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大口徑的鋼筋混凝土污水管是要穿越公路和鐵路的橋梁,附近的建筑物挖開施工的支護,出現深埋之后會出現嚴重的流砂層的地質狀況和復雜地形,應該對此采用不一樣的設計方案,對施工規劃和工藝安裝問題進行解決。臨沂市河東區的污水處理廠主要管道沿河布設,工期較短,在其管道設計中及施工的方面采用較為特殊的方案和工藝措施,可以獲得更好的效果。
【關鍵詞】混凝土污水管;復雜地形地質;設計施工方案
引言
這些年來,由于我國的進步,該類型項目的全面施工建設工程也變得越來越多。穿越復雜地形地質處理和工藝的改進有沒有符合其要求,是決定性一步。本文章對工程的方案和工藝的改進實行全面分析,為其工程的處理提供更多的參考措施。
1.工程基本情況
臨沂市河東區位于魯南地區,臨沂市區東部,屬平原地帶,地形相對平緩,規劃城市污水管網實行雨污分流,近年來在城市建成區和新建區,先后鋪設了φ400mm~φ1500mm之間不同管徑的鋼筋混凝土污水管道總長40余公里。其中沿河底布設的大口徑主管道,設計直徑為φ100mm、中1500mm兩種規格,管道埋深在5m-7m,沿線地質情況為:地表覆蓋層2m~3m的壤土,以下3m~5m流沙層,局部地段有巖石突起,管道穿越鐵路、公路橋涵,鄰近樓房地段開挖,在整個施工過程中,由于受地形、地質條件限制,為保障交通和建筑物安全,且有利于今后的管理,施工中遇到了嚴重塌方和地下滲水問題,通過采取不同的設計和施工方案解決,從而保證了施工工期和質量。
2.工程地質情況
斷面勘探深度內各工程地質層特征綜述如下:一是層素填士,灰黃色、可塑、稍濕巖性主要成份為粉質粘士,含少量礫石。主要分布于北膠新河河堤上部。層厚1.40m,層底標高9.82m,層底埋深1.40m。二是層粉質粘土:灰黃,褐紅色,可塑硬塑,稍有光滑,搖振反應無,干強度及韌性中等,含鐵錳質結核及鈣質結核.鐵錳質結核粒徑10-40mm,鈣質結核粒徑5-60mm,含量約5%~10%,局部富集表層多為耕植土。該層全區分布。層厚2.20-4.80m,層底標高4.51-8.78m,層底埋深2.20-4.80m。三是層全強風化泥質砂巖。棕紅色夾淺灰色,原巖結構基本破壞,巖芯呈砂土狀,夾少量原巖碎塊,手扳易碎。層厚1.90-6.70m,層底標高0.70- 4.66m,層底埋深4.10-9.70m。四是層中等風化凝灰巖。找灰色,紫灰色,凝灰質結構,塊狀構造,裂際較發育,裂隙充填物為粘土,巖芯呈柱狀,節長一般10-30cm, 最長可達200-320em。該層未揭穿,揭露厚度2.30-13.20,層頂標高2.26--18.78m。巖石單軸抗壓強度最高為39Mpa。穿越經過的地層主要是素填土.粉質粘士.全-強風化泥質砂巖中等鳳化泥質砂巖。
3.管道穿越復雜地形與地質處理方案
3.1穿越鐵路與公路路基及橋涵的處理
由于受地區地形條件的限制,大部分的污水主管道沿河道布設,其中2處會穿越鐵路路基3處穿越鐵路橋涵、4處穿越公路及橋涵。考慮對路基安全及交通的影響,在穿越鐵路、公路路基和橋下,均采取了非開挖頂管施工方案。由于管道埋深大,地下水豐富,鋼筋混凝土工作井和接收井均采取了沉井施工方案。為較好的控制地下水位,在工作井外圍布設井管,實施井點抽排降水;2處鐵路橋下穿越時,因交叉角度較小管道靠近墩基較近,管底高程低于橋墩基礎,不能按常規開挖施工,經過與鐵路設計單位研究,采取了在橋墩外側先做混凝土旋噴樁支護,達到設計強度后,再進行開挖施工;另一處橋下由于鐵路上下行線對安全的要求很高,采取了旋噴樁支護后中間頂進預制鋼筋混凝土U形保護槽方案,以上技術措施較好的解決了管道經鐵路下穿越不安全的問題。
3.2鄰近建筑物開挖支護和降水方案
沿線許多地段受場地和拆遷的限制,管道距離居住樓房、 橋墩或道路比較近,正常開挖沒辦法保證建筑施工和人員的安全性。對與鄰近的樓房地段,采取了沿建筑物外側(1.5m)平行布設一定的簡易降水井,提前抽排降低地下水位,并在開挖面邊沿打人鋼管樁(φ15cm)形成連續墻,然后有效進行開挖施工;在鄰近鐵路橋墩處,實施了鋼筋混凝土灌注樁(φ30cm)形成了連續墻,頂端設連續梁加固的支護措施;部分埋設深度(3m~4m)相對較淺的流沙和塌方地段,采取在基礎外圍(間隔50em)打人槽鋼(深人基礎下大于80em)形成的支撐樁,外側打入鋼板(厚lem,布設一定的排水孔)形成整體支護,減少了開挖寬度,解決了施工空間不足的問題,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3.3沿河底布設管道檢查井的處理
本工程有4km主管道受地形條件限制,經多方案比較,選擇在河道內布設,管頂距河底2m~4m。由于管道沿線需要設置必要的檢查井和連接井,為不影響排水,采取了設置封閉的暗并并外引一定數量河岸檢查井,從而較好的解決了河道排水和今后的管理問題。其中外引檢查井設計方式為,河道內主管道檢查井設計為封閉的暗井,在一側增設同規格的連接管道,引至河道堤防外圍設檢查明井,滿足管道檢查和以后沉淀物抽排。
4.施工工藝的改進
4.1基槽施工采取分段開挖梯級降水
因為主管道布設在河內,平均埋深在河底下2m~3m,開挖面均處于流砂層,地下水十分豐富,做好降水工作是關鍵任務。施工過程中采取了上游填筑圍堰提前導流,施工段按照分段開挖梯級降水的方案。就是在開挖面上游50m-100m處布設抽水機械,提前截排河道滲流水,保持河底施工處于無水作業狀態,然后安排第一臺挖掘機(挖深1.5m-2.5m)開挖上層土方,當形成一定長度的工作面后,安排第二梯級的挖掘機根據設計基礎高程開挖管道基槽,為有效控制基槽水位,在設計底高程下基槽兩側布設了0.3mx0. 3m的縱向排水溝,間隔30m設集中排水點,進行第二梯級排水。當形成一定的工作面后平整基礎,進行管道基礎混凝土澆筑。從而保證了整個施工段連續施工無水作業有序進行,施工質量進度得到保證。
4.2現澆鋼筋混凝土檢查井改為兩階段施工工藝
設計管道檢查井均為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由于河道內施工受地下水和工期所限,為加快進度保證質量,采取了提前預制鋼筋混凝土井底盤的兩階段施工工藝。首先根據設計配筋提前預制檢查井底座,周邊預留1Sem高邊墻一同制作。在基礎施工階段,提前吊裝就位,然后安裝管道,上部邊墻澆往后續施工,大大加快了進度,保證了管道安裝和二階段檢查井澆注的協調施工,工程后期閉水試驗結果均滿足工程要求
4.3管遒安裝工藝改進
本工程所用管道為預應力(三階段)鋼筋混凝土級管.單根長度5m,重量約2t-3t,為橡膠圈承插口連接,管道安裝施工難度較大。初期采用25t長臂吊車吊裝,然后由人工借助手拉葫蘆相鄰兩節管道捆綁牽拉就位勞動強度大,不能連續作業,進度受影響,同時吊車等待租賃費用也較大。經過摸索,充分利用大型吊車附屬吊鉤的作用,用主索吊裝混凝土管道安裝到位后,放下附索,輕輕牽拉用鋼絲繩連接的相鄰管道,能夠快速準確的完成橡膠承插口的對接,施工進度加快,安裝質量得到保障
5.結束語
綜上所述,對其污水管道進行施工,會因為選用的多線路通常情況下會經過建成區,出現的復雜地質地形時所帶來了很大的施工困難,再加上施工周期比較緊。為此,在建設計劃污水管道施工時采用不一樣方案技術和施工工藝措施,實現水務一體化的管理,可以有效解決了污水管道施工和穿越的問題,使運行效果可以達到良好狀態。
參考文獻
[1]張盤新.污水處理廠設備安裝要點概述[]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2(4).
[2]張繼鋒,污水處理廠工程設備安裝的質量控制要點[D.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4( 13).
作者簡介:王赟(1984--),男,湖北黃岡人,在職研究生,中級工程師,從事市政工程設計及施工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