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憲利
摘 要:近年來,漢壽縣葡萄產業發展迅速,但與發達地區比較,漢壽縣葡萄產業化水平還存在較大差距。為加快發展葡萄產業,提高市場競爭力,本文以漢壽葡萄產業為切入點,就漢壽葡萄產業的發展現狀及存在問題作一簡要分析,找出解決的對策。
關鍵詞:葡萄;產業;發展
一、漢壽縣葡萄產業發展的現狀
(一)產業基礎好,發展潛力大
漢壽縣,地處雪峰山脈向洞庭湖平原過渡地帶,土地肥沃、農業發達,素有“魚米之鄉”之美譽。
多年來,漢壽縣農業轉型升級不斷加快。主要致力于優化農業產業結構,推動現代農業在轉型升級中再上臺階。而最具代表的是辰陽街道木橋葡萄示范基地,是出產“小蜜蜂”品牌葡萄的綠色生態果園,占地面積70畝。這是一個出產品牌葡萄的縣級科普示范基地,同時也是漢壽縣三高園藝研究所的一個集生產、科研和旅游于一體的葡萄種植基地。是漢壽縣重點扶持的省級綠色食品水果基地。這里出產的葡萄系列產品,被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認證為“綠色食品”,全部是設施栽培,種植管理的科技含量比較高,包含了許多獨創技術。其中,獲縣級以上優質葡萄評比獎及成果獎共9項。因此,發展葡萄產業具有一定的區位優勢和品牌優勢。
(二)市場需求旺,開發空間大
葡萄功能獨特,具有促進消化、增強食欲等功效,越來越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不可替代的食、藥兩用產品。葡萄產業的發展一方面滿足了人們對生活質量的需求,另一方面增加了農民的收入,給農民帶來了實惠,特別是規模經營和專業化生產,效益更加明顯。
(三)扶持力度大,經濟效益高
漢壽葡萄種植實施了種植規模化、操作規范化、栽培設施化、生產標準化、產品優質化、經營品牌化。在本土葡萄種植專家的帶領下,該縣每年都不遺余力地引進推廣新品種、實施標準化生產提高葡萄品質。在過去不到10年時間里,全縣就引進了30多個新品種,并針對引進葡萄品種多、主栽品種不突出、影響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實際情況,在主栽品種的篩選上,重點發展歐亞種和歐美雜交的早熟優新品種,先后推廣了藤稔、香玉、黃蜜等多個具有規模生產能力的新品種,新品種覆蓋率達95%。
漢壽葡萄產業能夠得到良性發展,還離不開設施栽培。通過率先試驗并成功推廣簡易連棟設施栽培技術,一方面,提高了農業抗自然風險的能力,弱化了自然災害給葡萄生產帶來的影響,使得葡萄可以提早20d上市銷售,增強了該鎮葡萄的市場競爭力;另一方面,葡萄的產銷季節從每年的五月持續到七八月,使得原本不適合漢壽種植的品種結出了高質量的果實,以前只能賣2元/斤的葡萄賣出了8元/斤的高價。
二、漢壽縣葡萄產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葡萄種植技術管理不到位,品質產量相對不高
經調查,在大部分葡萄種植戶種植培育過程中,沒有按照規范的栽培定植技術標準進行管理撫育,規范操作和標準化生產意識不強。如施肥技術不規范,造成葡萄所需要的磷、氮、鉀搭配不合理;冬季埋土、春季上架等田間管理不到位,影響葡萄正常生長。在調查中,走訪了桂花村“巨峰”葡萄種植“建設”基地,了解到該基地種植規模達180畝,因栽培管理技術等各方面不到位,造成葡萄產量低下、品質不高、果實大小不均,給葡萄銷售造成困難,導致連年虧損。
(二)葡萄的貯藏、保鮮、加工等工藝相對缺乏,產業鏈較短
目前漢壽縣所生產的葡萄缺少葡萄產業的延伸發展,如桂花村種植戶對鮮食葡萄貯藏和保鮮的條件和技術就比較缺乏。據了解,有關部門正準備開展和推廣貯藏和保鮮技術,而對葡萄的加工則仍屬空白,沒有一家葡萄產品深加工的企業。
(三)市場化、組織化程度較低
由于缺少高效的服務支撐體系,不能形成產業合力,競爭能力較差?,F有的葡萄合作社沒有充分發揮應有的作用。據調查,大部分種植戶直接把葡萄散裝銷往常德本地,未能有效的開發周邊等大市場,容易造成市場飽和,影響經濟效益。
(四)葡萄全產業鏈建設發展不到位
漢壽一些農戶的葡萄銷售還處于“初級階段”,僅為鮮食品種,但隨著種植面積的不斷擴大,葡萄的深加工亟須擺上議事日程。
(五)品牌建設管理認識不到位
目前各大基地都建立了產品品牌,云葡萄、巨峰葡萄、小蜜蜂葡萄等等,各種植戶打出大大小小的葡萄品牌有十多個,有的一個鎮就有好幾個,品牌比較雜亂,雜而多的品牌反而削弱了漢壽葡萄的市場知名度,影響了各自產品的競爭力。
三、漢壽縣葡萄產業發展對策
(一)加大資金投入,促使葡萄產業躍上新臺階
發展葡萄產業需要大量資金投入,特別是擴建基地建設時的投入很大。為此,要拓寬思路,多管齊下,通過爭取國家政府資金、鼓勵工商資本投入等多種辦法來增加資金來源。國家資金投入可通過爭取農業產業化項目、農業新技術項目等多種渠道獲得。在國家資金投入的引導下,努力動員工商企業加大資金投入,參與葡萄基地建設。基地建成后可將投入資金作為股金承包給種植戶,承包戶以勞動力、技術入股,利潤按投入資金、技術、勞動力等進行分配。這樣既保證葡萄基地有比較充裕的建設資金,促使基地按現代化要求建設,又能使基地投資者和承包者形成利益共同體,確?;剡M行科學管理,保證高產出、高效益。
(二)搭建服務平臺,為葡萄產業發展提供技術保障
要借鑒先進地區種植栽培葡萄的經驗,建立自己的科研基地,進行科技攻關,包括新品種的培育、新技術的研究、先進設施的應用等,把基地建設成新品種的應用基地、現代設施示范基地、先進技術推廣基地等,從而帶動漢壽葡萄栽培在設施、品種和技術上躍上新水平。簡易大棚種植模式,由于成本投人比較低又比較實用,還將被長期應用,但從長遠趨勢考慮,必須要更新換代,大力推廣鋼架聯體大棚等先進設施栽培方式。漢壽葡萄從產業上堅持走優質、高效的差異化發展路子。要繼續加大優質品種的引種、栽培試驗、推廣力度,不斷選育更早熟或更晚熟的品種,加大保鮮儲存設備和技術的應用和推廣。
(三)發揮專業合作社等主體作用,提高市場化與組織化程度
加強品牌建設,提升經濟效益。目前各大基地都建立了產品品牌,品牌比較雜亂,影響了各自產品的競爭力。政府應加大引導整合的力度,堅持走無公害、綠色、有機葡萄的發展路子,制定漢壽地方標準,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主打“漢壽葡萄”牌,探索一條區域品牌發展的路子。
(四)與農業觀光園建設相結合,發展旅游觀光業
葡萄是藤本類作物,能結出不同形態及顏色的果實,其美化效果顯著,可觀賞性強,在現代觀光園建設中深受歡迎,因此在進一步發展葡萄產業時,要結合產業特點,搶抓現代農業觀光園建設的機遇,將葡萄園建成集旅游、休閑、賞景、采摘、購果于一體的旅游農業新區,帶動葡萄產業的發展。
(五)提高品牌意識,加強品牌戰略管理
品牌是產品質量、形象的綜合載體,產業優勢只有具體體現為品牌優勢,才能真正形成市場競爭優勢。漢壽應圍繞現代農業發展方向,大力調整優化農業產業結構,發展特色農業、休閑農業。通過依托和挖掘鄉村人文自然資源,積極發展各類生態旅游和休閑觀光農業。通過舉辦上述系列活動,加強葡萄的文化宣傳,擴大漢壽葡萄的知名度,進一步促進漢壽葡萄產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