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瑩瑩

【摘要】目的:探討精細化護理在老年急危重癥患者急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于我院就診的130例老年急危重癥患者,回顧性分析其臨床資料,根據護理方式的不同分為觀察組、對照組各65例,分別采用精細化護理、常規護理。比較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復發率、死亡率及護理評分(護理態度、護理效果、整體護理環境)。結果:兩組均未出現不良反應,觀察組復發率以及死亡率均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護理態度、護理效果、整體護理環境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在老年急危重癥患者急救護理中應用精細化護理,有利于降低患者復發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滿意度。
【關鍵詞】老年護理;精細化護理干預;感染控制
老年急危重癥患者病情嚴重,變化快,隨時會有生命危險。如果搶救及時,且護理得當,將有效促進患者病情轉歸,反之,則對患者生命安全產生重大威脅[1]。本研究在老年急危重癥患者急救護理中應用精細化護理,旨在探討其應用價值?,F報道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于我院就診的130例老年急危重癥患者,回顧性分析其臨床資料,根據護理方式的不同分為觀察組、對照組各65例。兩組年齡、性別、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急救中心接到急診電話后應迅速準備,在途中與患者及家屬取得聯系。簡單評估患者情況,在給予相應處理的基礎上排除胸痛癥狀,同時在轉運過程中進行嚴密檢查,快速查驗患者的既往病史,為救治奠定基礎。監測患者的血壓、脈搏等生命體征指標,隨后建立靜脈通道。將心電圖檢查、生命體征數據上傳到中心群,電話通知急診室和相關科室做好準備。在救護車到達醫院后,啟動綠色通道,抽血進行各項檢查,快速預檢分診。在救治過程中要注意患者情緒的安撫。觀察組采用精細化護理。(1)建立精細化護理小組,對各護理人員進行工作考核,由考核分數最高的人員擔任組長,負責小組成員工作內容與時間的安排,制定三班輪流制度。(2)完善護理流程,制定護理工作規范,確保每一項護理操作相互銜接,且應當滿足搶救的步伐,緊急處理,同時應加強質量控制,進一步提高護理質量。(3)不斷更新護理理念,拓展護理服務,通過觀察和記錄制定有利于于患者的護理方法,采取多種形式幫助急診救治,爭取預后時間,加速患者的康復進程。(4)在護理過程中,需主動與患者展開溝通交流,進行健康宣教,針對心理素質較差的老年患者給予更多的關心、安慰,最大程度地緩解或消除患者不良情緒,提高患者治療配合度,進一步促進患者疾病恢復。
1.3? 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復發率、死亡率。(2)兩組患者對護理態度、護理效果、整體護理環境進行評價。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處理采用SPSS213.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 結果
2.1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復發率、死亡率比較
觀察組復發率以及死亡率均低于對照組,P<0.05。兩組均未出現不良反應。見表1。
2.2 兩組護理態度、護理效果、整體護理環境評分比較
對照組護理態度來說護理態度評分為(70.41±4.10)分,護理效果評分為(74.18±4.32)分,整體護理環境評分為(76.15±6.24)分。觀察組護理態度評分為(78.35±2.14)分,護理效果評分為(80.64±2.87)分,整體護理環境評分為(81.24±6.47)分。觀察組護理態度、護理效果、整體護理環境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
3? ? 討論
老年急危重癥患者病情復雜,病死率高,因此對護理的要求更高[2~3]。精細化護理以“精、準、嚴、細”為主要特點,要求護理工作做到精益求精,充分體現人性化、專業化和精細化,進一步提高護理質量。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均未出現不良反應,觀察組復發率以及死亡率均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護理態度、護理效果、整體護理環境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這說明精細化護理在老年急危重癥患者急救護理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利于患者預后,且提高了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陸俊.精細化護理在老年急危重癥急救護理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老年保健醫學,2017,15(1):119-120.
[2]陳文樣.精細化護理在老年急危重癥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當代醫藥,2019,26(21):234-236.
[3]李靜.老年急危重癥急救護理中精細化護理的應用[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6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