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亳州市農業科學研究院,安徽 亳州233600)
我國是人口大國,人們對糧食的需求量比較大,玉米是我國的主要農作物之一,在食用、釀酒等方面都有突出的表現,玉米產量和質量勢必會影響人們的需求以及國家經濟的發展。為了提高玉米的產量和質量必須要采取科學的施肥技術,同時在施肥過程中還應該堅持科學性和針對性的原則,避免浪費,最大程度的利用肥料資源。
經過多年的研究發現,玉米高產施肥技術主要分為兩種。首先,最大潛力施肥技術;其次,目標產量施肥技術。采取何種施肥技術需要結合施肥量來選擇。玉米的產量、質量與品種和土壤條件有直接的關系,同時也受到施肥技術的影響。最大潛力施肥技術就是以提高玉米的產量為目標,通過增加施肥量來提高玉米的產量,但是該項技術的缺點就是前期的投資比較大。目標施肥技術就需要種植人員對玉米的產量有個設定,結合玉米生長的實際需要來選擇施肥量。一般情況下,許多種植戶都會選擇使用最少的肥料來獲得最大的經濟收益的肥料施肥方式。此外,還可以使用高產施肥技術,該技術的主要優點就是能夠保證土壤的能量發揮出來,在投入較少的肥料的同時創造更高的產量價值。
玉米在施肥的過程中需要綜合考慮多方面的因素,其中就包括土壤、雨水情況、氣候條件、工作方式等。通過科學的測土配方施肥能夠提高土壤的肥力,結合玉米的品種和生長的特點制定科學的施肥方案,結合土壤的實際需要選擇適合的肥料,避免盲目使用肥料。不進行測土配方施肥的話,不能了解土地中哪種元素多,哪種元素少,不能采取科學的施肥方式,不但達不到施肥的效果,反而增加了施肥的成本。
玉米生長階段不同,對養分的需求也存在差異性。玉米在成長的過程中不僅需要鐵和鋅等微量元素,同時也需要氮磷鉀等生長元素。相關的研究表明,玉米對氮磷鉀的需求比例大約為2:1:2。此外,玉米不同的生長階段對養分的吸收情況也存在差異性,從玉米到拔節期,對養分的需求是最敏感的時期,對氮元素的需求量約占總需求量的14%,對氧化鉀的需求量約占20%,在該時期注意對氮元素和磷元素的補充,通過科學的施肥技術能夠促進玉米根系的生長,為提高玉米的產量奠定基礎。其次,從拔節期到開花期是玉米需求養分的關鍵時期,此時期玉米對養分的需求量是最大的。玉米對氮元素的需求量約占總量的64%,對鉀元素的需求量也比較高,在該時期必須結合玉米的實際生長情況滿足玉米的各種養分的需求,促進玉米產量和質量的提升。在玉米開花期到灌漿時期,玉米所需要的養分不斷的下降,這個時期一定要科學的控制好施肥量。
4.1.1 施用基肥
玉米生長的過程中一定要施足基肥。在玉米播種之前施入的肥料被稱為基肥,需要種植方式和工作方式來選擇具體的施肥量和施肥方式。現階段,我國最為常見的基肥施用方式為撒施、穴施和條施。科學的施肥方式能夠保證玉米充分的吸收肥料。可以將磷肥和氮肥作為基肥,基肥主要使用的是有機肥料,結合土壤的肥力選擇具體的施肥量,不斷改善土壤的結構和土壤的肥力。需要注意的是在施肥的過程中,必須要保證施肥的深度符合相關的標準。
4.1.2 施用種肥
種肥在玉米生長中起著關鍵的作用,不僅提高玉米種子的發芽率,同時促進幼苗的生長和玉米的材料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在一般情況下,種肥選擇速效肥,種肥能夠為玉米的生長提供充足的氮磷鉀元素和微量元素。如果選擇氮肥作為種肥的話,需要結合肥料的實際情況來選擇施肥方式。如果選擇磷肥和鉀肥配合使用的話,能夠提高土壤的肥力,實現增產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在施用種肥的過程中應該結合土壤的肥力和基肥的使用情況來確定具體的施肥量。如果基肥施入過多的話,可以適當減少種肥的使用量。如果基肥的施用量比較少的話,可以結合玉米生長的實際情況適當的追加種肥。
4.1.3 追肥
追肥對玉米的生長很關鍵,玉米在成長階段所使用的肥料叫做追肥,追肥的關鍵時期在玉米地拔節期到孕穗期,在一般情況下,可以施入一定量的硝酸氨或者是尿素,為促進玉米的高產奠定基礎。在拔節期間施肥的話,結合基肥的施用量來選擇具體的追肥料。在玉米孕穗期追肥的話,使用一定量的硝酸胺或者是尿素,能夠有效的緩解小穗的退化。
4.1.4 施用生物菌肥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和人們對玉米種植業的重視程度的提升,生物菌肥在玉米種植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生物菌肥中含有大量的腐殖酸和各種微量元素,科學的施用生物肥料能夠節約其他肥料的使用量,還能夠為玉米的生長提供各種微量元素,為玉米的產量和質量的提升奠定基礎。在玉米任何生長階段都可以使用生物菌肥。
為提高玉米的產量和質量,應該遵循玉米種植高產施肥技術的基礎之上選擇科學的施肥方式,可以多施有機肥,有機肥料中含有大量的有機物和微生物,能夠改善土壤的肥力和土壤的物理特征,促進玉米的高產。在生長的過程中對氮肥的需求量比較穩定,必須采取科學的使用方式,不斷提高氮肥的利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