、幼兒鼓操、教師特色鼓活動等多種“鼓趣”活動形式,營造幼兒園特色“鼓趣文化”氛圍,有效地促進了幼兒園的可持續發展。
關注活動興趣,發展多種能力
順應需求,樹立自信心
幼兒園鼓趣活動的起源均來自于幼兒的生活,充分考慮幼兒的年齡特點,活動的形式與內容也滿足喜愛游戲的天性,很好地調動幼兒的積極性,激發了幼兒參與鼓趣活動的興趣。并且在活動的過程中老師不會過多干涉幼兒的活動和游戲,在幼兒遇到困難時教師不是直接教給他解決問題的方法,而是通過適當的引導以及使用“你試試看”“你能行”等鼓勵性語言,讓其能在寬松的氛圍中大膽嘗試,給予幼兒自主探究的空間。繼而建立幼兒參與“鼓趣”活動的自信心,實現幼兒自己獲取知識、自我更新知識的理想目標。
重在體驗,增強節奏感
鼓樂器以其得天獨厚的、非常典型的節奏感吸引了廣大幼兒的喜愛。鼓趣活動旨在讓幼兒在自由、寬松、隨意的環境中參與游戲,例如組織幼兒進行打擊樂的演奏、鼓操的展示、鼓趣音樂游戲等。使幼兒的音樂感受力、音樂記憶力以及音樂表現力在潛移默化中就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對于音樂節拍、節奏的把握也有很大的幫助。
注重感知,發展探究力
園內各年齡班積極將鼓趣融入到各類游戲活動中。采用游戲方式,培養幼兒學習的興趣,激發幼兒的探索欲望。在鼓趣活動中,無論是區域游戲、做鼓操還是親子鼓趣活動,幼兒園都會提供安全、豐富、開放的游戲材料,讓幼兒自主選擇游戲材料,在與材料的交互中探究不同的玩法。
鼓趣活動的設計充分考慮了幼兒的年齡特征及發展需求,力求體現層次性,以循序漸進地推動幼兒探究能力的發展。在鼓的運用上,鑒于小班基本動作發展的特點,選擇以撥浪鼓、手拍鼓為主的活動;而中班幼兒動作得到進一步的發展且節奏感變強,故選擇鈴鼓為宜;考慮大班動作發展能力的提升,特選擇腰鼓、軍鼓等以滿足探索的需求。但是任何活動的出發點都是基于幼兒在自主探究過程中生成的“問題”、圍繞興趣以及對探究的延伸,讓幼兒在不知不覺中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引導合作,提升協作力
鼓趣活動既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又能激發幼兒的合作興趣。幼兒在與同伴、老師、家長的友好交往中逐漸學會合作,感受到合作的愉快與成就,繼而產生積極與人合作的欲望,并且在體驗到合作的樂趣后幼兒的合作意識也會得到增強。
鼓趣活動很注重參與者之間的合作,例如中班區域游戲“擲骰子摸鼓”:玩游戲時需要一幼兒擲骰子,另一幼兒按圖摸鼓,然后交換游戲。游戲初兩位幼兒就需要協商“誰先摸鼓”,然后兩人合作玩游戲,在過程中,經常需要幼兒間互動、教幼間互動,在互動中,增加了合作的機會,增強合作意識,提高了合作能力。
促進家園聯系,達成同步共育
親子活動是發揮幼兒教育整體功能的重要橋梁,我園的鼓趣園本課程中也非常注重“親子鼓趣”活動的開展,將鼓趣納入到親子活動中使得游戲變得更加有趣。常常邀請家長參與鼓趣活動,如“鼓文化周”中家長與幼兒一起玩與鼓相關的游戲;節日慶祝會上親子共同表演鼓之舞蹈等,……這些活動既增強了親子之間的互動,在輕松愉快的鼓趣氛圍中增進了親子之情,有利于幼兒個性的完善與發展。而家長的參與也提升了孩子快樂的指數,讓活動變得更加有意義。
幼兒園的鼓趣活動為家長提供了與孩子一起玩游戲的機會,在開展了“鼓樂齊鳴創意秀”“童趣鼓趣親子游園會”等親子活動中,家長既是活動的承載者又是活動的傳遞者,充分調動了家長參與的積極性。同時,也讓家長獲得了正確的教育觀念和科學育兒的方法,真正做到家園共育理念與實踐的“同步”結合,進而讓幼兒得到全面、立體、豐富的發展。
形成教育合力,提升專業水平
我園的鼓趣園本課程開發不僅是教學活動的研究,更涉及到區域活動、家園共育、游戲活動等多方面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在實施中,經常組織教師進行觀摩教學、園本培訓、交流研討、網絡學習、自主研修等形式開展了各項學習培訓。
在對園本課程的實踐中,引導老師及時總結、反思,使得課程研究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教育教學活動方面的課程研究過程中,教師發揮自己的專業特長設計與鼓相關的教學活動,在活動開展后組織教師集體小結交流,在思想碰撞中產生智慧結晶,確定最有利于幼兒全面發展的活動內容與方式。在其他鼓趣活動組織后,在交流研討中大家既看到完成了任務情況,對好的經驗和做法加以推廣,還能明確有哪些問題需要解決和繼續研究。
在總結、反思的基礎上,及時制定下一步有效措施。這樣的開展、研究模式使教師經歷、感受課程的建構,形成課程研發意識,明確教育教學處處有課程。通過不斷挖掘課程資源、不斷完善鼓趣課程的實施,不僅使鼓趣課程逐步成為學校特色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有利地促進了教師的專業發展,形成教育合力。
發展理論成果,夯實文化基石
在有層次、有深度地開展鼓趣活動的過程中,深入研究鼓趣園本課程在幼兒園實施的理論依據、現狀及所取得的成果。并對不同階段幼兒園鼓趣課程的開展進行了認真的反思和研究,取其精華,并在理論上加以歸納,做到有的放矢、理論聯系實際,總結鼓趣課程經驗,完成了《幼兒園鼓趣課程》出版,期頤對現行的幼兒園課程實施與改革有所裨益。
通過創設豐富的鼓趣環境,組織生動有趣的“鼓趣”主題系列活動,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獲得了多方面能力的發展。結合現有資源條件,立足“十一五”“十二五”課程成果,通過充分實踐探索,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課程建構中促進幼兒全面和諧發展,拉近家園距離,凝聚團隊力量,促進園本課程的深度發展。在探索中形成辦園特色,展現獨特、穩定、優質的辦園風貌,為進一步建設有特色的課程文化打下堅實的基礎。
構建園本課程是幼兒園前行和發展的動力。我們以《幼兒園工作規程》、《綱要》及《3-6歲幼兒學習與發展指南》為依據,不斷探索,在高效完成全面發展教育目標的前提下,逐步形成穩定、優質的個性風貌,在特色發展中實現幼兒、家長、教師、園所的全面發展與共贏。
(南京市半山園小學附屬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