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麗燕 吳秋蘭 李湘琨

【摘要】 目的 探討初產婦產后護理中應用綜合康復護理的效果。方法 100例初產婦為研究對象, 根據給予的護理方式不同分為常規組和綜合組, 各50例。常規組產婦采用常規護理, 綜合組產婦采用綜合康復護理。對比兩組產婦不同時間段(第3、4、7、24天)的惡露排出量、惡露排凈時間、宮縮疼痛評分、泌乳量和產后出血情況。結果 綜合組產后第4、7、24天的惡露排出量分別為(34.16±0.43)、(22.25±0.28)、(13.54±0.32)ml, 少于常規組的(36.93±0.85)、(29.67±0.72)、(21.75±0.98)ml,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綜合組惡露排凈時間(36.62±1.67)d短于常規組的(49.97±1.29)d, 宮縮疼痛評分(4.16±0.76)分低于常規組的(6.83±1.86)分,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綜合組泌乳量優于常規組, 產后出血率2.00%低于常規組的14.00%,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給予初產婦產后綜合康復護理, 能夠有效增加泌乳量, 緩解其疼痛, 縮短惡露排凈時間, 減少惡露排出量, 降低產后出血率。
【關鍵詞】 初產婦;產后護理;綜合康復護理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10.085
產婦完成分娩后, 其身體各系統與器官均產生了很大改變, 身體各方面需要由應激狀態向正?;謴汀kS著社會不斷發展進步, 人們對產婦的產后護理也越發重視。產后康復不僅會對產婦的身心健康產生影響, 對新生兒的身體發育也受到一定影響。初產婦由于分娩經驗不足, 對于產后康復的認知還不夠全面, 因此需要給予其有效的護理干預, 促進產婦的身體恢復[1]。本文探討初產婦產后護理中采用綜合康復護理的效果,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社區于2018年1月~2019年7月進行產后訪視的100例初產婦為研究對象, 根據給予的護理方式不同分為常規組和綜合組, 各50例。常規組年齡22~41歲, 平均年齡(32.86±4.24)歲;孕周37~42周, 平均孕周(39.93±0.99)周;體質量48~66 kg, 平均體質量(52.02±4.67)kg。綜合組年齡23~42歲, 平均年齡(33.06±4.18)歲;孕周36~43周, 平均孕周(39.85±0.98)周;體質量49~67 kg, 平均體質量(52.69±4.65)kg。兩組產婦年齡、孕周、體質量等一般資料對比,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產婦均為自然分娩的初產婦, 其與家屬對本研究知情并自愿加入, 且得到本社區倫理委員會的批準和認可。
1. 2 方法 常規組采取常規產后護理, 包括乳房清潔、產后母乳喂養指導、會陰護理以及飲食指導等。綜合組在常規組的護理基礎上加入綜合康復護理。①心理干預:護理人員應主動與產婦進行一對一交流, 借此告知產婦產后相關健康知識, 提高其對產后護理的認知。傾聽產婦的內心訴求, 及時發現產婦的抑郁情緒, 并予以針對性的心理護理, 向其講解心理狀態對健康恢復的影響, 告知產婦現階段應以恢復身體和照顧新生兒為重。同時對其家屬進行認知干預, 糾正其不正確的生育觀念。②乳房按摩與熱敷:產后由于產婦的身體體質不同, 若部分產婦泌乳不暢, 護理人員可取42~45℃的毛巾對其乳房進行2 min的熱敷, 促進乳房的血液循環, 之后可取適量凡士林, 均勻涂抹與產婦乳房周圍, 并幫助產婦進行乳房按摩, 按摩時間為5 min/次, 2 次/d。按摩具體手法為:將雙手的食指與拇指保持分開狀態, 先于乳房底部呈環抱狀, 并向多個方向開始按摩乳房, 按摩力度應以產婦的耐受度為宜。選擇產婦的乳根、膻中、乳中以及中府這四個穴位, 使用指腹對其進行按摩。按摩乳腺導管的具體手法為:將拇指、食指和中指的指腹面, 沿著乳腺管從乳房根部往乳頭方向進行按摩。③生活指導:護理人員應根據產婦的身體狀況制定飲食干預計劃, 告知產婦與家屬產后應以清淡飲食為主, 可食用新鮮蔬菜、水果以及瘦肉等, 對于含有糖、脂肪量較大的食物, 需進行一定控制。檢查產婦會陰是否出現破裂等情況, 若產婦身體恢復良好, 可指導其進行適當的運動, 減少腹部脂肪堆積。產婦進行運動時, 需告知避免出現腹壓升高, 以防對其生殖功能造成影響。④子宮復舊按摩:可在產婦子宮區域涂抹凡士林, 選取關元穴位進行按摩, 具體的按摩手法為:將手掌置于宮底, 選擇小魚際肌掌側為施力點, 以順時針方向使用環形對子宮進行按摩, 時長為5~8 min, 按摩過程需保持手法均勻用力。⑤盆底護理:護理人員可根據產婦的耐受程度, 指導其開展盆底肌康復訓練。告知其去枕平臥位, 使其下肢屈曲, 主動進行肛門及尿道收縮, 每次收縮時間控制在10 s內, 以盆底肌出現明顯上提感為宜。訓練以30次/組, 3組/d。
1. 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對比兩組產婦不同時間段(第3、4、7、24天)的惡露排出量、惡露排凈時間、宮縮疼痛評分、泌乳量和產后出血情況。疼痛評分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 分值為0~10分, 0分表示無痛, 分數越大表明疼痛越明顯。泌乳量分為三個層次, 其中產婦泌乳量充足, 可滿足新生兒的母乳需求, 且哭鬧現象較少或沒有, 則為多;產婦泌乳量可滿足新生兒的基本需求, 需輔助少量配方奶, 新生兒出現少量哭鬧, 則為中;產婦泌乳量較低, 無法滿足新生兒的需求, 需輔助大量配方奶, 新生兒經常出現哭鬧現象, 則為少[2]。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 等級計數資料采用Ridi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產婦不同時間段惡露排出量對比 綜合組產后第4、7、24天的惡露排出量少于常規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產婦護理效果對比 綜合組惡露排凈時間短于常規組, 宮縮疼痛評分低于常規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 3 兩組產婦泌乳量和產后出血情況對比 綜合組泌乳量優于常規組, 產后出血率低于常規組,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初產婦在分娩后, 其生殖系統與泌尿系統正處于恢復期, 若對產婦的產后護理不引起足夠重視, 可能會導致產婦的身體各項系統受到不良影響。產后綜合康復護理能夠促進產婦的子宮形態恢復, 增加其泌乳量, 緩解其分娩后的宮縮疼痛, 使其身心健康得以恢復[3, 4]。本研究結果表明, 綜合組產后第4、7、24天的惡露排出量少于常規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是由于產后綜合康復護理會對產婦的子宮穴位進行按摩, 使其子宮區域肌肉得到刺激, 進而促進子宮內的淤血排出, 促使子宮恢復, 進而有效減少了惡露排出量[5]。綜合組惡露排凈時間短于常規組, 宮縮疼痛評分低于常規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證明產后綜合康復護理能夠縮短產婦的惡露排凈時間。這是由于產后綜合康復護理會對產婦進行一對一的心理輔導, 緩解其消極、抑郁等不良情緒, 使其能夠保持積極的態度進行身體恢復, 增加了護理依從性, 同時對產婦進行科學的生活指導, 使其營養需求得到滿足, 通過適當運動, 能夠促進其身體恢復[6]。綜合組泌乳量優于常規組, 產后出血率低于常規組,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是由于護理人員會對產婦的乳房進行熱敷和按摩, 通過對乳房基底按摩、乳腺管按摩等, 能夠促進產婦乳房的血液循環, 疏通堵塞的乳腺管, 使其乳汁分泌能夠順暢, 進而增加了泌乳量, 同時對其會陰進行擦洗和護理, 降低了術后感染的風險, 對子宮進行按摩能夠加快子宮復舊, 進而減少產后出血率[7]。
綜上所述, 給予產婦產后綜合康復護理, 能夠有效增加泌乳量, 緩解其疼痛, 縮短惡露排凈時間, 減少惡露排出量, 降低產后出血率。
參考文獻
[1] 江少容, 官秀麗, 陳廣芝. 產后綜合康復護理對產婦產后抑郁及子宮康復的效果分析.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18, 18(89):309-310.
[2] 史娟, 賈蕾, 張娟. 康復護理在緩解產婦產后身心癥狀中的影響評價. 延安大學學報(醫學科學版), 2018, 16(3):91-92, 95.
[3] 曾毓蓉. 綜合康復護理對剖宮產產婦產后康復的影響及感染預防作用探討. 基層醫學論壇, 2018, 22(24):3454-3455.
[4] 高冬梅. 產后綜合康復護理對產婦產后康復的影響.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7(20):81-82.
[5] 郭文輝. 產后綜合康復護理對產婦產后康復的效果評價. 當代護士(下旬刊), 2017(9):76-77.
[6] 蒿毳羽. 探討產后綜合康復護理對產婦產后抑郁及子宮康復的影響. 中國衛生標準管理, 2017, 8(3):188-189.
[7] 史云. 產后綜合康復護理在產婦產后康復護理中的應用效果.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16, 16(15):241-242.
[收稿日期:2019-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