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蘊鈺
【摘? 要】隨著中國信息時代的發展,物流公司應用的物流技術逐漸成熟,物流技術具有信息發布迅速,服務標準規范,工作效率高等諸多優勢。對于傳統的物流公司來說,探索新的物流技術在傳統的物流公司中的應用和開發非常重要,因為物流管理方法在現下已經很難滿足客戶的需求。
【關鍵詞】現代物流技術;制造業;應用
引言
現代物流包括從生產到消費的原材料和產品的物理流動,以及在物流活動過程中交換物流信息。此外,現代物流利用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將以前分開的物流,業務流,信息流和運輸,采購,代理,倉庫和分銷緊密聯系在一起,從而形成完整的供應鏈。因此,現代物流是信息流,貨物流,資金流和人才流的集成。
1.現代物流技術和制造業物流聯動發展的現狀
(1)先進制造產業與物流行業聚集程度進一步提升。目前,物流企業呈現出企業品牌集聚、市場融合的趨勢,在快遞物流、電商物流、零售物流等細分市場尤為突出。同時,不斷革新服務創新模式的物流企業,在升級物流服務的同時,也在向制造業生產加工活動提供原材料采購、零部件供應、倉儲服務和產成品配送方向延伸。不斷提升的制造物流業服務在全國各地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同時,也促使我國專業化制造業物流基地與各地支柱性行業高度聚集、融合、快速發展。而各地的功能性服務和跨空間網絡的物流基礎設施廣泛分布于相應的工業區及相關產業園區,極大地優化了制造產業結構。(2)制造業與物流業金融供應鏈一體化態勢。制造業與物流業之間的產業聯系進一步加強,業界一致認為應加快產業鏈整體優化速度,讓制造業產業鏈盡早邁向整合供應鏈管理的新里程。例如:寶鋼集團和下游船舶供應商實行“批量訂購、分批交付、加工交貨”的船舶交付方式,采用上下游供應鏈的合作方式,給企業額外提供定制鋼材切割及配送相關服務,減少鋼材庫存的同時,縮短貨物準備和交付的前期時間,并降低物流成本。在我國上海等地區,電子信息產業采用了多種供應商管理庫存(VMI)物流模式,大批量國際倉儲物流為大峰、英國等制造企業提供精益生產物流服務。(3)物流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增強。制造業物流聯動效應依托物流業和信息技術的綜合發展,智能物流設備、自動化立體倉庫、自動分揀設備等現代物流設施將進入快速發展時期,車聯網、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的成熟發展,加快信息網絡技術和物流業融合的步伐,信息網絡技術對物流業務的支持能力進一步增強,使得物流需求與供應得以快速銜接和應用系統性能也相應升級。時下,物流信息網全網支持所有港口、出口加工區、自貿保稅區等地區,為加工制造企業和國際物流公司提供了覆蓋面廣、檢索便捷的多方位鏈接入口,其中覆蓋大量產業。這個物流信息平臺給先進制造產業搭建了上下游供應鏈體系的基本框架,實現物資配置、管理及線上支付等功能,物流得到充分整合及運用,為制造業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
2.現階段制造業與物流業發展遇到的問題
(1)物流企業網絡技術運用落后。從當前的角度來看,中國的信息技術已被廣泛使用,EDI技術已逐漸被網絡技術取代,網絡技術為快遞行業提供了許多服務,例如物流快遞公司的信息收集。信息處理與信息共享然而,國內網絡技術的應用狀況還不如想象的好,仍然相對落后,并且網絡信息技術在快遞領域還沒有得到廣泛的應用。 (2)物流企業物流信息共享平臺建設滯后。如今,我們倡導信息資源共享,如果能夠建立物流信息共享平臺,對物流公司來說將具有巨大的價值,因為物流信息共享平臺可以加快公司內部和外部的信息傳遞,不斷完善把業務范圍擴大。但目前我國的物流信息平臺尚未廣泛使用,企業的整體經營空間較小,物流信息共享平臺主要應用在進出口公司,還有海關等機關部門,有絕大一部分的物流快遞公司并沒有搭建物流共享平臺,這樣也會導致很多快遞公司并沒有辦法應用先進的物流技術。(3)物流業與制造業企業的合作模式還有待進一步升級。目前已經有許多制造業企業開始與物流業合作,但是他們合作的范圍大多都還是在運輸范圍合作,物流業對制造業企業僅提供貨物的運輸,上海市運輸業和物流業發展也是如此,他們之間的合作還沒有上升到外包供應以及生產運輸的相關物流環節,至此,大多數物流企業還如同以前的運輸業一樣提供服務,為此,物流業應該不斷開拓發展新的合作模式,擴大自己的業務范圍,提升自己的業務能力,推動物流業與制造業更深層次的合作。(4)物流業自身發展還不夠完善。與其他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物流業發展程度還不夠完善,各項機制體制還需不斷優化,行業規范也需不斷摸索提升,物流企業大多都需要具備自己的物流部門以及物流設備等基礎設施,但存在資金需求量大以及專業水平不高等問題,發展還不夠完備,對于制造業企業而言,材料采購入庫以及產品的交付都是需要物流配送的,但是對于制造業企業而言,這都是非常重要的環節,不容出現差錯。但由于目前物流企業的設備欠完善,以及機制體制等缺陷,制造業企業對其安全性存在擔憂,所以目前大多數制造企業都還是將該物流掌握在自己手里,而不是與物流業企業合作。
3.應對先進制造業與物流業聯動發展的舉措
(1)加強建設物流基礎設施,健全先進制造業物流法規體系。隨著時代的發展,制造業物流運作在我國已逐步成型,但有關其標準化建設以及法規體系尚未搭建完善,具有一定的滯后性。針對目前存在的問題,需要在市場中設定統一競爭規則,統一規劃和發展物流業以及先進制造業。基于制造業企業的特性,整合物流配送服務資源,提高配送效率。面對快速發展的先進制造業,我國更需要對先進制造業與物流業的業務進行協同化,規劃物流基礎設施的建設亟待加強。具體而言,先進制造業物流需要完備的運輸系統,足夠的倉儲設施進行儲存以及相應的倉儲配送網絡等。不僅如此,需要盡快搭建物流儲存體系,包括配送分撥中心、物流園區等。有關物流模式也需要不斷創新,滿足市場的多樣化需求,通過物流服務體系的建立健全,物流模式的不斷創新,我國制造業物流的格局呈現新的發展格局。(2)培養優秀物流方向人才物流行業發展。到現階段,仍然存在大量人才缺口。特別是復合型人才十分稀缺。除了培養物流行業的管理人員以外,也要培養懂操作的人才。隨著時代的發展,產學研結合的交流模式越來越普及,推動一些高等院校與物流企業校企合作,建立人才培養訓練基地。通過產學研結合的方式培養適合企業發展的物流人才。除了產學研相結合的方式之外,與國外物流企業進行戰略合作,引進國外高級物流專家對企業內部進行先進知識輸送,提高國內物流企業人才的專業水平。物流企業通過知識的不斷吸收和更新,積極轉換觀念,強化服務意識,從而切實提升服務質量。(3)傳統物流企業需完善物流信息共享平臺。一個健全的物流信息共享平臺的創建,需要店鋪商家和物流企業之間的有效共同合作來完成,如果平臺想做的更好,需要有專業的信息共享平臺技術工作者去規劃和維護。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能夠實現物流信息和商品交易信息的共享,網上物流實時追蹤的商品信息也可以實現資源的共享。
4.結語
簡而言之,科學的物流管理模式更適合社會發展趨勢,而物流技術對所有物流公司都非常重要。由于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市場經濟體系的不斷更新和變革,想要適應市場發展的物流企業必須改變原有的逆向經營方式,必須明確市場上消費者的實際需求。通過充分利用物流公司的物流技術智能,科學的物流管理模型可以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
參考文獻
[1]王繼祥.中國共享物流創新模式與發展趨勢[J].物流技術與應用,2017,22(2):80-84.
[2]錢樂平,朱寶昌,蓋宇春,等.智能制造對物流技術的新需求[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8,40(10):58-60.
[3]張彤.價值鏈嵌入視角下的制造業與物流業互動升級[J].中國流通經濟,2016,30(5).
[4]錢樂平,朱寶昌,蓋宇春,等.智能制造對物流技術的新需求[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8,40(10):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