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湛



摘要:南網商城依托南網資源優勢,對商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進行技術和業務創新,打造南網商城扶貧產業鏈,解決扶貧農產品生產、運輸、銷售和售后服務的痛點問題,為貧困農戶電商脫貧提供全面賦能,探索具有南方電網(以下簡稱“南網”)特色的電商扶貧新模式。
關鍵詞:商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賦能;電商化扶貧
引言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動員全黨全國全社會力量,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隨著互聯網的蓬勃發展,南網商城履行社會責任,把電商與扶貧相結合,以南網五省對口扶貧點農產品為切入點,以南網飯堂為扶貧農產品的穩定消費終端,以南網商城為扶貧農產品的集中共享銷售采購平臺,打造“貧困農戶+企業飯堂+南網商城”的扶貧產業鏈。讓全網職工在享受綠色、生態食品的同時融入脫貧攻堅大潮,并且通過擴銷扶貧產品,培育和發展具有特色優勢的扶貧產業,實現“從輸血式扶貧走向造血式扶貧”。
一、電商扶貧模式介紹
依托商城平臺優勢,聯合駐村干部、屬地合作社或農產品專業公司、第三方運輸資源,幫助貧困農戶實現農產品“戶到飯堂”的精準扶貧,打造南網商城扶貧產業鏈。如圖1所示。
電商扶貧新模式的核心要素在于通過對“商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進行創新,實現政策賦能、技術賦能、數據賦能、金融賦能,解決扶貧點農產品生產、運輸、銷售和售后的各種痛點問題,打通電商到貧困農戶的“最后一公里”,保證貧困地區農產品的穩定銷售渠道,構建電商扶貧新產業、新業態。
(一)商流—政策賦能
為做好商品在購、銷之間進行交易和商品所有權轉移的商流工作,商城對商流進行政策賦能。在需求端,依托公司政策支持,組織網內千余家飯堂對扶貧農產品進行包銷,保證扶貧農產品銷路,為農戶提供長期穩定的收入來源。在供應端,采用預售模式,降低貧困農戶產銷不平衡風險,提高種植效益。同時,商城在整個交易鏈中引入保險公司,對食品安全、運輸及意外事件等進行保障。如圖2所示。
(二)物流—技術賦能
物流是實現電商扶貧重要環節。為做好商品或服務等物質實體的物流工作,商城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對物流進行技術賦能。系統結合物流成本、配送時限和產品類型等信息推薦最優物流方案,系統模型可以實現自我學習不斷完善,實現扶貧產品和終端市場的高效、高性價比對接。
基于農產品的物流特性,對于物流時限比較敏感的生鮮類農產品,商城首先篩選出扶貧點生鮮類農產品物流輻射范圍內的所有飯堂,進行“一對多”的固定配置;然后通過人工智能分析飯堂農產品消耗比例及扶貧點的預期采摘量,按比例分配配額,飯堂必須根據配額進行精準采購。對保質期較長、配送范圍相對不受限制的非生鮮類農產品,通過人工智能對配送距離、物流成本等因素進行分析,計算出貧困農戶利潤最高的銷售方案,保障貧困農戶利益最大化。如圖3所示。
(三)資金流—金融賦能
為做好資金的轉移過程,包括付款、轉賬等資金流工作,商城建立第三方金融機構托管的資金池,對資金流進行金融賦能。飯堂向資金池充入一定比例的預付資金,交易發生的第一時間,商城根據訂單數據向資金池發起付款指令,分別向貧困農戶、扶貧點合作社、物流商和保險公司等支付相應款項,避免財務風險的同時解決傳統結算方式引起的支付賬期長等問題,實現“錢貨兩清”,解決貧困戶的后顧之憂,讓農戶對電商銷售收益看得見、摸得著,真正信賴商城、依靠商城。如圖4所示。
(四)信息流—數據賦能
為做好電子商務活動中所產生的信息流工作,商城應用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智慧城市等對信息流進行數據賦能。通過大數據工具收集和整理信息,扶貧干部獲取貧困戶的收入情況、扶貧點合作社獲取運營信息,市場客戶獲取扶貧產品采購建議、使用(食用)說明、食品安全信息、物流配送方案、貧困戶收入情況等信息。扶貧戶獲取市場需求、種養殖建議和質保要求等信息,從而精準生產,實現多方共贏。如圖5所示。
二、結語
通過政策賦能、技術賦能、金融賦能、數據賦能,商城吸納更多社會力量加入,探索電商扶貧新路子,創新南網扶貧新模式,形成長效扶貧新機制,實現南網扶貧生態的自生長和正向循環。
作者簡介:徐 湛(1973—),男,江蘇蘇州人,高級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