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叔平
【摘? 要】小微企業在創造就業機會、維護社會穩定以及活躍市場經濟等方面都有著巨大的作用,但是由于其自身經營規模小,自有資產少,抗風險能力差等原因,很難通過銀行等金融機構獲得有效貸款。本文通過分析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原因,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以期實現小微企業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小微企業;融資難;原因;對策
1.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原因
1.1企業方面
(1)未建立完善的現代企業制度。小微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因其自身發展規模有限,基礎薄弱,加之抗風險能力較弱,會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當前,多數小微企業沒有建立完善的現代企業制度,缺乏先進的經營方式和經營管理理念,不注重規范完善法人治理結構,沒有建立企業風險預警系統,從而削弱了金融機構對其的資金支持,加大了小微企業的融資難度。
(2)未建立公開透明的企業財務平臺。目前,我國大多數小微企業的財務制度并不健全,企業的經營管理也不完善,企業內部及企業間沒有建立公開透明的企業財務平臺。企業無法把真實、完整的財務信息傳遞給外部,這使得銀行等金融機構無法深入了解企業的實際經營能力和發展前景,導致企業不能及時或根本無法獲得銀行等金融機構的貸款支持,從而無法滿足企業自身的融資需求。
(3)較低的企業信用水平。小微企業內部經營管理方面不規范,許多小微企業沒有養成良好的企業信用觀念,不重視企業信用,直接導致小微企業整體信用較低,信用體系存在嚴重缺陷。受各種利益的驅動,許多小微企業不講信用,一心只想貸款不想還款,假借各種事由、機會等騙取大量貸款,嚴重破壞了銀行與企業之間的相互信任。
1.2金融體系方面
(1)銀行方面。當前我國銀行對小微企業普遍存在惜貸行為,原因主要有以下兩點:一是小微企業信用體系缺失,造成銀行與企業之間的信息不對稱,銀行不能及時、充分地了解企業的經營管理及財務信息,這就給銀行帶來了很多不確定風險,增加了不確定性與變數;二是相對于大型企業,單個小微企業申請的貸款數量較少,但審批流程沒有簡化,加之小微企業數量眾多,這就相對加大了銀行貸款的成本,導致銀行對小微企業貸款的積極性不高。銀行的惜貸行為導致企業無法籌集到足夠的資金。
(2)擔保、抵押方面。目前,我國擔保機構的設立、擔保比例和損失理賠等都缺乏統一的規范,擔保機構不夠成熟,擔保機制不健全。在為小微企業提供擔保,收取擔保費的同時,還常常要求企業提供反擔保,導致目前小微企業普遍反映通過擔保較難獲得融資;對于抵押,商業銀行一般對抵押物的要求是廠房、大型設備等固定資產,然而小微企業本來規模相對就小,自身資產就相對較少,能用作這方面抵押的資產就更少。由于缺乏滿足商業銀行抵押的抵押物,就導致大部分小微企業以抵押來融資的方式難以籌集到資金。
1.3政府方面
政府對小微企業沒有提供相關的法律保障,扶持政策體系也不健全。近年來,雖然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目的是幫助企業解決融資問題,但大多數政策都是傾向國有大中型企業而制定,對于小微企業明顯重視不足。另外,因為政府扶持政策對小微企業有著較高的要求,這些扶持政策無疑也是杯水車薪,起不到較好的效果。同時,政府對小微企業缺乏統一權威的法律保障,在民間融資、擔保機構及企業信用等方面的法律規范也都不健全。這些政策和法律方面的不完善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小微企業的健康快速發展。
2.小微企業融資難解決對策
2.1加強企業自身建設
(1)建立公開透明的企業財務平臺。小微企業要進一步健全財務制度,嚴格落實國家各項財經法律法規,規范各種會計處理,優化財務狀況,建立公開透明的企業財務平臺,讓會計信息更加真實、完整,把企業自身財務信息準確的對外公布,讓外部利益相關者及時知悉,尤其是商業銀行。這樣才能加強商業銀行和企業之間的信息交流,使商業銀行充分認識到貸款風險,減少商業銀行對小微企業存在的信貸歧視。
(2)建立統一的企業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加快建立統一的小微企業信用信息共享平臺,為每個小微企業建立信用檔案,方便企業與企業外部之間進行信用信息的共享,提高企業的信用能力和履約能力,增強企業現代金融意識。小微企業要做到誠實守信,提升自身信用水平,提高自身誠信形象,在自身信用管理上下功夫,提高其對企業發展的貢獻度,推動小微企業信用體系建設,從而吸引更多投資方對小微企業進行投資,改善小微企業融資難的現狀。
2.2進一步完善金融體系
(1)完善商業銀行信貸機制。商業銀行要結合小微企業經營管理的特點,利用各種途徑對其財務信息的真實性做出評判,充分掌握其信貸風險信息,不斷完善適合小微企業特點的評級和授信制度,客觀評定其信用。合理確定小微企業還款方式、貸款期限,縮短貸款審批流程和周期,切實降低小微企業貸款利率,適當提高中長期貸款比例。充分調動金融機構服務小微企業的積極性,增加對小微企業貸款在績效考核中所占權重,實行金融機構績效考核與小微企業信貸投放掛鉤的激勵機制。針對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制定具體的獎勵和支持措施,提高信貸人員積極性。通過優化資源配置、傾斜績效考核、撥付專項獎勵和彌補利潤虧損等方式,對政策執行較好的銀行人員和銀行網點給予獎勵。
(2)完善擔保機制。加快建設小微企業信用擔保體系,適當降低擔保費率和反擔保要求,成立由政府與擔保機構、金融機構共同出資的多種所有制并存的小微企業信用擔保基金。創新信用擔保、互助擔保、商業擔保等模式,拓寬擔保資金來源。通過降低稅收、風險補償、加大資金投入等方式,加強對信用擔保機構的扶持與監管,促使擔保機構健康快速發展。
(3)拓寬融資渠道,完善融資機制。建立多種融資平臺和金融機構,專門為小微企業融資提供服務。在經濟發展快速的地區,為了給小微企業提供直接優質的服務,可以專門成立政策性銀行。利用網貸平臺、眾籌融資等互聯網金融模式,為小微企業發展提供資金支持。支持發展創業投資和天使投資,增加對初創期和成長期小微企業的投入,并完善創業投資、天使投資退出機制。強化多層次資本市場支持,穩妥推動資產證券化,有序拓寬小微企業融資渠道。完善小微企業金融債券發行管理,穩健發展小微企業高收益債券、私募債。
2.3政府搭建融資體系整體框架
(1)完善融資制度環境。政府要制定并完善各項與小微企業融資相關的法律法規,加大對小微企業融資的政策扶持力度,并做好頒布后的督查與反饋,保證小微企業融資政策真正得到貫徹執行。各級政府要從本地區實際情況出發,制定適合本地區小微企業發展的政策,引導、鼓勵各類金融機構為小微企業提供更好的融資服務。
(2)建立健全社會化服務體系。政府要牽頭成立小微企業發展中心,與包括金融機構、擔保機構等在內的各相關機構聯合,為小微企業提供咨詢、培訓、資金等各方面的一站式專業服務,疏通小微企業的融資渠道,架設起小微企業與各方溝通聯系的橋梁,為小微企業發展提供全方位服務。
要解決我國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問題,需要從加強企業自身建設、進一步完善金融體系和政府搭建融資體系整體框架等方面不斷做出改進和完善。社會各方必須統籌協作、協同一致、相互配合,傳統措施與創新措施并舉,宏觀手段與微觀手段相結合,拓寬融資渠道、改善融資環境,最終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促進小微企業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尹如嫣.我國中小企業融資現狀及對策分析[J].現代商業,2017(11)
[2]羅紅霞.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原因剖析及對策選擇[J].中國商論,20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