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
摘 要:在水力水電工程當中,驗證地基處理質量的重要方法就是質量檢測。本文深入分析了目前常常使用的地基處理質量檢測方法,歸納和總結出對滲透性進行檢測的方法,進而得到按照不一樣的地質條件,不一樣的地基處理方法和效果來針對性的采取不同的檢測方法。
關鍵詞:地基基礎;滲透性;檢測方法
伴隨著我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的不斷發展,地基處理作為重要的一部分內容逐漸變多。因為地基的處理是一種隱蔽性比較強的工程,起存在較為復雜的施工環境,并且施工難度比較大[1]。同時,地基處理也是整個工程建設過程中基本的環節。它的質量直接關乎著工程整個項目的效益。所以,地基處理長期受到了建設企業高度的關注。它的效果檢查也變為檢測一項重要環節。因此,本文從效果檢查的方面入手,深入分析了地基處理質量檢測的各類方法優點缺點、適用范圍和相互之間存在的關系,力求給相關工程人員帶來一定的借鑒。
1 地基處理檢測方法的概述
水利水電工程內,存在比較多得地基處理方法,其中常用方法含有:水泥土攪拌法、帷幕灌漿、高壓噴射灌漿、基裝以及固結灌漿等等。按照不同的得處理方法,要實現不一樣的目的。所以,它的檢測方法也不僅一樣[2]。
1.1固結灌漿
這種方法是利用將漿液注入到巖體的裂縫或者破碎帶,進而對巖石力學性能進行改善,大大提升彈性模量,提高巖體的均一性、整體性。常用檢測方法是彈性法的波速測試、壓水試驗、鉆孔彈模測試等等。
1.2帷幕灌漿
這種方法是把漿液注入到巖體或者土層內的孔隙、裂縫當中,進而產生出阻水幕。它作用為防滲。因此,檢測過程當中常常使用的方法是層析成緣、超聲波以及壓水試驗等探測的手段[3]。
1.3高壓噴射灌漿方法
這種方法為一類應用高壓水或高野漿液所產生的高速噴射流束,對地層的土體進行破壞、切割和沖擊,并且通過水泥基質的漿液來進行填充其中,進而出現了樁柱的凝結體,進而提升地基防滲或承載能力施工的技術。常常使用的方法是圍井檢測方法。它能夠在井內挖掘,直觀的進行取樣和檢查,并且充分做好抽水和注水試驗。不僅如此,還能夠在圍井的中心位置進行鉆孔,充分做好抽水、注水的試驗以及鉆孔檢查方法。
2 滲透性能檢測的方法分析
我們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各類地基處理檢測手段當中,多數涉及檢測滲透性能。這應用的主要方法含有鉆孔壓水試驗、室內的滲透變形試驗、鉆孔注水試驗以及抽水試驗等等。我們從各類檢測試驗的方法、適用范圍、計算公式和應用的規程規范可以看到,盡管這些方法是利用一些時間的透水大小來對滲透性能進行評判,然而按照透水的困難度,應用的方法還存在一定的不同。不一樣的試驗方法存在不一樣的數據,進而不可以簡單來對比。鉆孔壓水試驗為按照流量、壓力之間的關系來對巖體滲透特點的原位滲透試驗進行確定。成果是滲透系統、透水率。通常情況下,這種方法可以應用到處理巖體防滲之后來檢測質量,也能夠使用到巖體固結灌漿之后質量檢測和強度檢測,檢測大厚度的高噴防滲墻的防滲效果。然而圍井注水試驗為對滲入到巖土層水量進行量測,進而對巖土層的透水性指標進行試驗方法進行確定。這主要應用到對高噴墻滲透系數進行測定,對高噴墻防滲性能進行檢查。成果是滲透系數,其不但能夠對地基滲透特性進行評價,就愛你去看成是滲控的一個重要依據,還能夠直接計算滲漏量和滲流。鉆孔注水試驗為對流量、時間進行量測,進而對巖土層透水性的指標進行計算的一種原位試驗手段。它主要含有兩類,分別是鉆孔降水頭的注水試驗、鉆孔常水頭的注水試驗。室內的滲透變形試驗不但能夠得出滲透系數,還可以得到破壞坡降和臨界坡降等參數。這更好的有助于設計和計算。然而,這類方法的缺陷為其不是一類原位測試方法,其和地基實際狀況存在比較大的差距。
3 工程的實際案例分析
3.1某碾壓混凝土的重力壩防滲帷幕的檢測
這個工程的基地層主要是二疊系的碳酸鹽石。在設計過程當中,應用了帷幕灌漿來實行防滲處理。為了更好的配合蓄水之前對完工路段的階段性驗收,對防滲帷幕實行壓水試驗檢測。完工的部分一共含有七個單元工程,累計實現了灌漿孔230個,灌漿的進尺大約是10899米。按照有關規范和實際狀況,一種不知十八個檢查孔,應用了從上到下的分段來進行壓水試驗。灌漿之前首先導孔和首先施工的排序孔進行壓水試驗224段。其中,透水率比1Lu小的一共存在136段,占了整體的67%。利用帷幕灌漿方法,巖體當中裂隙、溶洞得到了更好的充填和灌注,大大減小了透水率,起能夠充分對有關規范、大壩設計要求進行滿足。
3.2某水庫加固壩基防滲高壓旋的噴灌漿檢測
這個工程在黃土地區,從上到下的地層結構依次是人工填土、粉質壤土、砂頁巖。因為壩基和壩體存在嚴重的滲漏,在設計過程當中,應用了高壓旋噴灌漿來實施防滲處理。累計實現了鉆孔391孔,鉆孔的距離是9543米。在這個過程當中,涉及到的滲透性檢測方法含有鉆孔壓水試驗、圍井以及鉆孔的全孔注水試驗等。此次檢測一共完成2個圍井,12個檢查鉆孔,55段壓水試驗。我們從檢測分析的相關資料可以看到,滲透效果和設計要求相符合。在施工的過程當中,還對大壩實行了防滲效果的觀測。我們從觀測結果可以看到,大大降低了大壩的浸潤線,檢測過程當中滲漏量達到了每天11.3立方米。這說明了檢測結果和實際狀況比較吻合。
4 結束語
經過上述分析我們可以看到,水利水電工程存在比較復雜的地質條件,按照不一樣的地基處理方法和不一樣的效果檢測目的,需要針對性的應用不同的檢測方法。對于滲透性檢測來說,壓水試驗成果是透水率,起主要使用在評價地基滲透特性上,并且將其看成是滲控設計的基本參考。注水試驗成果是滲透系數,起能夠對地基滲透特性進行評價,其能夠直接計算滲流、滲漏量。
參考文獻:
[1]林平,戴洪佳.坡地建筑物地基地質災害的防治措施[J].居業,2015(24):50.52.
[2]杜建良,趙滇生.坡地建筑地基基礎設計的心得與體會[J].山西建筑,2011,37(21):47-48.
[3]葉思源.重大城市引水工程地質災害及環境效應研究[D].北京:中國地質科學院,2011.
(中國水利水電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河南 洛陽 471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