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慧慧
【摘? 要】建筑工程的建設是由眾多的施工環節緊密連接而形成的,其最終建筑物的質量也是由各個環節所決定的。在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混凝土澆筑施工可以說是對整個工程項目起到基礎保障作用,其施工技術的好壞對后期的施工建設起著鋪墊作用。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要充分把握好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的要點,保證混凝土結構的可靠性,為之后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的提升埋下伏筆。
【關鍵詞】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
引言
在現代城市迅速崛起的背景下,建筑工程項目的數量也日益增多,為推動城市的發展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對于建筑工程來說,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的操作是十分關鍵的,它能使混凝土結構更為結實和牢靠,保證建筑工程的最終質量。因此要牢牢把握住混凝土施工技術的操作要點,保證其能夠發揮積極的作用,推動建筑行業不斷向前發展。
1.混凝土的準備工作
第一,嚴格控制原材料。建筑的整體質量受到混凝土澆筑技術影響,而混凝土澆筑技術又受到原材料質量的影響。因此,在進行原材料采購的過程之中需要確保原材料的質量,對于原材料的生產日期、包裝等等各方面都需要進行嚴格檢查,這樣才能夠使得原材料在強度硬度的方面符合建筑的國家標準,同時建筑工地還可以對水泥進行抽樣檢查。第二,加強混凝土的攪拌工作。在對混凝土進行攪拌的過程之中需要充分運用好相應的技術,根據程序來對水泥、土骨料以及水和其他添加劑進行投放,充分把握攪拌時間。由于混凝土的種類并不相同,這就使得混凝土的標準也存在一定的差異,需要求工作人員對攪拌工作按照流程來進行控制。在進行混凝土攪拌的過程之中必須做到各類材料的搭配合理,同時還需要做到均勻攪拌。第三,做好混凝土的運輸工作。在輸送泵的過程之中,工作人員需要熟練掌握各種操作方法,避免可能出現的問題。在運輸的過程之中,工作人員需要對管道的暢通性進行檢查,確保沒有任何雜質,同時還需要對拐彎處進行檢查。在混凝土輸送之前,工作人員還需要對管道的內壁進行觀察,確保管道內壁不存在任何雜質,這樣才能夠確保水泥砂漿的輸送潤滑。
2.建筑工程混凝土建筑施工技術的主要規范
2.1保證混凝土建筑作業現場干凈整潔
混凝土施工現場必須保持干凈整潔,這樣可以避免混凝土當中摻入木屑或者其他建筑廢料,影響混凝土結構的質量。所以,在開工建設前要組織人員及時地對現場進行清理,保證不影響正常的施工秩序。
2.2控制好水泥和砂漿的使用比例
對于混凝土澆筑技術來說,最基礎的工作就是對用料進行調配,也就是科學地調配水泥和砂漿等材料的使用比例。通常這方面的比例一般會在最初的設計方案當中有所體現,因此只需要在施工過程中嚴格的遵守執行即可。同時在第一次進行澆筑的時候,澆筑出的層面不能太薄,混凝土層太薄會對后期的施工帶來不少的隱患和麻煩。
2.3澆筑技術應在規范的要求下按部就班地開展
對于利用澆筑技術進行操作的員工來說,他們對于澆筑作業是十分熟悉的,同時他們也知道澆筑作業的操作有著嚴格的限制和要求,整個澆筑施工過程必須一個工序一個工序地來進行,不能省略任何施工步驟,一旦澆筑施工技術錯誤那么混凝土的質量就無法保證,這些混凝土結構如果投入到實際使用那么便會使建筑工程極易發生危險。
3.建筑工程混凝土澆筑施工要點
3.1保證混凝土運輸順暢
有時混凝土攪拌現場和實際建筑施工現場并不在一起,需要將攪拌完畢的混凝土運輸到實際施工現場,在這個過程中要做好以下幾點:首先,對于運輸路徑要進行提前勘測避免道路路面起伏不平而使混凝土灑落,同時運輸車輛要配備專業的駕駛員,能夠駕駛專業設備車輛,避免駕駛員由于不熟悉操作規范而產生事故。其次,在運輸過程中要盡可能的保證運輸平穩,既不能趕時間也不能散漫而行,因為在不穩定的車速下會使仍是液態的混凝土發生翻滾,對其結構和用料比例產生影響,造成混凝土攪拌不均勻或者混凝土分層的現象出現。最后,在運輸過程當中要控制好混凝土的實際溫度,溫度過高和過低都會造成混凝土攪拌效果的降低,如果在天氣比較惡劣的情況下進行運輸要提前做好降溫或保溫措施,盡可能地保證混凝土溫度穩定。
3.2對混凝土所要澆筑的結構進行劃分
首先是多層框架結構。當對較高樓層的建筑進行混凝土澆筑時,最好的澆筑方式便是按樓層進行澆筑。從地基開始進行施工,在澆筑完畢后同時本層的混凝土還未充分凝固之前,就開始下一樓層的澆筑,這樣循序遞進使混凝土澆筑能夠持續的作業,減少新舊樓層間混凝土施工縫隙的產生,這些縫隙不僅會給人帶來不協調感,還會降低建筑物的質量水平。因此,在這一技術環節上要盡可能選擇老手來進行操作,他們對于澆筑技術的使用經驗比較豐富,由他們進行施工不容易產生混凝土縫隙,保證了混凝土結構的穩定。其次對于剪力墻結構進行澆筑時,要針對實際情況來選擇澆筑方法,其中最常見的便是分段澆筑和順序遞推澆筑,無論使用哪種方法都要保證混凝土的縫隙不宜太大。在用混凝土澆筑一整個墻體時可以將縫隙預留在墻體開口或者門窗等位置,保證后續的澆筑工作不受接縫的影響。在混凝土澆筑還未開始時,要科學布置預埋件的位置同時要對鋼筋進行固定,使鋼筋在澆筑時位置不發生偏移。最后較大型的混凝土結構在建筑工程項目中也是比較常見的,這些大型的混凝土結構除了需要增加混凝土的用量之外,還會帶來澆筑施工技術難度的提升。混凝土在調配時是需要水分的,同時其在凝固時也需要將這些水分散發出來才能更加牢固。如果混凝土結構體積過于龐大,水散發形成的熱量會造成混凝土內部的溫度迅速提升,在外部溫度保持不變的情況下,混凝土內部的壓力會使得混凝土結構產生裂縫,并使混凝土結構的質量不再那么穩定和可控,引發建筑物質量的下滑。因此在澆筑體積較大時,要合理地調整水泥的使用量,使混凝土所承受的壓力能夠控制在一個合理的區間之內。
3.3避免建筑工程混凝土澆筑過程中裂縫的產生
在上文提到的混凝土由于內部壓力過大而產生的裂縫問題,是由溫度造成的。澆筑施工完畢的混凝土結構由于必須要散發水分才能夠保證結構的結實和牢固,而在這個過程中又不可避免的會導致混凝土內部的溫度上升,使混凝土結構承受巨大的內外壓力差,從而形成溫度裂縫。針對這種情況要及時地對澆筑施工技術進行調整,比如在選擇材料時要選擇低熱的水泥,在調配過程中可以添加減水劑等,這些方式可以大大降低水的產生并減少水分散發所形成的熱量,使混凝土結構很難產生裂縫,在提升混凝土結構牢固度的同時也提高了建筑工程的質量。
3.4做好建筑工程混凝土澆筑施工后的后期養護
眾所周知,澆筑施工完畢的混凝土是需要及時養護的。良好的后期養護工作對于提高混凝土結構的質量以及延長混凝土的使用期限是十分有幫助的。要根據混凝土的特性制定出養護方案,比如針對混凝土的溫度變化情況采取不同的養護措施和養護方法,保證養護工作能夠取得實效。在遇到外部溫度驟降或者持續高溫時,要采取措施盡可能的保證混凝土溫度穩定,提升混凝土結構的可靠性。
4.結語
綜上所述,在進行建筑施工的過程之中,良好的混凝土澆筑技術常常可以更好的確保建筑質量。混凝土澆筑施工質量對于工程的成本會產生非常深遠的影響,同時對于整個工程的質量也會產生深遠影響。正因如此,在建筑過程中需要使用合理的混凝土澆筑技術,對于施工的各個環節都需要進行有效控制,做好施工準備工作,避免有裂痕的問題出現,這樣才能夠確保混凝土澆筑質量的完善。
參考文獻
[1]張鵬翔.房建建筑工程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分析[J].建材與裝飾,2019(35):22-23.
[2]王棟棟.淺談建筑工程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要點[J].居舍,2019(3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