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四個正確認識”是一個科學合理的目標體系,就高職院校而言,引導學生樹立“四個正確認識”,要針對學生成長特點和院校工作實際,以激勵和信任為重點,引入目標激勵教育文化,切實加強思政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關鍵詞:“四個正確認識”;目標激勵;教育引導
2016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提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應圍繞“四個正確認識”,既為當代青年學生健康成長發展指明了方向和著力點,也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高職生進入大學后,加強理想信念的引導和行為規范的重塑是非常重要的任務。“四個正確認識”在本質意涵上,是意識形態目標和育人目標相互融合的完整科學的目標體系,在邏輯上,更是一個完善、系統、周延的目標體系。就此而言,如何踐行“立德樹人”,在高職生的日常管理服務中滲透“四個正確認識”,加強思想政治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時必須要去思考的。為此,必須優化思政工作設計,細化建立可操作可執行的目標體系,在理論、學習、實踐上加強激勵教育,增強學生的獲得感和成就感。
一、堅持問題導向,優化目標系統設計
引導高職學生樹立“四個正確認識”,要遵循思政工作、教育育人以及學生成長的規律,加強調研,深入了解學生的內在發展需求以及思政工作現狀等,堅持問題導向、成果導向,優化工作設計,構建激勵引導目標系統。
(一)學院層面,加強調研,把握高職學生成長特點和需求,優化人才培養方案,建立科學的目標體系和明確的行動指南。抓牢價值觀育人、課堂育人、文化育人和實踐育人四個基本環節,讓“四個正確認識”入腦、入心、入行。分級、分類建立“引導-認同-實踐”的目標系統,構建“院-班-生”三級目標體系,按優-中-差分類引導體系,以“激勵、信任”為重點,加強轉化,讓學生在經歷“感知、認同、實踐”的關鍵環節中深植“家國情懷”和責任擔當。
(二)班級層面,加強團支部陣地建設和班風學風建設。設立幫扶團,針對問題學生進行一對一幫扶;以寢室為單位,在各班級設置文明寢室、學風優良寢室、退伍軍人光榮之家等,營造創先爭優氛圍。建立班級激勵機制,引導班級學生參與班級目標建設、管理和評價,注重發揮特長、因勢利導,加強向心力和凝聚力。通過推動班團一體化,按學年文明示范班集體、志愿服務班集體、優良學風班集體等評選,開展“道德講堂”、“青春講堂”等團支部團課展示等,提高班級競爭力。
(三)個人層面,積極引導建立個人成長目標及規劃。刺激內在發展需求,建立三年在校成長計劃,鼓勵撰寫“學期學業目標”“百周成長記錄”等,促使學生見證并明確自己的學習、政治、文化、實踐的責任,以力行踐認知。以“朝陽計劃”為抓手,通過黨團課、主題教育等講座內容,定期、多頻引導提升政治思想意識,筑牢主流意識形態,積極引導學生將所學內化于心,外化行動動能,爭做“守紀律、講規矩”“創先爭優”的帶頭人。
二、彰顯文化育人特色,保障目標體系落實
加強在實現目標過程中的管理和保障,在制度建立、宣傳教育、典型選樹、社會實踐、文化育人和關懷保障等方面引入激勵引導措施等,保障目標的組織實施。
(一)價值引領,加強思政隊伍凝聚力建設。加強輔導員和班主任隊伍理論武裝和能力建設,以提升政治理論、理想信念和履職能力為重點,引領思政隊伍素質攀登。尤其是輔導員和班主任隊伍,啟動教師能力素質提升工程,澆花澆根,育人育心,著重在引導發揮思想政治引領和有效溝通功能上下功夫,有效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引導學生樹立積極、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二)豐富載體,大力加強團學活動品牌建設。堅持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和核心價值觀的引領,在團學活動中著重引導學生深化“四個正確認識”。創新和豐富社團文化,加強團學活動系統設計和指導,使活動“有主題”、“有內容”、“有廣度”、“有深度”。在創新活動中鼓勵創先爭優,加大力度培育和選樹一批進典型,及時總結宣傳先進經驗和成功做法,“要我學”變“我要學”,激勵廣大學生“比學趕超”。加強基礎活動覆蓋面,擴大“四個正確認識”影響深度,讓學生在“有趣,有用,有料”的校園品牌活動中增強體驗感、增加獲得感。
(三)拓展平臺,強化責任擔當和實踐創新。立足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以培養敬業長技、愛崗忠企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為根本任務,主動與企業、社區共建共享平臺,引導高職學生以調研、見習、社會實踐等多種形式參加鍛煉,并逐步形成長效機制。例如創設“青春社”志愿服務品牌項目,深入社區開展“浙西南革命精神宣講”、“綠色生活”社區兒童夏令營活動、“電腦維修進社區”志愿服務等;與產業集聚區建立緊密合作模式,以項目形式開展“兩新黨建”調研、頂崗實習等,貼近市場、服務一線,切實提高青年學生應對實際問題和做好學生服務的能力,著重培養創新精神與“家國情懷”,強化“社會人”“職業人”規范意識,增強學生的責任感和社會參與感。
三、完善考評機制,以評價促發展
注重思政工作過程的積累和總結,以“激勵、信任”為重點,加強轉化,倡導系統管理、過程動態管理,月小循環,學期大循環,及時總結改進、調整不合理的環節,以評價促發展,著力構建科學合理的考評機制,切實提高工作效率和教育質量。
(一)激勵和約束相結合。對高職學生實施目標激勵的同時,還要重視對學生的約束作用,因此必須要完善相關的管理機制,做到激勵體系和約束制度的結合。關懷保障使學生能夠自立、自強,但是同時是要有嚴格的紀律來規范高職生的“失序行為”,對激勵目標進行合理控制。誠然,激勵和約束是兩種管理手段,在激勵教育過程中需要將兩者進行有機的結合,激勵手段使得高職生深化認識,使堅持自信,約束手段控制不良行為,使腳踏實地,兩者結合最終達到激勵的目標。
(二)建立和完善激勵教育考評機制。科學合理的考評機制將有利于提升高職“四個正確認識”的激勵引導效果,能夠促進激勵教育規范化、科學化發展。首先應建立可執行的激勵教育效果考評機制,為下一輪目標執行提供參考依據。其次,要不斷完善高職生的溝通與反饋平臺,加強與學生的溝通與交流,可以通過問卷調查法、學生代表座談等方式向學生征求激勵教育措施。第三,要加強對不配合學生的原因分析,重點分析激勵引導措施和激勵效果的關系,因材施教,針對個體的特點選擇最佳的激勵方式,最終讓激勵措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后,在評價過程中權利和義務分配要合理。一般情況下,考評主要在輔導員、學生干部的領導下,在其他同學的參與下進行的。輔導員、學生干部權力較大,如果出現又他們說了算的現象,那么激勵效果也就大打折扣。因此要“以學生為本”,加強溝通,權利分配要合理均衡。
四、結語
“四個正確認識”教育引導高職學生正確認識歷史與現實、國際與國內、社會與個人以及理想與現實的關系,是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著力點。通過目標激勵教育文化,有利于激勵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自主意識和責任擔當,并且以“主人翁”的姿態主動擔當和腳踏實地,強化“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12-09(01).
[2] 潘永興.激勵教育論綱[M].吉林人民出版社,2016.
[3] 李祖超.教育激勵論[M].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
[4] 馮剛.習近平關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論述的理論蘊涵[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24(03):170-180.
[5] 伍廉松.新時代高校實踐育人的時代價值及其實現路徑[J].北京青年研究,2019,28(02):97-102.
[6] 魏克柱,王兢.民辦高校輔導員引導學生樹立四個正確認識有效方法探究——以遼寧何氏醫學院為例[J].教育現代化,2019,6(22):214-215.
[7] 潘懿,張晶.以“四個正確認識”為指導推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發展的思考[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02):103-108.
[8] 朱西括.深化“四個正確認識”,增強新時代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工作針對性[J].長江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35(01):39-41.
[9] 王玥.高校思政教學的挑戰與機遇[J].山西青年,2019(03).
基金項目:文章為浙江省2018年教育廳思政專項課題“‘四個正確認識目標下高職學生激勵引導機制”研究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Y201840600。
作者簡介:陳慧妙,講師,麗水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