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佶
【摘 要】 隨著教育事業改革進程的推進,心理學在教育體系中的地位顯著提高,在對學生進行管理的時候,心理學所能起到的作用得到了廣泛的重視和認可。尤其是積極心理學,能夠提升學生的自我管理水平,對于學生管理工作大有助益。相比于其他管理手段,應用積極心理學進行管理,能夠從更深層次解決學生心理問題,促進學生發展。
【關鍵詞】 積極心理學 自我管理 應用
學生在學習成長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問題,需要妥善解決,但是目前學校所采取的心理輔導方式在處理相關情況時,效果不甚如人意,仍然存在較多問題,更無法實現提升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的目標。因此學校在進行學生管理工作時,有必要引入積極心理學的方式,加強學生自我管理意識,提高學生自我調節能力,使其能夠健康發展。但目前積極心理學在具體應用實踐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有必要采取針對性措施改善相關狀況,使積極心理學能夠充分發揮其功效。
一、學生心理狀況概述
(一)學習目的性不強。當下,青少年需要經歷相當長時間的學校教育,承受著較大的升學壓力。為了實現升學,學生一直處在高壓的學習狀態下,可能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只是為了升學而學習,卻忘記了學習本身的意義,因而在學習遇到困難的時候,很難進行自我調節,心理素質較差。同時在進入高等教育階段后,會出現學習目的性不強的現象,自制力差,不能很好地進行自我調節,對于全新的學習和生活環境的適應存在一定困難,出現心理適應障礙。
(二)自我意識強烈。目前很多青少年出生在獨身子女家庭,自我意識強烈,導致在學校環境中會出現人際關系緊張的現象,究其原因,主要是諸如學生之間的學習以及生活節奏差異,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溝通問題,以及對于學校環境的不適應。同時,青少年處在青春期,自我意識強烈,有著非常強烈的表現自我的欲望,并且對于自由有著執著的向往,但由于青少年普遍思想還不成熟,缺乏自我管理意識,處理問題的方式方法不成熟、過于理想化,情緒易沖動,這些都使得學生管理工作困難重重。
(三)感情危機。青少年在青春期階段,情感會出現較大的變化,然而他們處理感情的能力并不理想,在對待男女感情方面,青少年更多的是嘗試心態,對待相處中出現的問題更多的采用的是沖動的方式解決,這對于雙方來講都不可避免地會造成極大的傷害;在對待同學關系時,由于青少年尚未形成完整的三觀,可能存在攀比等現象,嚴重傷害同學感情;在對待家庭關系時,由于青少年處于特殊情感時期,不愿意與家人分享生活,甚至不愿讓家人走進自己的內心,導致家庭關系緊張。不能妥善處理感情問題,會給學生的心理健康造成嚴重影響。
二、當前積極心理學在學生自我管理中的應用現狀分析
(一)管理方法簡單。站在學校管理者的角度,更傾向于學生服從管理,一旦學生行為出現偏差、甚至出現相對惡劣的行為,一般的管理人員大多會對學生進行批評教育。甚至于,某些院校為了避免在學生管理工作中出現錯誤,采取軍事化方式進行管理,然而這種方式無異于飲鴆止渴,無法從根本上對學生進行引導,只是強行壓制了學生的天性,可能導致學生在離開院校后產生報復式反彈。積極心理學在學生管理方面有著與眾不同的作用,積極心理學強調管理者應該尊重并欣賞學生,將注意點從學生的缺點轉移到學生的優點,注重學生的日常點滴變化,引導其養成良好的品行、樹立正確的三觀。
(二)評價標準單一。為了最大可能地避免學校安全事件的發生,學校在對學生管理方面逐漸偏向軍事化管理方式,只是希望學生聽話,雖然這種方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終歸治標不治本。積極心理學認為,目前這種學校管理方式是極為片面的,過于嚴苛的要求可能適得其反,學生的管理工作不能停留在表面,單純維持表面的安全和和諧,而是應該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從根本上進行學生管理。對于學生的評價不能只是關注學生成績,對于學生的培養也不能單純認為服從管理的學生就是好的。學校管理者要認識到,學生具有個體獨立性,每個學生都是不同的,學校管理者應該將重點放在學生素質的提升上,提高學生的自我管理意識和能力,學生能夠自主地進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學校的管理工作也就水到渠成了。然而目前學校的評價標準過于單一,不能滿足實際需求,對于學生的自主、多元發展產生了很大阻礙。
(三)自我管理在學生管理中的效果不明顯。由于學生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控意識的缺乏,對于學習沒有較強的結果導向作為支撐,直接導致學生沒有良好的學習態度,長期的課堂不積極會使學生在面對學習時產生越來越嚴重的惰性,久而久之導致學習困難。學生在校不能認真對待學習、全身心地投入學習,多余的精力必然會做很多與學習無關的事情,這無疑會增加學校管理者的工作難度,對于學生自身來講,也是極為不利的。因而,很有必要采用積極心理學的方式,引導學生主動積極地學習,增強自控能力。
三、積極心理學在學生自我管理中的應用完善對策
(一)引導學生用積極的思維認知自我。在當代社會下,學生的壓力非常之大,除去升學壓力,學生還要面對社會的壓力,尤其體現在高職學生中,對自身前途的恐慌情緒使學生無所適從,害怕會被殘酷的社會競爭所淘汰,而又無法進行有效的調節,導致學生會產生焦慮等情緒,甚至不能勇敢地面對挑戰,無法把握住到手的機會。在此種情況下,積極心理學強調,要引導學生用積極的心態認識自我,,對自己的優缺點有清晰的認知;在面對未來的時候,能夠相信自己;同時,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找到適合自身發展的目標并進行合理規劃,以此更好地實現學校管理和學生自身管理。
(二)引導學生積極解釋問題,理性審視現實。目前,青少年大多是獨生子女,成長的過程中備受家庭呵護,然而在成長中不可避免地會經歷挫折和打擊,但是,學生的心態尚不成熟,無法獨立地面對和處理,必然會在心理上產生一定的傷害,對于學生的發展必然會產生不良影響。積極心理學認為,學生在面對出現的問題時,首先要分析為什么會出現類似問題,再積極地面對和處理問題,使每一次的問題處理都能幫助學生產生良好的體驗。將積極心理學引入到學校管理工作中,引導學生以積極的視角看待成長中遇到的挫折,認識到人生中的每一次挑戰都是進步的機會,能夠自主地分析問題,勇敢地克服困難、迎接挑戰,能夠在問題處理中獲得積極的體驗,進而獲得自身的成長。
學校管理者要認識到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不能用統一的聽話、成績等標準要求學生,積極心理學認為,學校管理者在進行學生管理中,要引導學生以理性的態度認識自我,看得到自身的優點,也要發現自身的缺點,幫助學生學會自我管理,能夠通過認識到自身的優點進而增強信心,不斷挖掘自身潛力,認識到自身缺點而能主動克服,不斷完善自我。
(三)培養學生樂觀的人格特質,有效調控自我。學校管理者在進行學生管理時,應當重視學生的人格特質,青少年階段是身心發育的重要階段,內心更為敏感、更容易產生情緒波動。在面對問題的時候,每個人的思維模式和處理問題的方式都是有不同的,因而會有不同的結果。將積極心理學引入學校管理工作,學校管理者要重視有關人格特質的培養,培養樂觀的人格特質,能夠以更加積極、樂觀的態度面對人生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尤其對于高校學生,當對未來產生迷茫、悲觀情緒影響到日常的學習生活時,要學會自我調節,積極參加學校活動,以此為契機進行自我管理,通過活動幫助自己更好地融入團體,感受到向上的正能量,從而更好地實現自身的發展。
此外,能夠有效地進行自我管理的重要表現就是自我調控,學生能夠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并且愿意付出足夠的努力進行調整,彌補這些不足,在此過程中,學生收獲的是成長。將積極心理學引入到學生管理工作中,就是為了幫助學生提高自我調控能力,使學生能清楚地認識到自身存在的不足,采用理性的方式進行調整。每一個學生都是可以進行自我管理的,只需要學校管理者給予學生充分的信任和空間,培養學生進行自我管理的信心和能力,學生能夠進行自我管理,才能更好地實現自我價值。
(四)構建多元評估體系,開設積極心理學課程。將積極心理學落實到管理工作實際中,首要問題就是要構建多元評估體系。傳統的管理工作中,管理者注重的都是學生的缺點和問題,針對有問題的學生進行教育管理,最大可能地避免出現學校安全事件,然而積極心理學要求學校能夠看到學生的優點,挖掘學生的潛能,在健康模型理念下,構建多元評價體系,不單單以成績和服從管理作為評價學生的標準。同時還可以開設專門的積極心理學教育課程,加強學生對積極心理學的理解,能夠在扎實的理論基礎上展開應用;在學校的教育活動中滲透相關知識,使學生能夠在參加活動的同時,潛移默化地掌握相關技能,調動學生主動內化積極心理學知識,提高相關實踐技巧;在學科教育中也可以融入積極心理學的內容,學科教育是學生教育的主戰場,教學內容的積極健康、和諧友善的師生關系、積極樂觀的思維模式等等這些,都可以營造符合積極心理學要求的氛圍,幫助學生樹立積極健康的心理;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時,也可以將積極心理學引入其中,充分認可班級中的每一位同學,發現每位同學的閃光點,教師自身也需要擁有良好的人格特質,以此帶動學生的發展成長;同時,在社會、家庭內也要形成良好的氛圍,帶動學生品格和樂觀心態的養成,幫助學生實現自我管理。
四、結語
在學校的管理工作中,學生的自我管理非常之重要,幫助學生實現自我管理可以使學校的管理工作邁上新的臺階。而積極心理學對于幫助學生實現自我管理,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針對目前積極心理學應用中的問題制定對策,引導學生積極認識自我,理性認識現實,樂觀對待困難,構建和諧的支持體系等,不斷提升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促進學生的成長和發展。
【參考文獻】
[1] 程偉,耿曉偉.淺談中職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養[J].衛生職業教育,2017(8).
[2] 侯梅,毛燕,陳敏,周忠誠.高職院校構建大學生自我管理體系的探索與實踐——以湖北生態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綠色科技,201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