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玉萍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稅收體制不斷完善,同時稅務風險管理在企業管理中的作用也越來越重要。由于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企業經營管理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稅務風險問題。基于此,本文就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的必要性進行分析,然后針對企業存在的稅務風險問題提出一些防范的措施,希望能夠有效解決企業稅務風險問題。
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企業之間的競爭愈來愈激烈,企業也有了更加復雜化的經營模式,同時隨著我國稅收體制的不斷完善,關于企業經營管理的條例也越來越細致,我國稅收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在這樣的情況下,企業稅務管理尤其重要,因為在企業經營管理過程中,會涉及到稅務問題,而且與企業資金流轉有著密切的聯系,如果企業不重視稅務管理,很有可能會出現稅務風險,給企業帶來較大的損失,影響企業的健康發展。因此,企業要高度重視稅務管理,并且要加強稅務風險的防范,通過有效的防范措施,從而保證企業健康可持續的發展。
一、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的必要性
(一)避免企業造成較大損失
稅務風險是企業經營管理中一種潛在的風險形式,如果企業不重視稅務風險管理,則會留下許多風險隱患,很有可能會對企業造成嚴重的危害,甚至使企業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此外,隨著我國稅務管理體系越來越復雜,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的難度,也正因為如此,企業更要加強稅務風險管理,將稅務風險控制在可控的范圍內容,避免對企業造成較大的損失,即使偶爾發生稅務風險,也不會影響企業的正常經營。
(二)減輕企業稅務負擔
在企業稅務管理工作中,有時業務部門、采購部門在進行業務活動時未能夠嚴重按照稅法規定進行發票取得、發票抵扣及發票開具,或者財務人員對于稅收政策的了解不夠全面,以致于申報納稅時存在不合理的地方,給企業帶來稅務風險。這些現象的發生都是因為企業相關人員的稅法知識匱乏,不能夠正確按照稅法規定進行相關的涉稅業務,增加了企業納稅負擔。因此,企業有必要加強稅務風險管理,強化相關人員的稅務風險防范意識,保證企業在進行相關涉稅業務時能夠有效進行風險防范,從而降低企業的稅務負擔。
(三)規范企業財務管理
企業稅務風險管理與企業內部控制環境有著密切的聯系,企業加強稅務風險管理,針對企業經營管理中存在的各種問題進行綜合分析,以此不斷完善內部控制環境。同時,稅務風險問題的存在也體現出了企業財務管理中可能存在異常指標及風險隱患,企業通過加強稅務風險管理能夠有效衡量財務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及影響程度,從而更好地進行財務風險的防范,將風險控制在一定范圍內,從而規范企業的財務管理,促進企業的健康發展。
二、企業稅務風險的主要表現
(一)稅收政策變化引起風險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稅收體制不斷完善,頒布實施了一系列稅收政策及法律法規,其中包含著許多降稅減稅及優惠政策,如營改增政策的實施,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企業的稅務負擔。然而隨著稅法不斷更新和完善,企業相關人員并不能夠完全跟上稅法更新的步伐,難以準確地進行相關的涉稅業務,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業稅務風險的幾率。
(二)人力理解稅收政策不到位引起風險
隨著稅收制度的深化改革,部分財務人員并不能夠正確地理解稅收政策,而且不主動學習新的稅收知識,不能夠正確地按照相關的稅收政策及法律法規進行稅務活動,以致于增加了企業稅務懲罰、稅款損失的風險。此外,財務人員對于新的稅收政策及法律法規沒有認真學習,不能夠準確地進行納稅申報,同時相關的稅收優惠政策不了解,不能夠嚴格按照規定要求進行稅務核算,不僅增加了企業的稅務負擔,而且還給企業帶來較大的稅務風險。
(三)稅務核算及納稅申報不合理引起風險
由于企業財務人員未按照相關稅法規定進行稅務核算及納稅申報,以致于出現少繳、多繳、漏繳、遲繳等問題,給企業帶來稅務風險。在企業業務活動中,需要進行相應稅務核算,如果不能夠準確地進行應納稅額的計算,很有可能會造成重復納稅或者申報減半等問題,引發稅務風險。同時,企業財務人員還存在特殊事項適用稅率錯誤的問題,如企業作為一般納稅人在轉讓已使用且為抵扣進項稅額的舊設備時,應當減半征收按照4%的征收率進行增值稅繳納,但是財務人員在發票開具時存在稅率錯誤或者申報未減半,以致于企業多繳納了稅款。
(四)經營管理不善引起風險
部分企業的內部控制及管理體系不完善,加之缺乏稅務風險防范意識,不能夠將稅務管理作為企業日常經營管理重點內容有效開展,缺乏完善的稅務風險管理制度,以致于企業存在較大的稅務風險。同時,雖然有的企業建立起了相應的稅務風險管理制度,但是在實際執行過程中并未有效落實,使制度流于形式,難以有效地進行稅務風險防范。
(五)內外部信息溝通不順暢引起風險
內外部信息溝通不順暢也會引發企業的稅務風險,具體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企業內部各個部門之間時常存在矛盾沖突,在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不同部門的觀點和做法都不同,雖然可能達到最大化的部門利益,但是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業稅務負擔;二是企業與稅務機關缺乏有效的溝通,企業未通過稅務機關進行相關稅收政策的了解和學習,同時稅務機關在征收管理時也存在服務意識不夠、未能幫助企業在合法范圍內爭取稅收優惠資格、沒有及時對企業進行新政策的輔導培訓,這些都增加了企業的稅務風險;三是企業納稅意識薄弱,對于稅務機關的檢查工作不能積極配合,稅企關系的不和諧引起了稅務風險。
三、企業稅務風險的防范措施
(一)充分關注稅收政策變化,做好稅收籌劃工作
企業要想提高自身的稅務風險防范能力,首先應當充分關注稅收政策的變化,結合稅收政策內容做好相應的稅收籌劃工作。具體而言,企業應當要求相關的涉稅人員要全面了解企業的經營范圍和產品類型,對于企業開展的各個經濟業務活動流程也要熟悉掌握,能夠根據企業實際發展的情況和市場行情進行有效的稅務風險分析和預測。同時,也要順應國家宏觀經濟調控及改革的方向,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及時調整稅務管理內容,制定出科學合理的稅收籌劃方案,避免稅收政策變化給企業帶來的不利影響。
(二)加大稅收政策法律法規宣傳,強化全員稅務風險防范意識
首先,企業要加大稅收政策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及時掌握相關的稅收政策法律法規知識,并樹立起正確的納稅觀念,依法納稅。其次,企業要提高企業全員的風險防范意識,尤其是業務部門、采購部門及財務部門,要強化人員的稅務觀念,正確地認識的納稅義務的意義,如采購人員在進行相關采購活動時,要對取得的發票的真偽,是否與實際業務相等,業務人員要明確發票開具的時間、種類及要求,財務部門要加強稅務核算,明確計稅基礎及會計核算,按照正確的計稅依據進行納稅申報,以此避免企業稅務風險的發生。
(三)自我檢測監督,加強稅務風險預警控制
財務人員要加強稅務法律法規的學習,能夠正確地運用相關稅收優惠政策減輕企業的稅務負擔,同時也要對企業各項條件進行自查,看是否都在政策規定范圍內。此外,財務人員也要加強自我學習,不斷提升自身的審核能力,尤其是發票及相關憑證,要檢驗其是否合法合規,避免虛假發票進入賬務中,同時應當建立稅務風險預警機制,明確稅收指標,利用計算機技術進行相關指標分析,及時發現異常指標并自動預警,采取有效措施解決,從而避免稅務風險的發生。
(四)建立健全稅務風險管理制度,落實稅務責任
企業加強稅務風險防范還需要建立起完善的稅務風險管理制度,包括風險識別、風險預測和判斷、風險控制等相關制度,同時還要落實相關的稅務責任,建立稅務風險控制責任機制,層層落實到個人身上。在建立稅務風險管理制度后,企業要結合制度要求做好稅務風險防范的整體規劃,定期進行稅務風險的分析,并針對可能存在的問題,要結合具體的要求進行相應的改進。此外,要及時結合國家相關政策的變化,進行稅收籌劃方案的調整,加強全面的分析和評估,避免由于疏漏而引起稅務風險。
(五)加強內外部的信息溝通與聯系
加強內外部信息溝通與聯系,能夠有效提高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的水平。對此,企業要及時了解稅收相關政策法律法規,并根據新政策實施及時進行信息宣傳和更新,普及企業全員的稅收知識。同時,如果遇到不理解的問題或者難以解決的問題,應當及時尋求稅務機關的幫助,尤其是重大經營決策,應當及時咨詢稅務機關,加強全面評估和籌劃,制定科學合理的稅收方案,并積極配合稅務機關的檢查工作,建立起良好的稅企關系,從而有效避免稅務風險。
四、結語
總而言之,在企業經營管理過程中,難免會出現許多不確定的稅務風險,影響企業的健康發展。因此要求企業要重視稅務風險管理,加強稅務風險防范,建立起完善的稅務風險管理體系,提高全員稅務風險防范意識,加強與稅務機關的聯系,及時掌握最新的稅收政策知識,從而有效進行稅務風險的防控,保證企業健康穩定的發展。(作者單位:中農聯(新鄉)建設開發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