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華梅

【摘要】 目的 探討孕晚期營養素攝入狀況對新生兒出生體重的影響。方法 1263例孕產婦及其新生兒, 對其孕晚期營養攝入情況進行調查, 分析孕晚期營養素攝入對新生兒出生體重的影響。結果 1263例孕婦年齡23~34歲, 平均年齡(27.1±3.2)歲;孕周38~40周, 平均孕周(39.3±0.5)周;分娩方式:陰道分娩1076例, 剖宮產187例;共娩出1263例新生兒, 均為活胎, 男637例, 女626例;體重2163~4118 g, 平均體重(3233.8±357.0)g;未發生產科并發癥及新生兒合并癥;低出生體重(LBW) 65例(5.15%)、正常體重(NW) 1105例(87.49%)、巨大兒(LBG) 93例(7.36%)。LBW新生兒、NW新生兒、LBG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纖維、維生素C(VC)、鐵、鋅攝入量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LBW新生兒、NW新生兒、LBG總熱量、維生素A(VA)、維生素B1(VB1)、葉酸、鈣攝入量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Logistic回歸分析顯示:孕晚期碳水化合物、蛋白質、鐵、鋅攝入不足是LBW發生的危險因素, 孕晚期碳水化合物、脂肪、鋅攝入過多是LBG發生的危險因素。結論 孕晚期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鐵、鋅的攝入與新生兒體重密切相關, 孕晚期應依據胎兒具體發育情況指導孕婦依據自身情況合理膳食, 減少LBW及LBG的發生。
【關鍵詞】 新生兒;體重;孕晚期;營養素攝入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10.015
【Abstract】 Objective ? To discuss the effect of nutrient intake in the third trimester of pregnancy on neonatal birth weight. Methods ? 1263 cases of pregnant women and their newborns were investigated for nutritional intake in the third trimester, and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birth weight of the newborns were analyzed. Results ?1263 pregnant women aged 23-34 years, with an average age of (27.1±3.2) years; 38-40 weeks of gestation, with an average gestational week of (39.3±0.5) weeks. Delivery modes: 1076 cases of vaginal delivery, and?187 cases of cesarean delivery. 1263 newborns were born alive, 637 males and 626 females, weighing 2163-4118 g, with an average weight of (3233.8±357.0) g. No obstetric complications and neonatal complications occurred, with 65 cases (5.15%) of low birth weight (LBW), 1105 cases (87.49%) of normal weight (NW) and 93 cases (7.36%) of large birth weight giant (LBG). Ther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intake of carbohydrate, fat, protein, fiber, vitamin C (VC), iron and zinc among LBW, NW and LBG newborns (P<0.05).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intake of total calories, vitamin A (VA), vitamin B1 (VB1), folate and calcium among LBW, NW and LBG newborns (P>0.05).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low intake of carbohydrate, protein, iron and zinc in late pregnancy were the risk factors of LBW, while the high intake of carbohydrate, fat and zinc in late pregnancy were the risk factors of LBG. Conclusion ? The intake of carbohydrates, fats, proteins, iron, and zinc in the third trimester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weight of the newborn. In the third trimester, the pregnant women should be guided to a reasonable diet according to their own situation, so as to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LBW and LBG.
【Key words】 Neonates; Weight; Third trimester of pregnancy; Nutrient intake
新生兒出生體重是反映胎兒生長發育及健康狀況的一項重要指標, 受外界環境、母體條件、胎盤功能等多種因素影響[1], 特別是母體營養狀況可直接影響胎兒生長發育及新生兒出生體重, 但孕晚期不同營養素攝入情況對新生兒出生體重的影響目前尚無定論。本文對2017年1月~2019年3月本院分娩的1263例孕產婦及其新生兒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 旨在探討孕晚期營養素攝入對新生兒體重的影響, 為孕晚期合理膳食計劃的制定提供依據。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月~2019年3月本院分娩、建檔的1263例孕產婦及其新生兒作為研究對象, 納入標準:自然受孕單胎初產婦, 足月分娩, 定期產檢, 有隨訪條件, 孕期未進行膳食干預, 認知、溝通正常, 本研究經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所有孕產婦知情同意。排除標準:重體力勞動等特殊職業孕產婦, 合并嚴重內科疾病、重要器官功能不全、代謝疾病、精神疾病、吸煙、飲酒孕婦, 有妊娠合并癥、新生兒合并畸形、資料不全者。
1. 2 調查方法
1. 2. 1 一般資料調查 從孕婦建檔隨訪至產后5 d, 結合病例資料對孕產婦年齡、身高、孕前體重、孕期體重變化、職業、孕次、產次、分娩孕周、分娩方式、是否合并產科并發癥及新生兒性別、出生體重、身長、Apgar評分、是否合并并發癥等進行調查。
1. 2. 2 膳食調查 在孕周30~39周采用24 h回顧法對孕產婦孕晚期膳食情況進行調查, 采用面對面方式指導孕婦回顧前1 d 24 h的食物攝入情況并填寫本院自制食物攝入調查表, 包括事物種類、攝入頻次及攝入量等;借助膳食分析軟件參照《食物成分表》計算孕婦孕晚期營養素攝入情況, 共調查3次計算平均值作為最終結果;以《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為標準對孕婦孕晚期營養素攝入情況進行評價。
1. 2. 3 分類 按照新生兒出生體重進行分析, 出生體重<2500 g為低出生體重(low birth weight, LBW), 2500 g≤出生體重<4000 g為正常體重(normal weight, NW), 出生體重≥4000 g為巨大兒(large birth weight Giant, LBG)。
1. 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多組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F檢驗;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 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孕婦及新生兒基本情況 1263例孕婦年齡23~34歲, 平均年齡(27.1±3.2)歲;孕周38~40周, 平均孕周(39.3±0.5)周;分娩方式:陰道分娩1076例, 剖宮產187例;共娩出1263例新生兒, 均為活胎, 男637例, 女626例;體重2163~4118 g, 平均體重(3233.8±357.0)g;未發生產科并發癥及新生兒合并癥;LBW 65例(5.15%)、NW 1105例(87.49%)、LBG 93例(7.36%)。
2. 2 單因素分析 LBW新生兒、NW新生兒、LBG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纖維、VC、鐵、鋅攝入量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LBW新生兒、NW新生兒、LBG總熱量、VA、VB1、葉酸、鈣攝入量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3 多因素分析 Logistic回歸分析顯示:孕晚期碳水化合物、蛋白質、鐵、鋅攝入不足是LBW發生的危險因素, 孕晚期碳水化合物、脂肪、鋅攝入過多是LBG發生的危險因素。見表2。
3 討論
近年來, 多數學者認為機體成年期健康狀況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生命早期的營養和發育的影響[2], 胎兒的營養主要依賴于母體供給, 母體營養情況不僅會對自身產生影響, 同時也會對胎兒生長發育產生直接影響, 是影響胎兒生長發育的關鍵因素之一。孕期合理飲食可為胎兒創建健康平臺, 孕婦自身營養不良不僅可導致流產、早產及胎兒畸形, 還可能引起胎兒生長過快或過慢, 影響出生體重及新生兒存活率, 同時也增加胎源性疾病, 影響其成年后身體健康[3, 4]。營養不良的胎兒在學齡期發生智力缺陷和相關神經精神疾病的風險高于正常體重胎兒[5]。隨著生活水平提升, 多數家屬及孕婦本身十分重視孕期營養, 但常常忽略了各營養素成分的攝入是否合理, 很難保證孕期營養均衡。有研究發現, 孕期體重增加<8 kg的孕婦娩出LBW的幾率高于孕期體重增加10.1~12.0 kg的孕婦[6], 提示孕期營養攝入對新生兒體重有一定影響。
本文結果顯示:孕晚期碳水化合物、蛋白質、鐵、鋅攝入不足是LBW發生的危險因素, 孕晚期碳水化合物、脂肪、鋅攝入過多是LBG發生的危險因素。分析原因可能為:①碳水化合物攝入不足, 母體不能獲得充足能量, 進而不能為胎兒提供生長發育必須的能量, 導致胎兒生長發育受限, 可能導致LBW的發生;而碳水化合物攝入過多, 會在體內進行儲存轉化的同時也為胎兒提供過剩的營養物質, 增加LBG發生率。②脂肪消化后轉變成脂肪酸, 是機體正常生理活動所必須的, 同時胎兒生長發育也需要脂肪酸的支持, 因此需保證足夠的攝入量, 攝入量不足會影響胎兒發育, 導致LBW;攝入過多則會導致營養過剩, 發生LBG。③蛋白質是胎兒必須的營養物質, 本研究顯示攝入不足會導致LBW, 而攝入量對LBG無影響, 因此孕晚期應保證足夠蛋白質攝入。④鐵是人體必須微量元素。妊娠期胎兒生長發育所需要的鐵主要通過胎盤從母體攝取。母體鐵攝入不足可能導致胎兒間接缺鐵, 增加了胎兒宮內發育遲緩、早產及LBW等的危險性, 嚴重時還可能危及胎兒生命[7], 因此孕期需保證充足鐵攝入。
⑤胚胎細胞分裂繁殖及器官發育需要各種酶, 后者的活性與鋅密切相關。缺鋅可導致孕婦流產, 還可導致胎兒生長發育遲緩甚至停止, 也增加了流產、先天性畸形的發生率, 特別是中樞神經系統畸形[8]。
綜上所述, 孕晚期三大營養物質及微量元素的攝入量均與新生兒體重密切相關, 孕晚期應依據胎兒具體發育情況指導孕婦依據自身情況合理膳食, 減少LBW及LBG的發生。
參考文獻
[1] 李珍娟, 申屠飛蘭. GDM患者妊娠期BMI增速與新生兒出生體重的相關性分析. 中國婦幼健康研究, 2019, 30(8):972-975.
[2] 楊萬里, 朱蕓, 奚杰, 等. 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異常孕婦妊娠中晚期控制體重增長對預防巨大兒發生的有效性分析. 上海醫學, 2019, 42(6):347-350.
[3] 隋敏, 鄒珺, 張秀枝. 妊娠中晚期膳食結構及心理狀態對新生兒出生體重的影響. 中國婦幼保健, 2014, 29(31):5055-5057.
[4] 吳岐珍, 王文玲, 周敏, 等. 孕期個體化營養指導對妊娠結局及新生兒出生體質量的影響. 中華婦幼臨床醫學雜志(電子版), 2014, 10(1):87-90.
[5] 王娜, 郝玲, 萬麗, 等. 足月新生兒血清抵抗素水平與胎兒生長發育和出生體重的關系. 中國醫學前沿雜志(電子版), 2016, 8(8):92-95.
[6] Hack M, Schluchter M, Cartar L, et al. Growth of 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 to age 20 years. Pediatrics, 2003, 112(1pt1): e30-38.
[7] 陳巧君. 血清鐵和維生素B_(12)指標引導治療及對妊娠結局的影響. 中國衛生檢驗雜志, 2018, 28(16):2021-2023.
[8] 劉佳, 胡泯, 張方芳. DOHaD營養監測對孕期合理營養、體質量控制及圍產兒結局的影響. 海南醫學, 2017, 28(19):3144-3147.
[收稿日期:2019-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