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偉
(黑龍江省紅衛農場林業科,黑龍江饒河156322)
林業資源是我國國民經濟建設中的一項重要的基礎性資源,可為國民經濟的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資源保障。當然,只有在做好林業資源保護工作的基礎上,才能保證林業資源不受到嚴重損失,使林業資源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地位更加鞏固和提高。林業資源不僅具有經濟價值,而且更有著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的重要作用。在林業資源中,有防風林、固沙林等功能性林木,起到了緩解風沙、減輕災害的作用。另外,森林還可以涵養水源,制造氧氣,吸納廢氣等,使我們的環境質量更加清新宜人,更適合人類的生存。而對于林業領域來說,林業資源是其經濟發展的基礎,只有做好林業資源保護工作,才能使林業資源這個基礎更加雄厚,對經濟發展的支撐力度也越大。基于此,必須不斷加強對林業資源的保護與管理,并合理地開發和利用林業資源,才能促進林業資源的可持續發展,為國民經濟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在林業資源保護中,要采取保護與造林同步發展的戰略,一是要合理開發利用,二是要加快造林進程,不僅保證林業資源不再縮減,還應使其不斷擴大,真正實現林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
林業資源對于我國來說,是一種緊缺的資源,森林狀況調查的相關數據表明,在我國的廣大的國土面積中,只有16%覆蓋著綠色的森林資源,與國外一些國家相比,真是少得可憐。在市場經濟的初期,一些地區為了眼前經濟利益的需要,對林業資源過度采伐,而且采伐后的恢復工作沒有跟上,使林業資源大面積減少,如今可供采伐利用的林業資源少之又少,已經無力支撐當地經濟發展的需要。林業資源保護面臨的形勢十分嚴峻,主要存在著以下問題:一是林業資源發展的水平比較低,無法滿足經濟發展的需求,因此,林業資源保護工作任務繁重,林業保護工作者必須付出更多的努力。二是林業資源發展不平衡,有的地方林業資源比較充足,有的地方林業資源匱乏,需要統籌推進,協調發展。三是各地的林齡結構不合理,使林業資源的利用陷于瓶頸狀態。由于近些年來加大了林業資源恢復工作,使得絕大多數的林木還處于生長狀態,未到成材和采伐要求。
林業管理部門應在提高自身對林業資源保護與管理工作認識的同時,積極利用各種宣傳工具,加強對林業資源重要性的宣傳,為林業資源保護與管理工作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要通過宣傳,使廣大人民群眾認識到,林業資源保護既是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也是人類生存的需要,保護森林,就是保護人類自己。在提高認識的同時,自覺遵守森林資源保護的法律法規,做到不毀一棵,不傷一片林。同時,號召全社會都參與到林業資源保護中來,為林業資源保護做出各自的貢獻。各級領導應在提高思想認識的同時,積極為林業資源保護工作創造良好的條件。對林業資源保護工作給予適當的資金支持、政策支持,為林業資源保護配備充足的人力和物力,加強對林業資源保護工作的監督和檢查,進一步加大林業資源保護工作力度,使林業資源在保護中得到可持續發展。
各地林業資源保護部門應加強對林業資源情況的調查工作,把自己的家底摸清,明確林業資源在數量上、品種上、可利用率上的具體情況,在進行認真分析基礎上科學制定林業資源保護工作規劃,并在工作中使規劃更加完善。按照林業經濟發展的總要求,加強對林業資源的保護與管理,同時合理地開發,適度利用林業資源,為經濟的發展提供切實保障。要在規劃中進一步確定,必須遵照保護與利用相結合的原則,在開發利用的同時,重視林業資源的營造。木材采伐量有多少,造林的數量就要有多少,造林數量甚至應多于采伐量,實現林業資源面積的不斷擴大。
制度化與規范化是做好林業資源保護工作的保證,林業管理部門應根據工作實際,完善各項工作制度,用制度化的管理手段,實現工作的規范化,促進林業資源保護工作的順利開展。在制度的建立過程中,應緊密聯系工作實際,使各項制度更加科學,既涵蓋工作的各方面,也更具可執行性。比如,應制定林業資源保護與管理制度、工作責任追究制度、林業資源調查制度、林業資源利用制度、考核制度、激勵制度等等,使林業管理部門的各項工作都有章可循,有規可依,真正實現制度化的管理,從而使林業資源管理工作形成標準化、規范化的良好局面。在各項制度建立之后,應嚴格執行,不能只是掛在墻上,走走形式,使制度形成虛設。
合理利用林業資源,才能切實保護林業資源。林業領域應積極調整優化林業經濟結構,多渠道發展經濟,不能僅僅局限于林業資源來發展經濟。有條件的地方,應合理利用閑置土地,開展農業生產。還可以利用區域內的其它資源發展經濟,比如水資源、山貨資源等,開展蘑菇、木耳養殖產業等。另外,還應積極挖掘現有林業資源,在合理利用、科學規劃的基礎上發展林業旅游業。應在經濟發展中,逐步淘汰技術落后、浪費資源、環境污染嚴重的企業,積極開發經濟價值高、發展前景廣闊的產業,使林業經濟水平得以進一步提高。
積極控制森林火災和林業病蟲害是林業管理部門的重要工作任務,應提高對森林防火和病蟲害防治的認識,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堅決遏制火災及病蟲害對林業資源的威脅。要采取封山保護措施,加強對進入林區人員及車輛的檢查,禁止非必要的人員和車輛進入林區,進入林區的人員一律不準攜帶明火。提倡文明祭祀,禁止在林區燒紙。加強森林防火救援隊伍建設,不斷完善救援預案,定期進行救援演練。同時,加強對林業病蟲害的監測與預報,對病蟲害的動態進行準確分析與判斷。在病蟲害發生后,要積極采取人工除蟲,天敵捕蟲,藥物殺蟲等措施,減輕病蟲害對林業資源的威脅。
為了促進林業經濟的發展及生態文明建設,林業管理部門應加強對林業資源的保護與管理,以確保林業資源可持續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