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珍
摘 要:為了提高當下農民綜合生產能力,開展農業技術培訓得到了人們高度關注,本文探討了抓實農業技術培訓的益處,闡述了通過培訓提高農民綜合生產能力的具體方法,以期實現農業技術的可持續發展,并能夠給讀者帶來啟發。
關鍵詞:農業技術培訓;綜合生產能力;農業機械化發展
為實現我國農業現代化發展,需要抓實農業技術培訓,解決現階段農民在農業生產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提高農民綜合生產能力,促進農業生產效率與生產水平的提升,進一步推動農業現代化的發展,從而達到擴大農業生產、提高農民收入的目的。
一、抓實農業技術培訓的益處
通過農業技術培訓,完善了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服務體系,加大了農業生產全過程的服務力度,在提高農民綜合生產力的基礎上,各地區的農業技術培訓都會加強對水土資源保護的宣傳力度。采取在農業技術培訓中添加土壤改良、良種推廣、機械作業、疫病防治等知識的講解,保障土地治理、林業建設、水利工程、畜牧發展等,向農民介紹了可持續農業的發展前景,通過種子(幼畜)、田間管理(養殖場管理)、病蟲害防治(疫病防治)、加工、保鮮、包裝、貯藏、運輸等一系列的服務環節的建立,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
二、抓實農業技術培訓提高農民綜合生產能力的方法
為了充分發揮培訓的作用,實踐中應落實如下措施:
(一)明確農業技術培訓的目標
現階段,部分地區的農業技術培訓內容只注重農業生產前技術的培訓,即對傳統的種植業和養殖業的生產方式進行介紹,很少涉及到生產中、后期,也就是產品的包裝、銷售等方面的知識。為了提高農民綜合生產能力,需要明確農業技術培訓的目標,團結各方面的力量,優化各項資源,使被培訓的農民成為現代化農業的生力軍。
隨著時代的發展,現代化農業技術培訓不應當局限于農作物的栽培、禽畜的養殖技術,還應當有針對性的包括土壤肥料、農作物保護、疫病防治、產品質量等方面,令培訓的實用性更強。單一的農業技術培訓推廣效率低下,培訓部門應當聯系植保、土肥、防疫、環保等相關部門,加強與各大高校、研究所的合作,形成“三位一體”的農業技術培訓模式,保證最新的農業技術可以得到推廣,提高農民的綜合生產能力。
(二)打造信息化農業培訓體系
盡管市面上流通的農業培訓技術教材種類繁多,但大多數缺乏針對性,新技術比較少,致使農業培訓過程中缺乏最新技術內容的支持,部分基層和農村沒有對網絡技術加以普及。
對此,相關部門可以通過互聯網搭建農業技術培訓平臺,加強信息農業化建設,使培訓擁有優良的網絡環境,構建完善的農村信息化培訓體系。還可以通過加大資金的投入力度,打造科技信息示范廠區,建設集研究、生產與推廣于一身的新型農業體系,緊密圍繞創新技術培育優良品種,展示最新的科技成果,通過現場觀摩的形式,令農業培訓具備更強的實效性,加強培農業訓效果。
比如說,山東省東平縣新湖鎮鄉村當地養殖戶有著養殖小龍蝦的傳統,該地區的振興服務隊就建立了一座“一心二帶三區”的小龍蝦產業園,并在園區內成功引進了羅氏沼蝦和澳洲淡水龍蝦等新品種,通過“藕蝦套作”的養殖模式,為當地養殖戶增添了水產養殖的新選擇,推動了當地養殖項目的轉型升級,給當地提供了新的經濟增長點。
(三)加大農業技術培訓的力度
部分地區的農業培訓時間短,介紹最新的農業技術也不全面,培訓資金短缺,培訓中缺乏先進的培訓設備,還有部分培訓教師知識技能掌握的不夠牢固,可參與培訓的農民名額有限,大多數參與培訓的人缺乏相關的農業技術及生產經驗,致使農業培訓過程中,部分農民沒有聽懂培訓的內容,使其不能明確培訓的重要意義,造成農業技術培訓不能達到應有的效果。
相關部門應當通過加大培訓的支持力度,通過農業技術講座、開展在線學習、科普宣傳和科技下鄉等方式,解決農民增收、農業發展和農村穩定的問題。為了使農業技術培訓朝著多元化、多角度方向發展,相關部門應當制定相應的政策,使培訓政策落到實處,改善培訓的條件,加快培訓工作的進行。相關部門可以采取轉變組織形式、減少稅收、增加財政資助等方式,保證培訓不單單集中在一種方向上,還可以定期撥款購置相應的培訓設備,利用各種宣傳媒體對農業技術培訓的好處進行宣傳,以期激發廣大農民的培訓熱情,建立良好的培訓氛圍,從而提升培訓的效果。同時應當改善培訓師資架構,提升參與培訓教師的綜合素質,農業培訓教師應當具備較強的專業知識和實踐動手能力,可以不斷吸收學習現階段最新的農業技術,了解在實際農業生產過程中,農民經常遇到的實際問題。在培訓過程中,教師可以發放簡單容易讓農民理解的培訓資料,在課后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及時了解農民對知識的掌握程度,通過交流不斷創新培訓方式,能夠針對常見問題展開培訓,了解培訓效果,進一步豐富培訓內容、完善培訓方法,讓參與培訓的農民切實掌握現代化農業技術,從而實現對農民綜合性生產能力的提高。
比如說,加強農業技術培訓中的農機化教育,推廣農機設備可以將部分農民從繁重的農業勞作中解脫出來,不但可以滿足社會對人力的需求,還可以使農民收獲更多的效益。相關部門可以健全基礎設施,將講解和實踐統一結合,提升農民對先進農機設備使用方法的認知,保證農業培訓的作用,推進農業機械化發展進程。
三、結論
綜上所述,為了增加農民在農業技術培訓中的收獲,了解到最先進的農業知識技術,需要有關部門對培訓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加以解決,使被培訓的農民全身心的投入到培訓中來,努力學習先進的現代化農業技術,提高農民的綜合生產能力,提升其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韓連貴,王巖,王其文,等.新時期農業綜合開發治理的目標、方略與可行性研究[J].經濟研究參考,2018(40):3-67.
[2]何捷.農機化教育培訓在新農村建設中重要性[J].湖北農機化,2019(11):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