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丹
摘要:隨著事業單位體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公立醫院財務管理改革備受社會關注。在新《政府會計制度》逐步推行的背景下,新的財務管理理念、管理政策直接影響著公立醫院財務管理工作的開展,傳統的財務管理方式已無法適應新時代對公立醫院財務管理工作的要求,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和制約了公立醫院財務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因此,研究和探討新政府會計制度下公立醫院財務管理的優化策略勢在必行。基于此,本文從新政府會計制度的核心要素入手,在分析了新政府會計制度對公立醫院財務管理影響的基礎上,提出了幾條優化策略,希望能為促進我國新政府會計制度下公立醫院財務管理工作的優化提供一些有益的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新政府會計制度;公立醫院;財務管理;優化策略
實行新《政府會計制度》以后,各公立醫院財務管理的內容和范圍都發生了很大變化,不但改變了醫院財務會計核算的基礎,還對財務報表和會計核算要素造成了直接影響。因此,在新政府會計制度下,公立醫院要高度重視對“新制度”的學習培訓,使財務工作人員提高運用“新制度”的能力,從而有效促進公立醫院財務管理工作精細化水平的提升。
一、新政府會計制度的核心要素
(一)雙會計核算
自2019年1月實行新《政府會計制度》之后,我國公立醫院等事業單位會計核算分成了財務預算核算和財務會計核算兩大部分,共涉及八個會計核心要素。其中:財務預算核算的核心要素包括預算收入、預算支出和結余。財務會計核算的核心要素包括凈資產要素、資產要素、單位收入、單位負債和單位費用。由此可見,在實行新《政府會計制度》之后,事業單位在財務管理方面正一步步朝著精細化管理軌道邁進。
(二)會計要素計量
舊的《政府會計制度》規定了各事業單位資產和負債的計量方法,明確規定主要計量方法為歷史成本法,同時把特殊情況下的資產計量方法用于單位的名義價值、現值、重置成本和公允價值等方面的計算。在頒布新《政府會計制度》之后,公立醫院在原會計要素計量方法的基礎上,進一步進行了完善和補充,添加了公允價值、名義價值以及現值,由此可使公立醫院會計人員的合法權益得到更好的維護。
二、新政府會計制度對公立醫院財務管理的影響
(一)優化會計核算
一是改變了公立醫院的會計核算基礎。新《政府會計制度》施行之后,各公立醫院根據自身發展情況,對財務核算模式進行了一定的變動和增減,如增設了預算會計項目,刪除了財務補助項目,改革后的財務核算模式更符合新《政府會計制度》對公立醫院財務核算的要求。
二是改變了公立醫院的會計核算要素。新《政府會計制度》頒布之后,公立醫院轉變了原來的會計核算要素,在原來五項基本核算要素的基礎上,增加了預算收入、預算支出和結余三項核算要素。公立醫院還調整了會計核算科目,把原來的“應收病人醫療款”和“應收醫療款”合并成“應收賬款”科目;把“應付職工薪酬”“應付社會保障”和“應付福利”合并成“應付職工薪酬”科目;把“事業基金”“財政補助結余”“待沖基金”和“科教項目結余”合并成“累計盈余”科目,在很大程度上優化了公立醫院的會計核算。
(二)規范財務報表
與舊的《醫院會計制度》相比較,新《政府會計制度》對公立醫院決算報表和預算報表編制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公立醫院不但要編制基于權責發生制的報表,還應對會計報表結構進行調整,剔除原來報表中“收入明細表”“成本表”和“補助收支表”等內容,從而使公立醫院財務報表能夠更加明確地體現本單位財務管理運營狀況和財務情況,提高公立醫院財務管理的透明度,增強公立醫院財務信息的可靠程度。
(三)規范財務管理
新《政府會計制度》就會計科目編號、科目名稱及如何使用等問題進行了詳細規定,同時闡述了會計報表的編報說明和報表格式。此外,附錄中還列舉了經濟事務中財務處理的一些實際案例,促進了公立醫院財務管理制度的規范化,進一步規范了公立醫院的會計核算、財務核算和財務報表,促進了公立醫院財務信息的透明化和公開化,有利于公立醫院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三、新政府會計制度下公立醫院財務管理的優化策略
(一)轉變財務管理意識
公立醫院為非營利性事業單位,其日常運作資金主要來自政府財政補助和醫院醫療收入。近年來,我國深入實施“健康中國戰略”,各級政府對公立醫院的財政投入力度逐步加大,然而面對不斷增加的政府財政投入,很多公立醫院未能從思想上意識到節省成本、強化財務管理以及縮減開支的重要性,很容易造成資金使用方面的浪費。所以,各公立醫院應積極轉變財務管理意識,重視預算成本核算,完善財務管理制度,規范醫院財務管理。與此同時,公立醫院要重點關注醫院學科發展和建設工作,并詳細記錄醫院各種經費及信息管理系統的使用情況,嚴格監管各項資金使用。此外,公立醫院還應對每年的資金使用情況進行認真分析,科學制定下一年度的資金使用計劃,提高公立醫院財務管理的科學化和現代化程度。
(二)引進雙會計制度
新《政府會計制度》下,公立醫院要想實現財務管理的精細化,首先應緊緊抓住核心問題,引進“雙會計”制度,構建“雙會計”財務管理體系,為實現醫院財務管理的精細化打好基礎。公立醫院管理人員可以當前的財務管理模式為基礎,將醫院的預算會計管理和財務會計管理分開,對兩者的工作任務、范圍、責任和職責進行明確界定,同時在業務處理過程中采用“雙基礎核算”方法,并結合醫院業務范圍制定精細化財務管理會計分錄,對財務總賬、明細進行明確記錄,編制兩套不同的財務報表,以更好地適應醫院發展的要求。
(三)理清往來款項
以往公立醫院未及時清理往來款項或遺留了其他方面的歷史問題,造成往來款項科目存在較大余額。公立醫院在清理往來款項時,需特別注意對病人應收賬款及供應商的清理核對。今后,公立醫院需進一步強化對往來款項的清理,確定債務債權之間的關系,在審查過程中嚴格遵循有關財務會計規定,并及時進行會計處理。
(四)優化績效考核
通常情況下,公立醫院以績效考核和目標管理等方式來實現對財務人員的管理。但如果只是制定制度,而不抓落實,就會淪為紙上談兵,無法很好地發揮制度的應有作用。只有將制度真正落實到位,才可有效助推公立醫院又好又快發展。醫院財務管理制度的執行者是財務管理人員,所以,公立醫院應根據本院實際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鼓勵政策,從物質和精神兩個方面調動財務管理人員的工作熱情,促進財務管理工作的有序開展,進而實現公立醫院的可持續發展。
(五)升級信息化管理系統
新《政府會計制度》下,公立醫院要想實現財務管理工作的精細化,必須對醫院現有的信息管理系統進行升級,不斷優化醫院財務管理工具,逐步提高醫院財務管理工作的精細化水平。新《政府會計制度》的施行,直接影響了公立醫院的財務管理工作,不但轉變了醫院財務管理模式,也大大加重了醫院財務管理人員的工作量。因此,公立醫院應增加對信息化建設的資金投入,不斷更新和升級信息化管理系統,有效提升醫院財務信息處理能力,使醫院財務信息處理系統能契合新《政府會計制度》的相關要求,實現公立醫院財務管理精細化的工作目標。
四、結語
總而言之,在推行新《政府會計制度》之后,我國很多公立醫院的財務管理工作發生了很大變化,有效提高了醫院財務管理工作的精細化水平,推動了醫院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公立醫院要以新《政府會計制度》的施行為契機,不斷強化財務隊伍建設,提高財務管理人員業務水平,提升醫院財務管理工作效能,為社會創造更大效益。
參考文獻:
[1]李博.關于政府會計制度改革的思考——基于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角度[J].產業經濟評論,2018 (03):90-94.
[2]肖永賢.淺析政府會計制度改革及其對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影響[J].財經界(學術版),2018 (15):97.
[3]蘇麗娟,白嫻.政府會計制度對醫院預算管理的影響及對策[J].商業會計,2018 (19):85-87.
[4]鄭大喜.《醫院會計制度》與《政府會計制度》的銜接設想[J].現代醫院管理,2017 (5):74-79.
[5]郭玉芳.新政府會計制度對高校會計核算方法流程的影響分析[J].會計師,2018 (20):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