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榮
摘 要:城鎮化速度加快,使農村發展成為改革的重點,而村級集體經濟屬于建設新農村的關鍵要素,是提升農民生活水平的基礎。本分析農村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現狀,并在此基礎上提出加強政府扶持力度、強化領導組織建設以及項目開拓等新發展路徑,以供有關人士參考。
關鍵詞: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路徑;特色農業
農村集體經濟是表示所有人員共同擁有生產資料,經過共同勞動,對勞動成果分享的經濟組織形式。近幾年,農村經濟水平有所提高,但仍存在困難和阻礙。因此,探索研究發展村級集體經濟、鞏固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促進農村經濟全面發展以及推動社會進步方面具有重大意義。
一、農村村級集體經濟模式的發展現狀
以某縣為例,該縣的二百多個行政村村級集體經濟總收入達到三千多萬元,村均達到十六多萬元,同比增長32%多。但其中,收入在十萬元以下的村占比接近60%,更有八個村莊零收入。
從該縣的實際情況可以看出,集體收入缺少固定的來源。由于政府的扶持力度不足、經濟發展項目單一,而且村級不良負債也在不斷升高。使之區域發展明顯不平衡,而且村與村之間的差距大,部分村的集體經濟薄弱。由于集體經濟薄弱,導致村莊的道路、環境衛生、文化等方面的基礎設施無法改善,影響了農村的現代化進程,形成惡性循環。因此,應注重加強農村集體經濟建設。
二、加快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路徑
(一)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基層干部在大力發展集體經濟基礎上,應完全參與到經濟建設中,積極響應國家政策,抓住社會發展的趨勢,盡可能地發展觀光、農業、生態旅游等產業。各級財政部門需加大對農村經濟發展的資金支持。
1.國家政策
農村應利用國土整治、農業綜合開發、退耕還林、集體林改等機遇,發展觀光農業、生態旅游等產業,靈活運用國家村莊規劃的契機,盤活土地,興辦村級集體農業項目,進行整體開發。根據實際情況安排一定量的土地指標,作為固定收益項目進行建設。
2.財政支持
各級財政應投入相應的資金,通過合適的形式支持農村的集體經濟發展。完善財政制度,擴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以及社會事業建設的公共財政覆蓋范圍。相關的部門應將建設相項目和資金向集體經濟較為薄弱的行政村傾斜。另外,為了降低農村建設的成本,工商部應免收除國家和省以外的相關規費,例如,村級集體經濟組織創辦的專業合作社、土地股份合作社等。
3.融資力度
商業銀行、農村信用社應設置專門用于村級集體經濟的項目,按照一定比例進行信貸投放。另外,應放寬貸款的抵押擔保范圍,抵押品可擴大到土地使用權、機器設備、注冊商標、無形資產等。各金融機構特別是銀行應擴大聯保的范圍,在符合信貸條件的基礎上,適當傾斜,并將利率適當調低,以支持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財政部門、農業銀行和信用社安排貸款扶持集體經濟,而稅務、工商等部門需確保村級興辦的企業以及其他經濟項目應按照國家政策進行相應的調整。
4.幫扶單位
各幫扶單位應對農村進行全方位的扶持,如班子建設、發展規劃、人才資金支持等,創辦特色農業基地和農產品加工企業。并且涉農部門需要注意將項目資金向村級經濟發展的項目上傾斜,并盡可能地吸納更多的資金參與村級集體經濟發展中。組織相關企業和部門對經濟薄弱的村莊提供支持,幫助其招商引資、建設增收項目,形成村級經濟增長的長效機制。
(二)開拓經濟發展項目
村級集體經濟發展過程中應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規劃,創新經濟增長點。擴展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新路徑需要各機關干部做到資金運營和增值。同時,需要對農村集體的土地房屋等具有營利性質的資產進行評估,了解其資產狀況,保證集體所有權和轉讓使用權,從而穩定收入。加強自身經濟建設的同時,關注城市發展動向,適時地開展房屋出租以及其他的商業用途。
1.資本運營
盤活有限的存量資產,進一步摸清村級資產的狀況,對村集體土地、房產等經營性實物資產進行嚴密排查。在符合集鎮、村莊建設和土地規劃的基礎上,部分村莊應充分利用集鎮的優勢,圍繞小城鎮進行建設。
2.土地經營
土地相對集中的情況下可開展農業規模化經營,保證土地集體所有權以及家庭承包經營權不變的同時創新集中經營的方式。另外,發展合作經濟,構建農副產品購銷合作組織,通過引導服務,開展設施栽培、溫室大棚等現代農業,實現在產前、產中、產后的各個環節服務中獲取經濟收益。
3.工業經濟
培育村級工業項目,推動工業骨干村的結構優化升級,提高村級工業經濟的發展水平。組織各村排查在外人口,引導其外出人員回村,發展第二、三產業,進行統一規劃,集中資金進行開發。在鎮工業集中區興辦二、三產業,在節約農村土地的同時降低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量。另外,可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經濟,加強各村發揮各自的優勢,實現村級集體經濟的多樣化發展。
4.清收債權
組織對村級債務進行梳理,利用清欠償還債務,集中鎮村人力,化解村級債務,消化其債務負擔。摸清債務的數量、構成以及原因,對不良債務應通過收欠還款、核銷減債以及拍賣還債等途徑進行有效化解,避免出現新的不良負債。
(三)加強集體經濟領導
健全村級財務管理機制、債務債權機制,執行財務管理和會計持證上崗的制度,減少生產性的開支,進而加強對農村集體經濟的監管。各級將發展村級集體經濟作為農村發展和基層組織建設的主要工作,為其經濟發展提供組織保障。各級領導可引進資金項目以及技術,制定村級集體經濟的獎勵政策,努力加強經營管理水平。
三、結束語
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對總體經濟水平的發展有重大影響。目前,農村的經濟管理體系不完善,這需要各相關人員、部門肩負起責任,充分利用農村資源提高其集體經濟水平。希望通過本文分析,能夠促進村級集體經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郭明亮.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為鄉村振興提供有力支撐[J].現代交際,2019(09):248-249.
[2]趙國強.農村土地“三權分置”視閾下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路徑研究[J].江南論壇,2019(03):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