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波
臨床上橈骨頭骨折患者發生率較高,多見于少年兒童,青壯年也可發生?;颊弑憩F為肘關節功能障礙及肘外側局限性腫脹和壓痛,因疼痛癥狀較輕,易誤診。若未能及時治療,將造成前臂旋轉功能障礙,因此需要早期正確診斷和治療。今天就來聊一聊橈骨頭骨折及其治療。
一、有關橈骨頭骨折的闡述
臨床上將距橈骨近端關節面3 cm以內的骨折定義為橈骨頭骨折,是臨床常見的肘關節骨折,多可合并其他肘關節骨折及韌帶損傷,一般疼痛癥狀較輕,易被誤診或漏診。發生原因多為平地跌倒或是進行體育鍛煉時受到間接暴力而引起。由于橈骨是處于人體較為薄弱的密質骨與松質骨交界處,因此一旦受到外力作用發生骨折的幾率較高。臨床表現為患者肘外側局限性壓痛以及腫脹、肘關節功能障礙等,受限最明顯的為前臂旋后功能。確診橈骨頭骨折及其類型,可通過拍攝側位X線片,并結合外傷史、主要臨床表現以及肘關節前后位等具體情況。根據Mason分類將橈骨頭骨折分為Ⅰ型、Ⅱ型、Ⅲ型以及Ⅳ型。Ⅰ型為線狀骨折,也可稱之為無移位型骨折,骨折線可呈劈裂狀或通過橈骨頭邊緣;Ⅱ型為移位的骨折,呈分離的邊緣骨折;Ⅲ型為粉碎型骨折,可呈無移位、移位或是塌陷性骨折;Ⅳ型為伴有肘關節脫位。
二、關于橈骨頭骨折的治療建議
臨床上可將治療橈骨頭骨折的方法分為兩種,一種為保守治療,一種為手術治療。
1Ⅰ型橈骨頭骨折。采取保守治療,即應用肘關節石膏托,肘關節屈曲90°功能位,固定4周。
2Ⅱ型橈骨頭骨折。治療方法較多,國內專家持不同觀點,但大致上可一分為二,一種當患者骨折塊占橈骨頭的1\4以上(Mason)或是1\3以上(Radin)時,應選擇手術治療;另一種是當患者骨折超過30°傾斜或超過3mm塌陷時應選擇手術治療。
3Ⅲ型橈骨頭骨折。常用治療方法為切開復位內固定手術治療,其中部分Ⅲ型橈骨頭骨折患者若呈無明顯移位的粉碎骨折,且患者橈骨頭外形有完整保持,可采取保守治療。若患者合并肘內側副韌帶及下尺橈關節損傷時,則是人工橈骨頭置換的適應證。
4Ⅳ型橈骨頭骨折。多采取盡量保留橈骨頭的方式治療,當無法為其進行內固定和復位時,可采取橈骨頭置換。此外還需將患者肘關節側副韌帶進行修復,并使用外固定架或是石膏對其肘關節進行固定。
三、相關橈骨頭骨折治療要點
1如何選擇橈骨頭骨折患者的植入物?
臨床在選擇橈骨頭骨折患者內固定植入物時應結合患者關節面形態、損傷機制、骨折塊大小以及肘部伴損傷進行綜合選擇。目前臨床上的普通金屬螺釘、可吸收螺釘或者是Herbert空心釘是橈骨頭骨折內固定的主要材料,能治療絕大多數簡單骨折以及部分粉碎性骨折。
2在為橈骨頭骨折患者進行鋼板固定時的一些注意事項
為了提升臨床療效,在患者暴露橈骨骨折端時應選擇微型鋼板,切斷環狀韌帶并向遠端剝離3~4 cm,在“安全區”范圍內進行鋼板固定,避免鋼板與環狀韌帶出現摩擦,影響術后前臂旋轉功能,降低患者二次手術取出率。
3在為橈骨頭骨折患者進行復位固定手術治療時的一些注意事項
臨床上復位固定手術是治療橈骨頭骨折的首選方式,應用率較高。但由于橈骨頭固定修補會增加并發癥發生風險,因此在復位固定手術中,應將環狀韌帶盡量完整保留,使其對患者的骨折撬撥復位起到有利作用,并有效避免骨折碎片移位后的復位難度,起到“軟組織夾板”作用。
4橈骨頭骨折患者在進行橈骨頭置換手術時假體類型的選擇
應選擇理想直徑和長度的橈骨頭假體,如果選擇太大的橈骨頭假體直徑,可能會引起患者較為明顯的疼痛感,或是引發患者其他病變,如關節炎等。另外,如果為患者選擇的是軸對稱型假體,確定合適型號時可以根據患者橈骨頭較小直徑來選擇。
5橈骨頭骨折患者行橈骨頭置換手術時如何估測和選擇假體的長度?
橈骨頭骨折患者行橈骨頭置換手術時如果選擇了不合適的橈骨頭假體,如假體過短或過長,會引起患者出現疼痛、關節炎以及假體不穩等。因此假體尺寸可以通過切除橈骨頭高度來估測。同時,還可以參考上尺橈關節的關節關系來確定正確假體長度,通常冠突尖端以遠1~2 mm位置與假體相對應。在正常情況下,內側肱尺關節關節面應該平行,但在影像學上假體長度要超出較多才會導致上外側間隙增寬,為了明確和判斷橈骨頭假體是否過長,可以參照對側肘關節X線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