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漢添
歷史上很多名人愛喝湯,并流傳出很多逸聞趣事,這些湯在歷史上留名,不僅僅是因為味道好,還對健康有益。
左宗棠愛喝莼菜湯? ? 清末閩浙總督左宗棠在調任新疆軍務大臣后,他時不時想念當年在杭州喝過的莼菜湯。浙江富商胡雪巖得知后,便用紡綢一匹,將新鮮莼菜逐片壓平夾在里面,托人帶到新疆。莼菜有清熱解毒、利水消腫的作用,較適合體質偏熱的人群(如有咽喉腫痛、小便不利等);同時,莼菜湯還有護肝作用,對于脂肪肝病人較為適合。整個湯偏寒性,所以一般人群不能經常飲用。
李鴻章每天喝碗母雞湯? ? 晚清重臣李鴻章活到79歲,算是長壽了,據說他每天要喝一碗用兩只老母雞熬成的雞湯。很多人認為雞湯是大補,其實雞湯里的營養物質很有限,從實驗數據上看,湯里所含的蛋白質僅為雞肉的7%左右。因此,最健康的吃法,應該是主要吃雞肉,湯只是調味。
孫中山自創四物湯? ? 孫中山先生既是一位革命家,也是一位醫學家。他不僅擅長西醫,對中醫學及飲食營養等方面也有研究。他自創的四物湯是很好的食療良方。將黃花菜、木耳、豆腐、豆芽放在一起煲湯即成。此湯適合三高人群和熱性體質(如有咽喉腫痛、小便不利、大便干結、經常上火等)的人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