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垠寬
摘 要:玉米是我國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為了實現玉米增產增質,需要不斷地研發新技術和注重病蟲害防治。基于此,本文結合筆者的工作經驗,分析了玉米種植及病蟲害防治的相關內容,詳細闡述了玉米種植的新技術,并列舉了一些嚴重影響玉米產量的病蟲害,分別從病害防治和蟲害防治兩個方面提出了幾點措施,為今后更好地提高玉米種植水平提供借鑒。
關鍵詞:玉米種植;病蟲害防治;種植技術
隨著經濟水平的穩步提高,我國農業也有了長遠的發展,玉米作為我國傳統糧食作物之一,通過應用種植新技術,實現了產量的飛速增長,滿足了人們日益增長的糧食需求。但是,在玉米生長的過程中,仍然存在病蟲害這一主要問題,影響著玉米的產量和質量。
一、玉米種植現狀
我國種植玉米已經有一段歷史,農民也在生產中獲得了一定的經驗。玉米作為對生產環境要求相對較低的糧食作物,在我國分布廣泛,并且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很多相關的科學技術也被應用于玉米種植中。然而,從目前的發展狀況來看,種植玉米的過程依然受諸多問題的影響,其中病蟲害的問題就是制約玉米生產的主要問題。一旦玉米在種植過程中受到病蟲害影響,玉米的質量就會下降。
二、玉米種植技術
1.玉米種子的選擇
在種植玉米前,首先要選擇良種進行播種。一般來說,良好的玉米種子應是生育期達到112d左右的,而且根系十分發達且果大穗多。良種可以在品種階段提升玉米品質和產量,對玉米的生產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在播種時,還需要挑選種子,將病粒或者較小的種子篩選出來,保證種子的出芽率。經過挑選后的種子要放在陽光下晾曬,這樣可以增強種子的吸水性,從而縮短玉米種子的出苗時間,提高種子的純度和出苗的整齊度。
2.玉米播種技術
播種環節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首先,把握好玉米播種的時間。一般情況下,玉米播種的最好的時間為谷雨時節。其次,在播種的時候,還要掌握好播種的密度。種子的密度太小或太大,都會對玉米的生長造成一定影響。因此,玉米的播種密度需要科學選擇,這樣才會擁有更高品質的玉米。再次,玉米種子的類別有很多種,不同的玉米種子播種密度也是不一樣的。因此,在播種玉米的時候,需要掌握種子的相關特性,這樣才能更科學地開展播種工作。
3.玉米生長管理
在玉米萌芽生長時,需要觀察玉米。如果發現有缺苗的現象,就要立刻補苗,同時做好灌溉工作。此外,如果發現幼苗的播種密度較大,就需要剔除部分幼苗,留下大苗,控制玉米種植的密度。在玉米幼苗已經長出3~5片葉子的時候,就要準備追肥,同時還要對玉米幼苗進行培土。玉米幼苗生長為喇叭形狀后,種植人員要根據種植土壤的具體情況開展追肥工作。追肥可以采用穴施穗肥和溝施穗肥兩種方法。此外,在追肥的過程中還可以開展除草工作。
4.玉米成熟期和吐絲期的工作分析
玉米生長到穗期時,對水的需求量非常大。因此在這一時期,需要關注玉米的生長情況,做好灌溉工作。在玉米的生長過程中,如果出現了干旱的情況,種植人員需要結合玉米的生長情況增加灌溉的次數,避免缺水對玉米的產量和質量造成影響。玉米吐絲之后,如果出現玉米生長較慢、土壤肥力不夠的情況,可以用二氫鉀對玉米葉面施肥,補齊玉米生長所需要的營養,讓玉米更好地生長。
三、玉米病蟲害防治策略
1.病害防治
在玉米病害的防治方面,主要針對黑粉病和小斑病的防治。其中黑粉病是對玉米影響十分惡劣的病害之一,如果不對黑粉菌進行嚴格控制,就會導致玉米患黑粉病。對于黑粉病的防治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
第一,利用粉銹寧拌種。在玉米種植之前,利用粉銹寧拌種可以直接減小產生黑粉病的概率。第二,注重對玉米品種的選擇。相關人員在選種時應該考慮玉米品種自身對于病害的免疫力,這樣可以適當減少玉米患黑粉病的可能性。第三,工作人員需要注重玉米的田間管理。田間的雜物、雜草需要定期清除,避免對玉米造成影響,土地質量的優化還會為玉米創造適合生長的良好環境,從而避免黑粉病的生長及傳播。
工作人員對于玉米地的清潔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首先,對于上一茬玉米留下的秸稈需要嚴格地將其焚燒,避免遺留的病害、細菌繼續損害下一茬玉米的生長。另外,在種植下一茬玉米之前,還要再重新對土地進行修整、深翻,減少病害在土壤里存留的概率,避免病害在土壤里直接傳播。還有土壤的透氣性也十分重要,通過對于雜草的處理能夠為玉米提供良好的通風條件,毀壞病害的生存條件,從而減少病害的發生,為玉米的增產提供助力。
2.蟲害防治
在我國主要的玉米蟲害就是玉米螟,它對我國很多地區的玉米都會產生很大的危害。通常在玉米葉子上看到的一種小飛蟲就是玉米螟,這種蟲害如果發生會直接導致玉米病死,影響種植人員的經濟收益。玉米螟通常附著在玉米葉上,但是其會鉆進玉米植株中心進行破壞。相關人員在對玉米螟進行防治的時候,可以運用化學手段,放置適量的辛硫磷顆粒,或者對玉米植株噴灑硫酸乳劑,能起到減少玉米螟的作用,促進玉米的健康生長。對于玉米螟的防治還可以使用誘殺劑,應注重選取那些有持久性和靈敏度的誘芯,以此提高殺蟲效果。并且,還要做到經常更換誘芯,確保誘芯的殺蟲效率,應實現誘捕器與誘芯的分離,使二者聯系沒有那么緊密,提升病蟲害的誘殺效率。盡量在玉米螟蟲的出生階段對其進行誘殺,因為這一時期玉米螟蟲的抗藥性不高,能夠實現對玉米螟蟲在源頭上的防治。還有一種蟲害會廣泛出現,這就是蚜蟲,又稱為膩蟲,它會在玉米的葉片上大量集中,再加上蚜蟲的繁殖速度極快,所以玉米經常深受其害。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玉米在我國的糧食產業中占據至關重要的地位,近幾年來,通過應用新的種植技術實現了玉米增產,但目前的種植技術還是有一定的局限性。另外,病蟲害會導致玉米減產,甚至是大范圍死亡,嚴重影響了種植人員的經濟效益,因此,相關人員應加大研究力度,切實保障玉米的質量與產量。
參考文獻:
[1]王洪濱.玉米高產種植技術及病蟲害防治[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9(07):170-171.
[2]張曉云.玉米種植技術優化及病蟲害防治策略[J].農民致富之友,2018(13):54-55.
[3]畢小艷.玉米種植技術及病蟲害防治[J].農民致富之友,2016(14):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