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靜

摘 ? 要:地鐵作為城市軌道交通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安全、快捷、準時等優點,成為現代城市人們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如何進一步提高地體運營系統的智能化與信息化,縮短系統響應時間,對地鐵運營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為此,本文就地鐵信息化建設的相關需求進行分析,隨后介紹了地鐵運營安全系統中相關技術的應用,以供參考。
關鍵詞:地鐵 ?運營安全管理系統 ?信息化技術
中圖分類號:U298;U231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098X(2020)01(a)-0180-02
近年來,我國城市軌道交通發展迅猛,傳統的運營管理模式已跟不上新時期地鐵運營管理的需求。城規公司應根據自身實際,構建相應的信息化管理系統,運營信息技術來提升管理水平,實現地鐵運營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與高效化。本文就國內地鐵運營安全系統中信息化技術的應用進行介紹。
1 ?地鐵信息化建設的相關需求分析
1.1 分階段的信息化需求
城市地鐵信息化建設一般分為三個發展階段,包括建設中心期、建設運營期以及運營中心期三個階段(詳見表1),不同時期信息化需求不同。第一階段地鐵公司需求主要是構建管理與協同共類信息系統,第二階段需求主要包括人力、資產、辦公以及生產方面的管理。一方面抓好項目工程建設,另一方面抓好施工調度、運營服務、設備維修等業務。在第三階段,地鐵公司從快速增長時期逐步過度到穩定發展時期,此時應注重服務質量提升與內部資源開發,實現自身的可持續發展。
1.2 不同對象的信息化需求
1.2.1 乘客的需求
伴隨著信息時代的發展,地鐵公司在車站查詢機與乘客信息系統等傳統信息服務手段的基礎上更注重信息交互與自主化發展。要善于利用新型媒介與信息技術拓寬信息服務渠道,充分利用智能移動終端,適時發布運營服務信息,讓乘客了解行程耗時、首末班車時間等信息,便于乘客合理安排個人出行時間。同時,乘客也可隨時通過相關信息平臺反饋意見與建議,有助于提高地鐵運營服務質量。
1.2.2 調度施工的需求
調度部門的工作主要是確保運營管理信息的有效流轉,信息化建設需求以調度命令管理、計劃管理為主。調度命令編制、發布與流轉的信息化管理,有助于對地鐵運營管理信息的全方位監控。施工管理的信息化能有效保障施工計劃的編制與執行的安全性,并嚴格管控停、送電、動火令等關鍵施工環節。
1.2.3 決策支撐需求
地鐵運營信息化管理中的決策管理主要是對資產、資金、運營信息的流轉及匯總方面實現信息化[1]。這能保障地鐵公司內部的高效運作,為地鐵運營的穩定性與安全性奠定好基礎。信息流轉的過程中必須嚴格進行審批,由信息管理人員負責監管運營生產管理的相關信息。當動態數據進入系統后,在統一管理口徑的條件下才有多維度跟蹤與分析數據信息,從而為地鐵運營管理提供有效的數據信息。
2 ?信息化技術在地鐵運營安全系統中的應用
2.1 引進集成度高的信息化監控管理系統
借助高集成手段把報警防災、智能監控、智能電力系統有機融合起來,構建統一的服務系統、軟件應用平臺,實現對地鐵運營安全管理的全面監控,促使地鐵運營管理水平的提升。各子系統既獨立運行,又共享相關數據信息,信息在子系統中無障礙傳遞,實現對整個區域范圍的協調管理與監控。運用該信息監控系統不僅把全部監控點、站點、中控中心、調通風系統、變電系統、排水系統、火災報警系統、通信系統等各子系統全面互聯,而且各子系統接口互通,構建起全方位立體化的信息監控平臺。這不僅能實現資源共享,而且在處理突發安全事故時接收監控系統發布的相關指令,保證調動的統一性,產生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效果,讓地鐵運營管理始終在可控范圍內。采用這一系統能使地鐵預警預報功能得到有效提升,實現高效聯動與迅速反應。
2.2 集成應急控制系統
在構建深度集成綜合監控系統平臺的基礎上引入應急控制系統,為地鐵日常運營提供及時的后備應急監控操作保障。應急系統融入了集成車站緊急后備監控設計理念,將相關系統的后備控制與顯示設備集中布置安裝在同一物理平臺上,包括環控風系統、消防系統、AFC閘機釋放、信息系統、電扶梯、屏蔽門、照明場景等系統等。對系統架構、后備監控功能、人機接口設備以及車站控制室實施一體化工藝布局。基于人機工程學原理設計集成應急后備盤,形成一個涵蓋地鐵多專業的后備監控系統,極大提高了地鐵車站應急指揮調度效率[2]。
2.3 搭建信息化共享化平臺
利用高集成監控系統為地鐵運營提供一個健全的信息共享平臺,平臺數據數據庫中統一保存,全線共享。中央級、車站級、現場級等監控系統組成了該系統的硬件平臺。當網絡系統出現故障時,車站監控系統馬上切換至孤島狀態,保持獨立工作[3]。控制室要利用后備盤實現獨立監控,將信號通道大同,實現對車站重要部位的監控,保證系統的安全性。此外,考慮到各種突發事件,保留人工操作功能。軟件平臺的邏輯結構分為三個層次,分別是采集層、服務層、人機界面層。借助骨干網將車站與監控中心以及現場設備相連,形成以網絡為中心,開放分層的應用系統。構建信息化共享平臺,既能讓不同系統設備實現資源共享,也能在突發事件發生時接收來自綜合監控系統發出的統一指令,實現各系統間的協調聯動。此外,可在控制中心成立應急指揮部,對系統設備的運行狀態實現全方位掌控,從而提高對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能力,為城市軌道交通的安全運營管理提供新技術支撐,確保地鐵運營安全。
2.4 引入感光火災預警系統
為了確保地鐵沿線人財物的安全性,可將感光火災預警系統引入地鐵隨地工程。在中控室設立監控站,在各站點控制室配備相應的監控站。借助光纖溫度檢測系統實現對地鐵隨地全方位、無死角的24h在線監管控制,消除地鐵工程火災事故檢測盲點,預防和杜絕地鐵沿線火災事故的發生。系統盡量采用靈活自由的組網模式,使自身具有良好的開放度與可擴充性[4]。當火災報警系統啟動后,感光火災預警系統一起聯動,直到完成最終執行命令,并反饋完成結果為止。地鐵隧道中的全部連續空間均應采用溫度場的實時報警監控系統,該系統能夠預測預報火災蔓延趨勢,并運用全線計算機聯網模式對各連續空間實時一體化監控管理。系統應選擇友好的人機界面與相關軟件工具,操作維護強調簡便快捷,最大程度減少誤報機率與故障機率。此外,注意對總體投入成本進行控制,為地鐵工程的持續安全范圍提供有效的技術保障。
2.5 建立綜合安防系統
保障廣大市民的出行安全是地鐵公司最基本的責任。為此,地鐵公司應采用網絡綜合安防系統,最大限度消除地鐵運行過程匯總潛在的各種安全隱患以及危及交通安全的因素。安防集成管理子系統、門禁子系統、綜合電視監控系統、緊急報警系統是構成綜合安防系統的子系統。安防集成管理子系統能夠對地鐵工程中的各個子系統的安全問題進行集中監控。門禁子系統是對地鐵屏蔽門所配備的一個門禁子系統,避免人為開啟系統,確保廣大乘客的安全。綜合電視監控系統可以對地鐵系統中的全部環節予以電視監控,便于工作人員技術察覺安全隱患。緊急報警系統是指地鐵運行過程中發生安全事故時,或者各個環節、各個系統中存在安全隱患時發出報警提示音的系統。
2.6 引入OA辦公系統
辦公系統作為地鐵運營管理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直接影響到地鐵運營過程中的后勤服務質量,也與列車運行效率有著密切的聯系。應用的OA辦公系統應具備下列功能:第一,應用先進的財務系統,優化財務管理,把地鐵運營中的預算、收支、成本等內容制作成報表,相關人員據此分析和總結地鐵的運營狀況,作出合理的決策。這不僅能提升財務管理效率,也能盡量降低運營過程中的潛在風險,從而增加地鐵公司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此外,通過財務報表也能及時察覺地鐵運營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采取針對性的解決措施加以完善[5]。第二,運用該系統召開OA視頻會議,各站點負責人可通過本系統參與視頻會議,圍繞相關議題進行探討,極大節省了大家的時間與精力,有效提升了地鐵公司的工作效率與質量。
3 ?結語
總之,地鐵運營安全系統中離不開現代信息技術的支持,隨著城市地鐵網絡的日益完善以及市民出行需求的日益增加,地鐵運營管理也應朝著信息化、智能化的方向發展。這要求地鐵公司積極運用先進的網絡信息技術構建起完善的地鐵運營安全管理系統,進一步提升城市地鐵運營安全質量,確保廣大乘客的出現安全。
參考文獻
[1] 韓星.地鐵運營安全系統中信息化技術應用研究[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7,35(1):197.
[2] 王茹,朱書建.地鐵運營管理信息化建設研究[J].技術與市場,2019,26(2):220.
[3] 周治里.地鐵運營安全系統中信息化技術應用研究[J].商品與質量,2018,19(3):226-227.
[4] 龔煒強.地鐵運營安全系統中信息化技術應用研究[J].名城繪,2018,21(2):214.
[5] 張立.信息化技術在地鐵運營安全控制體系中的應用[J].城市軌道交通研究,2013,14(9):132-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