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日嬌
(廣東省豐順縣農作物病蟲測報和植物檢疫站,廣東豐順514300)
如今隨著綠色可持續發展理念逐漸深入人心,在茶葉生產種植方面,生態化茶園管理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歡迎。所謂生態茶園,簡單來說就是日常管理多采用一些綠水無污染的管理技術,在保證了茶園生產產量的同時,還能夠減少茶葉種植污染,生產出更多綠水無污染的茶葉,因此更加受到市場歡迎,有助于提升茶農種植收入。
從當前茶葉種植園發展現狀來看,很多都是選擇在山區進行茶園建設,并進行茶葉種植。然而由于山區以往林木砍伐較為嚴重,當前雖進行了及時的補種,但綠植均為新種,以幼樹為主,導致山區水土流失加重,然而由于茶樹本身鎖水能力比較弱,在日常生長過程中,難以抵擋水土流失的速度,最終對茶園生產效益帶來了非常嚴重的影響。另一方面,在一些以茶葉種植為主的地區,茶葉可以說是一項非常重要的經濟收入來源,一些農民缺乏長遠發展目光,一味追求種植利益最大化,為了提高茶葉的產量增加收入,在種植過程中使用了大量的農藥化肥等化學產品,雖然在短時間內起到了良好的防病蟲害及高產效果,但長此以往,不僅導致茶葉本身化肥農藥殘留嚴重超標,威脅人們身體健康。同時殘留的農藥化肥對于茶園土壤也帶來了非常嚴重的破壞,對于周圍自然生態環境也造成了一定的污染,導致病蟲害抗藥性增強,增加了后續茶葉病蟲害防治的難度。基于此,有必要進一步加強生態茶園管理,引入一些綠水無污染的茶園技術,從而既能夠保證茶葉生產食品安全,又能夠提高茶葉產量,推動茶葉種植產業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
茶園土壤的土質優劣將能夠對產業生產種植產量有著直接的影響,在開展生態茶園土壤管理時,主要目的是有效的保留土壤水分于養分,避免造成水土流失,影響茶葉正常生長。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可以將草鋪于茶園的行艦,還可以采用套種方式,完成綠肥的覆蓋,在實際進行茶園鋪草時,主要選擇合理的時間,最好在雨季來臨前進行,選擇鋪草的茶樹最好是幼茶樹。另一方面,還應做好茶園土壤的合理耕種,及時做好松土,提高土壤的透氣性,還能夠加快土壤的熟化速度,更有助于茶樹根系的更新生長,茶樹耕種深度可控制在30cm左右,每間隔一年耕一次,如有必要,還可以在茶樹土壤中認為放置一些蚯蚓,借助蚯蚓活動,更好的疏松土壤,提升土壤肥沃度,給予茶樹充分的養分供應。
在生態茶園經營管理中,做好施肥技術的實施也非常重要,茶樹施肥主要包含兩種,分別是施基肥和追肥,同時對化肥使用要求比較嚴格,通常以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從而確保土壤中礦物質、營養元素得到及時的供應。在施有機肥時,可以選擇農家肥、秸稈、雜草腐殖物,化肥最好采用茶葉專用肥、生物鉀肥、礦物磷肥等綠色化肥,在使用化肥時,必須要深施,有助于提升化肥利用率,防止肥料殘留造成污染。做好有機肥與化肥的養分比例控制,一般在7:3以內。基肥深施后,應根據茶樹生長情況,做好追肥處理,不斷的補充茶樹所需要的營養元素。
在進行茶樹病蟲害防治時,可以采用“黑光燈”進行害蟲滅殺,每臺黑光燈有效害蟲滅殺范圍為2.3hm2。在生產淡季時,可以采用將石硫合劑進行茶園的全面噴施,在這一過程中應注意區分茶園的生長狀態,合理選擇噴施藥的濃度:若茶園已經投入生產,應噴灑0.3至0.5Be石硫合劑140 ~160 倍液;若茶園仍很多都是幼苗,應降低濃度,可噴灑0.1~0.3Be 石硫合劑190~210 倍液。除此之外,還可以采用一些綠水無污染的生物農藥進行茶葉病蟲害防治,比如可以采用蘇云金桿菌(Bt)綠色農藥,經過多年的實踐表明,蘇云金桿菌農藥能夠對蠶食茶樹樹葉的鱗翅類(蛾和蝶)幼蟲,如卷葉蛾等進行有效的控制,當前在實際的防治工作中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取得了相當令人滿意的成果。與此同時,針對茶小綠葉蟬、黑刺粉虱等害蟲的防治,還可以基于不同的害蟲嗎,選擇針對性的干擾素進行滅殺,這些干擾素一般能夠對害蟲生殖系統造成嚴重的危害,干擾其正常的交配,通過采用該類綠色農藥,能從根本上解決此類害蟲所帶來的問題,能夠有效提升茶葉種植產量。
相較于普通的茶園,生態茶園在種植管理方面,更加注重保護茶園種植生態環境,通過采用綠色化的種植技術,減少農藥化肥的使用量,提高化肥利用率,避免造成過量農藥化肥殘留,污染周圍環境,在病蟲害方式上,以綠色無污染的防治技術為主,比如黑光燈的滅殺等,從而在提升茶園種植產量的同時,降低對茶園環境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