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前許多高職院校英語教育專業都存在重學生英語及教學能力培養、輕人文素養培養的問題,導致許多學生基本的英美文化知識和文化素養嚴重缺失。根據英語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標,除了英語語言能力和教學能力外,人文素養的培養也是重要的目標。因此,本文通過分析英語教育專業學生人文素養現狀及人文素養培養的必要性,進而提出人文素養培養的路徑方法和建議,以期改善英語教育專業學生人文素養缺失的現狀。
【關鍵詞】高職英語教育專業,人文素養
引言
近年來,一些高職院校開設了英語教育專業,為幼兒園、小學等基礎教育階段培養和輸送英語教育師資。英語教育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具有良好職業道德和人文素養,初步掌握英語教育學、心理學基本理論和實踐方法,具備扎實的英語語言基礎和跨文化交際能力,以及較強的教學活動組織能力和教育教學研究能力,能從事中小學英語教育工作的教師。可見,除了英語語言能力、教學活動能力和教研能力以外,人文素養的培養也是英語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的重要目標。
人文素養不僅指一個人的人文科學知識水平與研究能力,更重要的是指對待他人、對待自己、對待社會的優秀品質和崇高精神,其核心是人文精神。人文素養教育是指受教育者在學習人文科學知識與人文熏陶的過程中,逐漸提升自身人文素質的過程,使受教育者不斷提高自身修養,提高境界層次的過程。
1.英語教育專業學生人文素養現狀
目前英語教育專業多重視學生英語能力以及教學學科能力的培養,在課程設置上開設了英語專業類的課程如:綜合英語、聽力、口語、語法、語音等培養學生的英語語言能力,同時也開設了教育教學的課程如:小學教育學、小學心理學、書法與美術等培養學生教學能力的課程。
但大多高職英語教育專業都忽視了學生的人文素養的培養,在課程設置中很少有開設外國文化及文學類的課程。筆者在教學過程中深深感受到了學生的相關文化知識和文化素養的缺失。比如筆者在英語教育專業的綜合英語課程教學中,一篇課文提及美國總統約翰肯尼迪,但當筆者再擴展問到美國現任和前任總統分別是誰時,基本沒有學生知道。又如當問到一些關于英國的基本的問題如:英國包括哪四個部分?英國的著名文學家你認識哪些?莎士比亞的代表作你聽說過哪些?令人非常驚訝的是,學生對這些基本的社會文化知識大都表示不知。人文素養體現的是一個人的修養和對世界的認知。高等教育要培養的是具備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對客觀世界具有獨立的思考和認知能力,且具備良好人文素養的綜合全面發展的人才。如果一個學生在接受了英語專業高等教育后連基本的英語國家人文知識都不知,只知道英語的單詞語法等語言知識和教學理論,這樣培養出來的人是發展不全面的,也是失敗的。
2.人文素養培養的必要性
根據人才培養目標,高職英語教育專業培養的應該是既有扎實英語語言基礎和較強教學科研能力,同時還應該具備良好的人文素養和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專業人才。
首先,在人才培養過程中,應充分認識到語言的教學應該以文化知識作為載體,學習英語不應該脫離語言存在的社會生活和文化環境。脫離生活單純學習單詞和語法,這樣學出來的語言是死板而沒有生命力的。沒有人文知識的滋潤,語言知識就沒有承載的載體,只能是無源之泉,了無生機。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對英美文學和文化的學習,學生既可以獲取人文知識,更可以此為載體學習單詞、句子和語法等英語語言知識。
其次,我們培養的學生將來是要為幼兒園、小學等基礎教育階段的英語教學服務的,他們以后要能成為一名合格的英語教師,不只是向學生教授英語語言知識,也應該向學生教授英語相關國家的社會、文化、生活、文學的基本知識。如果他們連英國女王是誰,美國現任總統是誰這樣的基本知識都不具備,根本無法成為合格的英語教師。
再次,人文素養是人所具有的人文知識及由這些知識所反映的人文精神內化在人身上所表現出的氣質和修養。作為未來的英語教師,擔負著教育人和培養人的職責,本身就應該具備良好的人文素養。個人的人文素養的質量是個人健康發展的結果;社會的人文素養質量是一個社會汲取歷史經驗教訓、積累文明成果的結果,是衡量"社會文明"的尺度。而教師的人文素養不止關乎個人,更關乎下一代,關乎社會文明的發展。
3.人文素養培養的路徑和方法
3.1課程設置的優化
課程設置是一個專業發展的核心,體現了人才培養的目標和方向。在英語教育專業的課程設置中,也應該體現人文素養的培養,可以增加人文類課程來提高學生的綜合人文素質。如通過開設英語國家概況,學生可以學習英語國家的社會文化;開設英美文學的課程,學生通過經典名著的學習,既可以提升語言能力也可以提升文學素養;開設英美報刊閱讀類的課程,學生通過了解英美國家的時事政治、新聞熱點乃至明星動態和時尚潮流,既增長了見聞更利于英語語言能力的提升。
3.2教學方式的革新
傳統的英語教學方式讓學生死背單詞、死記語法,或者通過一篇文章來學習知識點。但很多文章通常比較脫離實際,枯燥而沒有吸引力。為了提升學生的人文素質,應該選擇更真實和貼近生活、更多元和多文化的學習素材。在教學中不管聽說讀寫哪門課程,我們都不能只局限于課本內容的教學,可以選取一些鮮活的新聞消息,或是經典的文學片段和電影片段進行輔助教學和賞析。通過這些素材來進行單詞和語法的教學,就更為生動,學生更易于接受,且學到的表達更為地道,對提高學生的聽書讀寫能力都有很大幫助。
3.3營造良好的第二課堂
課堂教學的時間有限,我們可以拓展課外的第二課堂,將學生的學習時間可空間進行延伸。在課后通過舉辦一些活動來激發學生學習英語和文化的興趣,達到提升語言和文化的目的。如可以定期舉辦英語歌曲比賽,英語話劇比賽,英語電影沙龍和美食文化節等,通過活動的舉辦可以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搜尋資料獲取相關西方人文知識并將其展現出來,更好地加深了學生對人文知識的理解、掌握和轉換。
4.結束語
高職英語教育專業培養的學生應該具有良好的人文素養,他們不能只學習英語的單詞、句型和語法,而對英美國家的社會文化一無所知。人文知識的學習不僅是對學生自身修養和人文素質的培養和提升,更是為了將來能夠更好地擔負起傳遞知識和滋養下一代的使命。通過增設英美文化類的課程,革新教學方式以及開拓第二課堂的方式既能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也能促進英語能力的提升,達到促進學生綜合、全面發展的目的。
參考文獻
[1]田小鳳.日語語法教學與學生人文素養培育[J]. 渭南師范學院學報,2020(2).
[2]劉慧.PBL模式下提升英語專業學生人文素養的可行性[J]. 文學教育(下),2019(11).
[3]施玉珍.師范生英語教學中培養人文素養的實踐研究[J]. 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中旬刊),2019(7).
作者簡介:夏藝,女,講師,研究方向:英語語言文學、英語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