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超
摘? ? 要:隨著建筑業的不斷發展,綠色施工創新技術已經成為建筑行業的發展方向,節能、降耗、環保、綠色、健康已經成為全世界對于未來建筑的共同追求,建筑能耗的降低將對全社會節能減排起到決定性作用,而綠色創新技術則是節能減排的有力保障。對建筑行業綠色創新技術推廣及成果應用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建設領域;綠色創新;成果管理;應用
1? 前言
目前我國綠色創新技術市場的不規范、不完善和不健全,市場條件的不確定以及利益激勵機制的不完備,致使技術開發方普遍缺乏技術創新的動力和能力。綠色創新技術的市場需求不明顯,推廣渠道缺乏,造成綠色技術創新預測困難,技術開發方向不清,技術開發方很難向市場提供實用系列創新技術。
2? 現有科技成果管理存在的問題
(1)缺乏激勵政策。目前新技術應用管理存在成本高于傳統技術應用情況,且沒有激勵手段調動建設、施工單位使用積極性。國家和地方對具體使用新技術新成果的建設、設計、施工等單位未有財稅優惠減免、資質審批升級加分等方面激勵政策,難以調動選用建設新成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缺乏強制手段。建設領域對影響工程質量安全的落后技術采取納入落后技術通告強制淘汰,但對有推廣應用價值前景,有利于節能減排和生態文明,有利于確保工程質量安全的建設新技術卻未有強制性的推廣政策手段,建設新技術認定、建設新技術推廣目錄和建設新技術推廣項目均是自愿和推薦使用的。
(3)缺乏示范載體。建設科技成果轉化為具體技術、工藝或產品材料后,需要通過建設工程進行試點示范應用查找問題,積累經驗,為后期技術產品標準編制和規模化應用提供技術支撐,但現在建設新技術示范工程制度乏力及激勵措施缺失,導致建設新技術示范載體缺乏。
(4)缺乏監督管理。《建設領域限制、禁止使用落后技術通告》發布的禁限或限制使用的技術產品,但在建設項目上卻仍在使用,無視政策規定,這嚴重影響了建設新成果應用,造成這些問題的重要原因就是缺乏長效的監督管理機制和違法處罰措施,助長了部分企業違規行為。
(5)缺乏聯動配合。建設新成果推廣應用需要技術質量監督部門以及設計、施工及質量驗收等部門支持和協作配合,更需要市級建設主管部門和區縣建設主管部門的步調一致和通力支持,但目前,往往這些科技成果推廣部門都相對比較獨立,各個推廣部門按照各自的思路與節奏進行科技推廣,相互之間沒有建立相互聯系、相互協調、相互支持的工作機制。
3? 現有科技成果管理對策分析
(1)建立健全企業綠色技術創新的外部激勵機制。建立政府推動及激勵引導的科技成果推廣政策機制。建設科技成果推廣應用需要通過行政手段進行管理,不斷完善與制定相關的政策、法規、措施,特別是在建設項目中,可將推廣工作具體落實到設計、施工以及建設單位,并設置專門的機構和人員負責實施。將建設四新技術的推廣與施工企業的資質、工程評優進行掛鉤,表彰在推廣應用過程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個人和集體,加大公益型科技成果推廣稅收優惠、財政補貼等激勵措施,增強企業對建筑業科技成果推廣投入的積極性。
(2)采取強制推廣的方式。對節能減排、技術進步、質量安全和環境保護有重大作用的,采取行政和經濟等措施強制推廣應用。
(3)建立健全企業綠色技術創新的內部動力機制。企業綠色技術創新的內部動力主要來自于企業內部經濟性(效益、利潤)目標的需要,而企業內部最重要的創新動力源是利益的驅動。創新給企業帶來實實在在的效益,必然推動企業綠色技術創新的良性循環。
(4)提高企業綠色技術創新能力、建立健全企業創新體制。提高企業綠色技術創新能力、完善企業的系統創新能力,建立健全企業創新體制,使企業成為綠色技術創新的主體。
(5)加強后續管理監督。對強制性推廣應用以及限制、禁止使用的綠色創新技術,根據新技術已修訂為新標準新規范的以及在政府投資項目上推廣應用的,應規定設計、施工、監理等單位的責任,政府相關部門也應規定相關的行政監督責任。對于綠色建造應細分裝配式建筑的應用類型與范圍,加強對建筑體系及建筑材料耐久性的深入研究,逐步推進、分階段實施。
4? 現有技術推廣應用系統存在的問題
(1)企業自身因素導致的障礙。科技成果推廣應用花費資金巨大,但建設科技成果研發及轉化企業難以拿出足夠資金用于科技推廣;研發和推廣人才隊伍結構不合理、知識老化、缺乏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使建筑業科技成果推廣失去智力支撐;建筑業科研、推廣機構與企業面對面溝通的最主要、最有效的渠道仍未建立。
(2)法律政策及市場機制等宏觀因素方面的障礙。從環境法規來看,雖然我國現有全國人大制定的12部環保法律,各地也制定有多項地方性環保法規條例,但許多法規條例的可操作性差。同時我國目前還沒有建立起有利于綠色技術創新推廣的市場機制,這也制約了企業進行有效的綠色技術創新和應用。
(3)缺乏重視與關注。當前建設科技成果推廣應用還未引起建設質量監督管理部門、區縣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的重視,未把科技成果推廣應用擺在工作的重要位置,未充分認識到建設科技成果推廣對推動行的技術、質量、安全以及建立新的經濟增長點的重要意義;建設各方也未認識到推廣應用新技術對提升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節約工期的重要作用,這些都從根本上影響了建設科技成果推廣的實際效果。
(4)制約大范圍推廣。圍繞高新難工程,通過科技攻關所取得的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科技成果、工法和專利技術,因理論和實踐沒有上升到一定高度,進而難以在同類工程中產生指導作用,制約了科技成果在大范圍內推廣。
5? 現有技術推廣應用系統對策分析
(1)公布建設領域綠色創新技術成果應用的目錄及具體內容。相關部門應對現有建設領域綠色創新技術成果進行統計,并進行公布,采取鼓勵和強制相結合的方式,在建設領域進行新技術推廣的應用。
(2)制定或修改相應的標準規范。為解決以往新科技成果難以真正進入設計施工階段,相關建設主管部門應當根據《綠色創新技術公告》內容,及時修訂有關地方標準、定額,組織修編相應的標準圖集,對該類技術及相關工作實施規范化管理。這是將新的建設科技成果轉化為工程應用的重要措施,決定了新科技成果的命運。
(3)建立科技成果推廣發展機制。結合當前我市建設技術水平發展的實際情況,制定年度建設科技成果推廣工作計劃,突出科技成果工程應用的可操作性和可行性。同時還要結合國家科技與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行業治理目標和建設輸出的需要,制定中長期科技成果推廣規劃。
(4)建立科技成果推廣宣傳機制。引導科技成果研發生產企業創新投入機制,設立科技成果推廣專項經費。同時通過自身媒體渠道加大先進科技成果宣傳力度,在日常監督管理工作中要求或鼓勵建設項目積極選用,為建設科技成果推廣應用提供全力支持。
(5)政府投資等特殊項目應先行先試。對于保障性住房項目,各類專項試點、示范工程,申報優秀設計、優質工程的建設項目和政府投資的重點建設項目,應當優先采用《綠色創新技術公告》中推廣應用的創新技術成果。
6? 結語
綠色創新技術及成果在建筑領域進行推廣和應用是一個系統的過程,就目前還存在眾多問題需要進行解決,最終形成切實有效的管理辦法,并應用于建筑行業,才能真正的推動綠色創新技術在建筑領域的發展,使其成果得到很好的應用。
參考文獻:
[1] 陳勁.國家綠色創新技術系統的構建與分析[J].科學學研究,1999(3):37~41.
[2] 呂燕,王偉強.企業綠色技術創新研究[J].科學管理研究,1994(4):46~48.
[3] 吳曉波,楊發明.綠色技術的創新與擴散[J].科研管理,1996(1):3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