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宏強
(甘肅省涇川縣畜牧獸醫局窯店工作站,甘肅涇川744308)
每年晚秋和早春季節是豬裂蹄病的高發期,主要是豬的品種,物理性因素、飼料成分和病菌感染等原因導致發病。該病對豬的生長產生了一定影響,病情較輕時會影響到豬的正常進食,如果病情較嚴重,很有可能會出現死亡的情況,所以養殖戶要引起足夠重視,加強疾病預防和治療,為豬生長創建出良好環境,減少病菌的影響,減少養殖戶的經濟損失。
進入到秋季,溫度會大幅度下降,導致豬圈的環境比較干燥,豬會出現凍傷的情況,是裂蹄病發生重要原因。根據調查顯示,在秋季,豬裂蹄病發病率是最高的。在長距離的運輸中,豬會受到驚嚇導致跛行,卸車的時候由于地面比較光滑,再加上豬的體重較大,豬在摔倒后會造成懸蹄撕裂,而出現感染。另外裂蹄病和豬的品種還有一定關系,多發于大約克夏、長白、杜洛克和漢普夏等品種。雖然有的豬品種優良,肉質非常好,在市場上需求量較大,價格較高,但是患病幾率卻比較高,所以要全面考慮來選擇豬的品種。通過實際觀察發現,地方豬種和外來品種雜交的后代豬,發病率相對較低。在了解了發病原因之后,在此基礎上進行防控,這樣效果會更好,大大降低了疾病發生率。
從目前的飼料情況來看,其中的鈣、磷成分比例不合理,容易造成豬蹄底裂。如果豬的飼料中缺硒,會出現足變形、脫毛、關節炎等情況,影響到健康成長。缺鋅會使得蹄底裂或者側裂。缺少維生素D會引發軟骨病、肢蹄不正和關節炎腫脹等,豬在站立的時候,肢蹄存在受力不均衡的情況,容易引發裂蹄。尤其是集約化密閉飼料,由于營養成分不足,所以患病幾率會更高。病菌感染也會引發豬裂蹄病,例如病毒、細菌等。慢性豬丹毒會造成關節炎,如果豬圈長期不進行豬丹毒免疫,就會出現病毒擴散的情況。另外鏈球菌、巴氏桿菌也是裂蹄病的原因。
豬圈是豬生長的場所,在建設的時要進行合理設計,才能滿足實際需求。圈內的水泥和磚鋪地面不能太粗糙,要進行磨平處理,但是也不能太光滑,否則豬會出現滑倒的情況,要有效去控制豬圈內的平整度。在秋季時,水泥地面溫度比較低,因此在上面要鋪干草和細沙,可以起到保溫的作用。同時要定期進行消毒,防止病毒的滋生,保持豬圈內良好衛生條件。食槽、欄桿、隔墻的很多地方都比較尖銳,所以要磨平,否則會對豬造成損傷,一定要對此特別注意。為了便于飼養,豬圈一般都是密封性的,導致內部環境質量較差。在晴朗的天氣內,可以讓豬在戶外活動,有利于維生素D的合成,保證健康生長。豬圈建設要進行綜合考慮,尤其是細節方面,必須要處理好,才能為豬生長提供良好的條件。
在給豬飼喂時,一定要確保飼料營養成分的均衡性,確保礦物質、維生素的供給量。在飼料中添加生物素,比例要控制在合理范圍之內,對預防裂蹄病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如果出現了病情,生物素的添加可以適當加量,一個月之后,根據豬的實際情況適當減量或者停止。養殖戶要定期檢查豬的蹄殼表面,如果發現很干燥,就要涂凡士林或者植物油,通常情況下,每隔三天涂一次,可以有效預防干裂。在豬場內設置腳浴池,放在豬經常活動的地方,在池內的水中添加0.1%的福爾馬林溶液,可以進行有效殺菌。對于發生裂蹄的豬,只通過殺菌是不行的,還要用氧化鋅軟膏來治療,才能實現有效預防。裂蹄病會引發病菌傳染,在發生之后要及時進行處理,否則會擴大感染范圍,不僅增加了治療的難度,而且會給養殖戶帶來經濟損失。
一是在飼料中添加藥物。在飼料中添加生物素,要進行充分的攪拌,還可以添加脂肪粉和豆油,同樣可以起到治療裂蹄病的效果。無論添加什么成分,都需要注意比例,過大過小都會影響治療效果,所以要對添加比例進行有效控制。發病豬每天可以喂一斤胡蘿卜,在飼料中添加1%的脂肪,對于病情恢復是非常有利的。二是藥物治療。對于干裂的蹄殼,每天涂抹1-2次魚肝油,對蹄殼進行滋潤。如果發現有炎癥,應該及時的消毒,在必要的情況下,可以注射抗生素。在繼發感染時,先要將感染部位清洗干凈,涂上碘酒,再撒上血竭粉,最后用燒紅的洛鐵在表面輕輕熨烙,熔化之后就會形成一層保護膜。三是物理治療。病豬不能久臥,要強迫站立、活動,可以防止繼發肌肉風濕,保證豬的健康生長。
對豬秋季裂蹄病進行了全面的論述,清楚的了解到發病原因、預防措施和治療方法,對于養殖活動開展具有重要意義。裂蹄病一直是養豬過程中令人頭疼的問題,所以要加強研究,對疾病有更加深刻的認識,便于更好的進行治療。豬裂蹄病的防控要從多個方面入手去做,為豬健康生長提供可靠的保障,減少養殖戶的損失害,確保經濟效益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