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麗新
(蒼梧縣獅寨鎮水產畜牧獸醫站,廣西蒼梧 543112)
林下放養山羊優勢明顯,不僅能夠充分的利用林下灌木和雜草,同時能夠促進林業和畜牧業的發展。在林下放養山羊的過程中經常出現一些問題引發山羊死亡,本文主要闡述了放養山羊常見死亡病的診治與預防。
1.1.1 癥狀
羔羊在運動后突然死亡,體溫正常,心跳加快,呼吸困難,呼吸急促,愛你死前肌肉震顫,四肢痙攣。
1.1.2 診治與預防
對病死羔羊進行剖檢會發現,羔羊四肢骨骼肌呈蒼白色,同時在肌肉內部有白色小點或者白色條紋。經過實驗室診斷之后發現沒有病原菌的話,就能診斷為該疾病。采取肌肉注射治療該病,注射亞硒酸鈉溶液,每只羔羊注射兩毫升。此外,還應該采取預防的措施,通過補充營養液加強羔羊的抵抗能力,再飼料中添加一定量的維生素心里E來補充微量元素。
1.2.1 癥狀
母羊產后癱瘓的主要癥狀就是產下羔羊的當天或者幾天之后不能站立,不愿進食,導致營養不良。
1.2.2 診治與預防
結合母羊的癥狀和臨床表現可以確診該病。主要的治療方法如下所述,使用一定量的葡萄糖酸鈣注射溶液,每次注射50~150 毫升。使用一定量的醋酸氫化潑尼松注射液,每次注射250 毫克。此外,為降低該疾病的發生,母羊在懷孕期間應該重視營養補充,如補充微量元素維生素等,或者全面喂養精料。
2.1.1 癥狀
該疾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都比較高能達到100%。主要臨床癥狀為體溫升高到41 度,食欲下降,嚴重脫水,咳嗽、呼吸異常等,呼出的氣體有臭味,在舌頭等部位出現壞死病灶。
2.1.2 診治與預防
該病是一種傳染性疾病,傳播能力非常的強,一旦發生疫情必須及時上報,采取及時的撲殺方式避免疫情的蔓延。為了預防該疾病,在每年的春季和秋季注射疫苗。
2.2.1 癥狀
該病的主要癥狀是癢病羊全身皮膚出現丘疹、膿皰等,一旦患病,死亡率達100%。
2.2.2 診治與預防
該疾病是重要的傳染性疾病,一旦發現,必須及時上報,同時采取撲殺的方式避免疫情的擴散。為了更好的預防該疾病,每年對羊進行免疫注射羊痘弱毒疫苗,或者使用生理鹽水進行注射,每只羊注射0.5 毫升。
2.3.1 癥狀
該疾病很容易發生在運輸回來的羊群中,尤其在擁擠和潮濕的環境中很容易發病,該疾病主要癥狀為高、熱咳嗽和流鼻涕等。
2.3.2 診治與和預防
經過實驗室診斷確診為該疾病。通過注射藥物治療該病,可以肌肉注射一定量的強力霉素和泰樂霉素等藥物,通過預防的方式也能夠降低該疾病的發生,可以使用山羊傳染性胸膜肺炎氫氧化鋁苗注射。
2.4.1 癥狀
該疾病的主要癥狀是有的健康羊突然叫幾聲后死亡,同時出現呼吸困難、腹瀉等癥狀。
2.4.2 診治和預防
經過臨床病癥和診斷可以確定該疾病。可以每年兩次注射羊三聯四防苗,能夠良好的預防羊梭菌病。1 月齡以上的羔羊全群免疫,剛出生的羔羊達到一個月齡之后要進行補免。
2.5.1 癥狀
三月齡到6 月齡的羔羊很容易患該疾病,主要的癥狀為羔羊口唇部位出現丘疹、膿瘡或潰瘍,如果不及時治療的話很容易導致羔羊死亡。
2.5.2 診治和預防
使用濃度的高錳酸鉀對患部進行清洗,然后噴灑一定量的碘甘油,一天使用兩次,連續使用5天。為更好的預防該疾病,每年可以進行疫苗免疫接種。
2.6.1 臨床癥狀
該疾病的主要臨床癥狀為病羊單眼或者雙眼紅、腫、熱、痛,嚴重的話可能導致失明。
2.6.2 診治與預防
每天使用一定量的硼砂水清洗眼部,之后擦拭是金霉素軟膏,每天兩次,連續使用三天。為更好的預防該疾病,發現病羊,及時的隔離。
2.7.1 癥狀
疾病的主要癥狀為發熱和咳嗽等,該可能出現呼吸異常困難。
2.7.2 診治和預防
通過肌肉注射磺胺類藥物或者是青霉素可以治療該疾病,每天注射一次到兩次,連續使用三天。
3.1.1 臨床癥狀該疾病的臨床癥狀為發炎、脫毛和消瘦等。
3.1.2 診治與預防
為更好的預防該疾病,可以每年兩次注射長效伊維菌素注射液。
3.2.1 臨床癥狀
該病的主要臨床癥狀為病羊體格消瘦、采食正常,糞便帶血呈暗黑色,水樣腹瀉。
3.2.2 整治和預防
為了更好的預防該疾病,可以對病羊進行驅蟲處理,同時對驅蟲期間的糞便進行堆積發酵。
4.1.1 癥狀
在采食大量玉米等精飼料之后的4 個小時到8 個小時之內發病,主要臨床表現為體溫升高、呼吸困難、心跳加速、肌肉痙攣等,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出現死亡。
4.1.2 診治和預防
為更好的治療該疾病,可以口服或者是靜脈注射一定量的碳酸氫鈉,或者進行胃部清洗。靜脈注射一定濃度的碳酸氫鈉注射液和葡萄糖生理鹽水。為更好的預防該疾病,應該重視對飼料的合理搭配,嚴格控制精飼料的喂量,每天喂養的精飼料次數不超過三次,同時對精飼料的具體用量作規定。
4.2.1 臨床癥狀
該疾病在中毒后期可能出現呼吸困難、痙攣和缺氧致死的癥狀。
4.2.2 診治與預防
為更好的治療該疾病,采取及早發現及早治療的措施,加強對滅鼠藥的保管和使用,保證人和動物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