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麗

【摘要】目的:探討急性食物中毒患者的急診護理措施及干預效果。方法:選取我院于2018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食物中毒患者80例,通過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參照組和觀察組各40例。參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干預,觀察組采用急診護理干預,比較兩組患者的住院天數以及護理滿意度情況。結果: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參照組,住院天數短于參照組(P<0.05)。結論:對急診食物中毒患者采用急診護理干預,可以縮短患者住院天數,提升患者護理滿意度。
【關鍵詞】急性食物中毒;急診護理;滿意度
急性食物中毒是指生物毒物或化學毒物隨食物進入人體,致使機體受損并發功能障礙。急性食物中毒發病急,病程短,需及時救治。對于急性中毒患者的救治,有效的護理措施干預有著重要的意義[1]。基于此,本研究主要探討急性食物中毒患者的急診護理措施及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于2018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食物中毒患者80例,通過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參照組和觀察組各40例。參照組男22例,女18例;年齡20~57歲,平均年齡(35.89±3.32)歲。觀察組男23例,女17例;年齡20~58歲,平均年齡(36.11±3.25)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參照組采取常規護理,即對患者口腔、皮膚以及呼吸道中的毒物進行徹底清理,并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觀察組采用急診護理干預。(1)合理安排護理工作。急性食物中毒起病急,臨床應以患者的實際情況為出發點,建立應急處理小組,合理安排護理工作。(2)毒物清除護理。配合醫生采用催吐的方法及時清理胃中毒物。若患者中毒情況較為嚴重,需配合醫生進行洗胃。在此期間,注意完善臨床護理細節,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的變化。(3)防止交叉感染。在清除毒物的過程中,應嚴格按照無菌操作相關標準,,對患者的用具、衣物實施隔離消毒,處理患者的排泄物以及嘔吐物,避免交叉感染。(4)心理護理。為患者及家屬介紹有關食物中毒的知識,使其對疾病能夠有更科學的認識;護理期間注意患者的心理狀態,及時疏導其負性情緒。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的住院天數以及護理滿意度。采用本院自制的滿意度調查問卷進行調查,滿意度=(十分滿意+滿意)/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SPSS17.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百分比表示,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 結果
2.1 兩組患者住院天數比較
參照組患者的住院天數為(9.3±3.2) d,觀察組患者的住院天數為(5.1±2.9) d。觀察組患者的住院天數顯著短于參照組(P<0.05)。
2.2 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情況比較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參照組(P<0.05)。見表1。
3? ? 討論
在臨床上,食物中毒是一種非傳染性的急性疾病,夏秋季為此病的多發季節。截至目前,食物中毒還是主要以細菌性食物中毒為主,包括大腸桿菌、肉毒桿菌等。食物中毒以突發、集中為特點。因此,對于食物中毒的患者,應立即開展臨床救治工作。在這種情況下,急診護理工作的開展顯得尤為重要。不同于常規護理方法,急性食物中毒患者的急診護理措施具備一定的針對性。
首先,急診護理干預能夠使患者在第一時間得到相應的護理。其次,急診護理干預強調對患者體內毒物的清除,有助于提高毒物清除的效果以及速度。最后,急診護理干預涉及心理護理,有助于及時緩解患者的負性情緒,保證患者的依從性,并提高護理滿意度。本研究在對急性食物中毒患者進行臨床護理的過程中,因時制宜地采用急診護理干預的措施,促進了患者更快康復,且護理滿意度顯著提高。可見,急診護理干預的臨床應用有著一定的必要性。
綜上所述,對急診食物中毒患者采用急診護理干預,可以縮短患者住院天數,提升患者護理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林飛.急性食物中毒患者進行綜合性急救的臨床效果[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20,14(4):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