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國英
率先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是新時代背景下蘇州市委以及市政府積極響應貫徹落實中央的重要部署,也是立足于蘇州的具體情況而做出的決策。為了進一步貫徹落實江蘇省、政府《關于實施農業現代化工程》的相關內容,加快實現蘇州市農業發展的腳步,保證蘇州市是整個江蘇省中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相關部門采取了一系統措施,并取得了突出成效。本文就率先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意義展開,分析了全面落實率先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的具體部署。
一、率先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意義
(一)率先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是中央賦予蘇州的重要使命
蘇州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是黨對農業農村工作的戰略方針。黨在十七屆五中全會中明確提出,國家在推進工業化與城鎮化發展的過程中還要推進農業現代化,從而為各地區農業的發展帶來新的方向。在“兩會”期間,中央政府提出江蘇要將自身的所具有的優勢完全發展出來,加大對現代農業的重視程度,努力在全國范圍內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江蘇省委與政府也重視農業現代化的發展,在相關工作意見中提出,要在2015年初步建立起農業現代化體系,蘇南等條件優越地區可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蘇州是社會經濟發展與城鄉一體化的首要實現地區,因而其可以為全省甚至全國農業現代化的發展提供相關經驗以供借鑒,其有能力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
(二)率先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是蘇州市的必然要求
蘇州市在“十一五”期間已經率先實現建設成功全面小康社會的目標,“十二五”期間是實現第二個率先的關鍵期。要率先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既是所有工作的重點同時也是難點所在。當下經濟社會的發展無論進入到何種階段,達到如何的水平,農業的戰略性與基礎性的地位必須堅持不動搖,而且也只能加強不可荒廢,因為缺乏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支持,就無法實現整個蘇州市的現代化。加快實現農業現代化,是實現城鄉生產要素組合優化以及城鄉協調發展的根本措施,也是將城鄉之間差距縮小、實現城鄉同步發展的根本途徑,更是實現社會和諧發展的基礎保證。蘇州市作為經濟較發達地區,而且江蘇省委、省政府為支持蘇州市城鄉發展也出臺了各種有幫助性的政策,因而蘇州市要在大力發展農業現代化基礎上,即保持住江南地區優美的自然風景不改變,又能夠展現和諧的現代文明,率先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為整個蘇州市城鄉一體化發展和率先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提供力量。
(三)率先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是加快農業轉型的迫切需求
截止到目前為止,蘇州市的農業發展已經取得了各項顯著的效果,發展水平高、科技含量高、服務質量高以及綜合收益高,其成功的探索出一條具有東部沿海發達地區特色的、發展農業現代化的有效道路,從而為接下來能夠深入探索、發展新時代農業現代化奠定深厚的基礎。但是蘇州市人多地少、資源短缺的矛盾還未得到解決,而且一時之間也不會將局勢扭轉,傳統農業發展的措施還是存在的,而且對農業現代化的發展有很大阻礙性,因而優化產業結構、轉變增長方式之路還需要很長時間,任務也很艱巨。蘇州農業要實現轉型升級,就必須提升傳統農業、大力支持發展新興農業、轉變發展方式,加大對農業的重視,將農業的多種功能發揮作用,強化“接二連三”,將現有的農業產業鏈予以延伸,體現生產保供、現代營銷、生態保護、觀光旅游、文化傳承等作用,依靠農業獲取更多的經濟收益,實現社會與生態效益更好的結合,以促進農業全面發展,保證農業增收穩定,農村發展更加和諧。
二、全面落實率先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的具體部署
蘇州市的各級黨委、黨政府需要將率先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放在戰略發展的優先位置,積極全面貫徹落實黨在農村的各項基本政策內容。蘇州市的各級黨委與政府要加大對農業現代化發展實際情況的關注度,而且要提供相關的支持,例如在政策方面、機制體制創新方面以及財政方面優先考慮,加大扶持力度,真正的將領導所具有的責任落實到實際。分管領導需要監督好具體的工作內容,保證農業現代化工作進程的落實,共同研究排除實現農業現代化道路上出現的各種新問題。以下就全面落實率先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的具體部署展開論述。
(一)加強組織領導
蘇州市積極成立率先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的相關小組,由小組中的人員負責統籌協調率先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道路上的各項重大事件。為了配合率先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的目標,各個區也設置了相應的組織隊伍,以便加強組織領導,保證農業現代化實現道路上各項工作協調推進。
(二)加大投入力度
立足于“三化同步”目標,貫徹“三個重點、三個確?!钡囊?,加大對農業發展的重視程度,以保證在“十二五”結束時,財政支持農業發展的幅度要比其他方面高出20個百分點。比如蘇州市政府成立了農業財政專項資金,確保的資金使用。各大金融機構也積極創新自身業務內容,讓農業融資有更多的渠道選擇。同時政府也積極鼓勵各大資本投入蘇州農業建設之中,以求實現農業投資多樣性。
(三)強化政策落實
對于中央政府與蘇州市政府所提出的各項發展農業現代化的政策,蘇州市政府積極貫徹落實,保證了強農惠農政策的實施,推動了農業現代化的發展。嚴格執行制度,對劃入耕地“紅線”保護范圍的,要求任何人都不可越過法律獨自占有使用;又比如政府堅持以工補農、以城帶鄉,把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放在了農村。
(四)實施監督考察
蘇州市委根據“率先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的目標,將這一任務劃分為若干個不同的任務,而后將這些任務分發給各個區,而且成立工作檢查考核制度,不定期對工作予以檢查,將結果進行通報。蘇州市各個地區并根據全市統一的戰略部署,總結工作內容,研究本地區具體工作方式,制定實施的細則,保證每一項工作都能夠落實。
(五)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蘇州市政府積極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走質量興農之路。堅持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實施質量興農戰略,加快推進農業由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夯實農業生產能力基礎,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構建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體系,積極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促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的有機銜接,推進“互聯網+現代農業”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不斷提高農業創新力、競爭力和全要素生產率,加快了農業現代化的實現。(作者單位:吳江區八坼街道辦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