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明清
(河南省周口市中醫院糖尿病腎病科 周口466000)
腎病綜合征是由多種病因引起的以水腫、低蛋白血癥、大量蛋白尿、高脂血癥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綜合征。難治性腎病綜合征是指經足量激素治療2 個月以上,癥狀未得到緩解的患者,具有高感染、腎功能衰竭的風險,對患者生命安全構成威脅[1~2]。既往臨床多在常規對癥治療的基礎上聯合糖皮質激素治療,雖對病情有緩解作用,但長期服用不良反應較多,且停藥后易復發,不利于患者康復。近年來,隨著中醫學對難治性腎病綜合征發病機制的深入研究,對難治性腎病綜合征的臨床療效取得了較大突破[3~5]。鑒于此,本研究將滋腎降濁湯用于治療難治性腎病綜合征患者,并探究其對腎功能及炎癥反應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收治的2016 年5 月~2018 年5 月難治性腎病綜合征患者96 例,根據盲抽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8 例。對照組男27例,女21 例;年齡59~80 歲,平均年齡(68.24±4.11)歲。觀察組男29 例,女19 例;年齡60~80 歲,平均年齡(69.10±4.28)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通過。
1.2 入選標準 納入標準:(1)符合第8 版《內科學》中難治性腎病綜合征診斷標準,且存在以下3 項中任意1 項:12 個月內復發≥3 次或6 個月內復發≥2 次;激素治療緩解但停藥或減量后復發;經激素規律治療≥8 周無效。(2)符合《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脾腎陽虛證診斷標準:以面浮身腫、腰脊冷痛或腰脊酸重、大便稀溏、畏寒肢冷為主癥;以性欲減退、女性月經失調、神疲乏力、食少納呆為次癥;舌脈:舌質偏淡,舌體肥胖、脈沉細或脈沉遲乏力。(3)無藥物過敏史。(4)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治療依從性較差或研究中途退出者;(2)合并惡性腫瘤者;(3)合并心、肝、肺等重要臟器疾病者。
1.3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后均予以糾正水、電解質、酸堿失衡,飲食控制、運動指導等常規干預,并予以利尿、降脂、保護腎臟、抗血小板聚集等對癥治療。對照組予以潑尼松片(國藥準字H15021050)口服治療,起始劑量為1 mg/(kg·d),最大加量不超過60 mg/d,用藥8 周后逐漸減少用藥量,降至10 mg/d后維持用藥6 個月。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滋腎降濁湯治療。組方:薏苡仁20 g,黃芪30 g,毛冬青12 g,熟地黃、山藥、茯苓各15 g,淫羊藿、肉蓯蓉、丹參、白術、杜仲、當歸、山萸肉各10 g,甘草6 g,肉桂3 g。煎服,取藥液300 ml,1 劑/d,分2 次服用,連續治療6 個月。
1.4 觀察指標 (1)評估兩組臨床療效:24 h 尿蛋白定量(24 h Upro)≤0.2 g,臨床癥狀消失為治愈;24 h Upro<1.0 g,臨床癥狀改善為顯效;24 h Upro<3.0 g,臨床癥狀好轉為有效;未達到上述標準為無效。治愈、顯效、有效納入總有效。(2)分別采取兩組治療前后清晨靜脈空腹血,分離血清,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炎癥介質水平: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8(IL-8)。(3)采用生化分析儀檢測血尿素氮(BUN);采用磺基水楊酸法檢測24 h Upro。(4)記錄兩組治療期間感染、腹瀉、肝損傷、白細胞減少等藥物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采用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治愈12 例,顯效19 例,有效10 例,無效7 例,總有效率為85.42%(41/48);對照組治愈6 例,顯效13 例,有效13 例,無效16 例,總有效率為66.67%(32/48)。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4.631,P=0.031)。
2.2 兩組治療前后腎功能及炎癥介質水平比較治療前,兩組24 h Upro、BUN、IL-8、TNF-α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24 h Upro、BUN、IL-8、TNF-α 水平均較治療前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治療前、后兩組腎功能及炎癥介質水平對比

表1 治療前、后兩組腎功能及炎癥介質水平對比
組別 n 治療24前 h Up ro(g/24治 h)療后 治療B前U N ( m mol/L治)療后 治療T前N F-α (ng/L)治療后 治療前I L-8(ng/L)治療后對照組485.21±1.142.65±0.538.17±1.347.11±1.03156.24±20.1698.17±11.24116.31±13.4261.25±10.34觀察組485.19±1.161.46±0.498.19±1.366.05±0.98156.30±20.1970.32±10.31116.35±13.4846.43±9.87 t 0.08511.4220.0735.1660.01512.6510.0157.183 P 0.9320.0000.9420.0000.9880.0000.9880.000
2.3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出現腹瀉2 例,感染1 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6.25%;對照組出現感染2 例、腹瀉3 例、肝損傷3 例、白細胞減少2 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0.83%。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4.360,P=0.037)。
難治性腎病綜合征是一種常見的腎內科疾病,患者若不接受規范治療,可發展為慢性腎功能衰竭,給患者身體健康造成嚴重影響,成為腎病治療的難點[6~7]。目前該病的發病機制尚未完全闡明,主要認為與機體免疫功能紊亂、炎癥反應等有關,IL-8、TNF-α 是調節機體免疫功能的重要細胞因子,且在炎癥反應中發揮重要用,兩者可相互協同,加重患者病情[8]。因此有效減輕機體炎癥反應、改善免疫功能失衡,對延緩病情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臨床多采用糖皮質激素治療難治性腎病綜合征,常用治療藥物有潑尼松片,潑尼松通過結合細胞糖皮質激素受體,對細胞核因子的活性產生抑制作用,發揮抗炎、免疫抑制作用;同時對纖維細胞的活性起到抑制作用,從而改善血管通透性,降低纖維蛋白沉著,達到保護腎臟功能的作用。但該藥的臨床療效不盡如人意,且長期服用不良反應較多,影響患者生活質量。
中醫學將難治性腎病綜合征歸屬于“水腫、腰痛、尿濁”等范疇,屬本虛標實之癥,以脾腎虧虛、肝腎陰虛為本,以痰濁血瘀為標,氣滯血瘀、邪氣入絡為發病機制,故治療需遵循溫補腎陽、活血化瘀的原則。滋腎降濁湯中熟地黃具有補血滋潤、益精填髓之效;黃芪具有補氣固表、利尿之效,兩者均為君藥。山藥具有健脾補腎、固腎益精之效;白術具有補氣健脾之效;杜仲具有補肝腎之效;肉蓯蓉具有補腎陽、益精血之效;山萸肉具有補益肝腎、收斂固脫之效;淫羊藿、肉桂具有補腎壯陽之效;茯苓、薏苡仁具有利水滲濕、健脾之效。上述諸藥均為臣藥。毛冬青、當歸、丹參具有益氣養血、活血祛瘀、通經止痛之效,均為佐藥。甘草具有調和諸藥之效為使藥。現代藥理研究表明,滋腎降濁湯具有抗氧化應激、調節免疫、抑制炎癥反應、改善脂質代謝紊亂等作用,起到保護腎功能的作用;同時可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血液循環,促進腎小球組織修復,預防腎小球硬化及腎間質損傷,從而減少尿蛋白,改善腎功能[9]。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觀察組24 h Upro、BUN、IL-8、TNF-α 水平及不良反應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P<0.05)。綜上所述,滋腎降濁湯可有效提高難治性腎病綜合征臨床療效,減輕機體炎癥反應,改善腎功能,且不良反應較少,安全性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