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喆
(清水縣果品產業發展中心,甘肅清水 741400)
核桃是四大干果之一,其營養保健作用隨著經濟的發展越來越被更多的消費者所認可和接受,消費量在逐年上升。核桃屬于易栽好管的經濟樹種,非常適合選作退耕還林項目和水土流失治理項目的栽植樹種,同時還能給老百姓增加收入。
截止目前,清水縣已建成了隴東、草川、秦亭、新城、黃門、白沙、永清、紅堡、松樹、王河10 個萬畝核桃鄉鎮和隴東、草川2個核桃化鄉鎮;建成了西靈山、石溝河流域、鐵爐梁鄧溝流域、王河鄉林溝流域、響水河流域等一批萬畝核桃精品示范基地。這么大規模的核桃栽植,我們根據品種的不同生態特性,采取不同的栽培模式和管理措施,但出現了在同一個園子里不同單株表現出很大的差異性的現象,從而影響了其單位面積的產量和效益。為了進一步提高核桃單株產量,增加農民效益,在規模發展核桃產業上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目前,我縣栽植的魯光、遼核系列、中林系列、晉龍系列、清水薄皮核桃、清水綿核桃、香玲等幾個主栽品種都有著非常好的表現力,然而,受當前核桃市場大好形勢影響,新發展種植核桃在品種方面還是缺乏認識,認為只要是新品種就行,盲目跟風,盲目購苗,苗木魚目混珠,品種無法保證,結果導致建園失敗,帶來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核桃生長緩慢,豐茂的樹冠需要一定的年限,嫁接苗子雖說栽植后兩三年就可以結果,但是由于樹體太小,抵抗能力差,產量太低,結果少、產量低也就沒有經濟效益可言,而且盲目追求早結果會造成縮短核桃樹利用壽命。
目前,我縣推廣的核桃優良品種分早、晚實兩個類型。早實品種結果較早、豐產性較強,以短果枝結果為主,樹冠緊湊;但從堅果品質來講,早實品種不及晚實品種,早實品種果小,風味普遍較晚實品種差。從品種的適應性來講,早實品種抗性較晚實品種差。首先是抗病性,早實品種易感染炭疽病、黑斑病和連年掛果后的枝枯病。其次是抗旱、抗脊薄性,早實品種容易出現小老樹或早期衰老死亡現象。晚實品種抗病性強,對土壤的適應性也強,但前期豐產性差。生產中應根據立地條件及管理水平等確定需要種植的品種類型,立地條件較好,管理水平較高的,可采用早實核桃品種,并進行集約化栽培管理,否則應采用抗性較強的晚實核桃品種。總體來說,選擇早實品種是一種急功近利的表現,因為從果實大小、品質、抗性以及豐產期長短而言,早實品種都不及晚實品種。目前生產中早實核桃的比例太大,生產中應加強發展晚實核桃作為主要栽培類型。
優良品種核桃苗木一直制約著核桃發展,近幾年核桃嫁接苗子迅速發展起來,品種嫁接苗栽植后,不但能提早結果,而且品種質量、產量等有所保證,這毋庸置疑。因此,核桃嫁接苗子越來越成為廣大農戶發展核桃產業的首選,但是,純正的核桃嫁接育苗技術含量高、難度大、成本高,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約著核桃發展,這些年來科研工作者經過努力,攻克了一道又一道育苗特別是嫁接難題,但還是受到各方面因素影響,正宗的核桃嫁接育苗技術很難普及。這就給核桃苗子市場上一些不法分子造成了有機可乘,相當一部分育苗戶,不是按照嚴格的品種嫁接育苗規范繁育種苗,而是采取各種手段制作假的嫁接苗子,給廣大農戶造成不應有的損失。建議農戶在選擇種苗時,一定要到有正規的采穗圃、良好的嫁接苗圃、技術嫻熟的嫁接隊伍、仔細的園圃檔案、管理正規、有保障有實力的專業育苗基地購買苗子。
核桃是喜光樹種,尤其是晚實核桃,樹體高大,結果晚。如果栽植過密,樹冠過早郁閉,造成核桃園內通風透光不良,產量低,病蟲害嚴重。近年來發展的核桃園密度過小,一般以3m×4m 居多,給后期豐產管理埋下隱患。在地勢平坦、土層深厚、肥力較高土壤上建園,株行距應大些;在土壤和氣候環境條件較差的土壤上建園,株行距應小些。對于栽植于田埂、地邊、堤堰和以種糧食為主,實行果糧間作者,株行距可以靈活掌握。
多數人認為核桃屬于懶省事的樹種,只要栽植下去就沒事了,等著收核桃賣錢。也將核桃選作退耕還林、荒山水土流失治理項目樹種,選擇那些不長其它農作物的山旱坡地發展種植,也有許多人看到核桃市場價格高效益好就盲目選擇在原來平坦水田地栽植,這是錯誤的觀念,切記俗語“核桃不成林”,一定要注意這點。其次合理規劃利用,最好能夠宜農則農、宜林則林、宜牧則牧,地上地下綜合開發利用,株行距離、定植密度、將來株型、品種搭配、間作套種等因素需要綜合考慮。最后在栽培上要重視良種良法配套,園區管理,整形修剪,水肥管理、病蟲害防治等因素。
我縣良種核桃堅果的品質并不比核桃產業發達的隴南差,但我們的核桃銷量遠遠落后于隴南,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采后處理滯后,造成核仁顏色差,霉變仁多。我縣每年因為貯藏不當造成核桃采后的損失占其總產量的12%。縣內核桃大多處于各家各戶分散經營和銷售干果的初級產品狀態,沒有形成有效的經營合作組織,核桃規格不一,競爭力不強。在我縣,核桃脫青皮仍主要依靠人工脫除,干燥仍依靠自然晾干,從采收到晾干長達半月之久,遇上天陰或下雨,核仁就易發霉,種皮顏色加深,而一些發達的核桃產業地區核桃從脫青皮到干燥,完全依靠大型采后加工企業擁有的大型機械設備,幾乎在1~2d內全部完成,核仁霉變的幾率非常低,效率非常高。因此,我縣亟需引進或研制核桃采后處理設備,建立大型采后處理干燥加工廠,集中處理,集中干燥,提高核桃堅果質量等級。
核桃屬于優良的干果樹種,適合農戶發展,但是并非適合所有農戶發展,也并非適合所有地區栽植,也不是一栽植就沒事,品種對路、因地制宜、合理規劃、科學管理、綜合利用是今后核桃發展的主要途徑,也是有效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