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建明
摘 要:大白菜屬二年生草本植物,原產于中國北方,廣泛分布于各省,因其易生長、種植成本低,受到種植戶的廣泛歡迎。我國國土面積大,疆域遼闊,不僅擁有廣闊平原,更有高聳的山岳。本文將圍繞大白菜的高山栽培技術要點進行相關思考與探究。
關鍵詞:高山栽培;大白菜;種植生產
順應農業經濟推動全國經濟的發展的模式,大白菜種植迎來更廣闊的種植發展空間。高山種植作為新一輪綜合生態發展的主力軍,成為開拓新農業發展的新視域,愈來愈得到農戶關注,大白菜高山栽培技術利用有效的種植空間,培育高質量、高產的農作物。下面,筆者將圍繞如何有效落實推行大白菜高山栽培技術進行要點探究。
一、大白菜高山栽培技術基地選擇
土壤是大白菜的生長平臺,土壤的肥沃與否,直接決定了大白菜高山栽培技術環境的適應度,影響大白菜產量。舉個例子,假設大白菜在高山地區貧瘠缺水的土壤中種植生長,其生長狀態必然長期處于弱勢地位,易發病,大白菜結球狀態差,針對這一情況,大白菜高山栽培技術實施要關注土壤選擇。根據高山地區的海拔和氣候選擇土壤,大白菜高山栽培技術相關人員可利用探測儀器,觀察土壤坡度、疏松度、排水性能等,選擇適宜大白菜生長的透水性好、透氣性好、肥度高的土壤進行栽培,或通過隨機采樣化驗土壤,以科學化的客觀數據給予大白菜高山栽培技術以精準的信息支撐。同時,高山地區具有夏季氣候涼爽,晝夜溫差大,降水豐富等特點,因此大白菜高山栽培土壤選擇需要富有優良的排水性能和土壤抓地力,為大白菜生長提供良好的自然條件
二、加強大白菜高山栽培技術中病蟲害管理
高山地區降水多,荒地廣闊,植物廣布,帶來的病蟲害種類也更多,假設大白菜在生長期間遭遇病蟲害侵襲,會直接造成大白菜結球不佳、生長速度慢、產量大減等問題。為克服大白菜高山種植技術這一障礙,筆者將從四個方面進行闡述:①必須加強大白菜的選種育種階段的重視,選取抗病蟲害的大白菜品種,在種子引進種植前,應使用安全的農用消毒液進行病蟲害源頭隔絕,保證切斷病蟲害傳染源;②合理使用生物農藥,利用以毒攻毒的方式進行大白菜病蟲害治理,拒絕使用含有劇毒的農藥,防止因農藥殘留造成的土壤板結、土壤肥度流失等現象;③加強人員在大白菜高山栽培過程中的觀察,及時發現病蟲害現象并加以反饋治理,在第一時間發現病蟲害存在并遏制,將病蟲害給大白菜高山栽培帶來的影響降到最低;④充分利用當地作物生長環境優勢,通過生態環境間物種相互制約的關系,培養大白菜病蟲害天敵,以環境因素制約大白菜病蟲害的發生。以大白菜高山栽培中最常出現的黑腐病進行說明,黑腐病一般在大白菜幼苗期多發,發病時根部發黑,葉片有水斑狀波紋出現,后期表現為大白菜葉片干枯發黃,球莖干脆破裂,造成大白菜整體性腐爛。為治理大白菜黑腐病,農戶在育種期要使用農用消毒水對種子進行消毒,定期對高山栽培土壤進行噴淋消毒和科學合理地生物施肥,在日常種植過程中,農戶要加強田間巡查,及時發現大白菜異常情況并加以用藥。假設大白菜植株染病,農戶可以1:5的比例調配苯醚甲環銼溶液進行葉片噴灑防治。加強大白菜高山栽培技術中的病蟲害防治管理,在大白菜生長過程中做好防護措施,保證大白菜高山栽培技術落實和良好進行。
三、播種和苗期生長管理
高山地區因其氣候、土壤、晝夜溫差等與情愿地區差別較大,傳統的平原地區栽培技術不適用于大白菜高山栽培過程,為改進完善大白菜高山栽培技術要點,農戶要關注大白菜的播種時期與苗期生長管理,下面筆者將分兩個方面進行探究。第一,大白菜高山栽培播種時期,大白菜為一年兩季生植物,播種最佳時節為春秋兩季,在播種前要考慮到溫度、濕度、地勢等多種因素,在海拔較高的高山地區進行大白菜栽培,可選擇在溫度較為適宜的四月下旬進行播種,另考慮到土壤肥度問題,假若大白菜高山栽培地區肥沃度較低,農戶可采用配制營養土的方式加強土壤肥度,通過在土壤中加入促進大白菜生長的微量元素,保證土壤肥力。在大白菜高山栽培的播種方式選擇中,可針對高山地區坡度較高的特點,進行撒播和點播,保證大白菜的生長間距疏密有度,又能夠利用有限的種植空間盡可能多地進行大白菜栽培,提高用戶經濟效益;第二,大白菜高山栽培的苗期管理,幼苗期是大白菜高山栽培中最關鍵的時期,幼苗期培育稍有不慎,會直接影響大白菜后期的生長與結果率。為保證大白菜幼苗期良好生長,農戶要加注更多心血對大白菜幼苗生長期進行管理。舉個例子,在幼苗期農戶可以引進使用地膜覆蓋技術,根據幼苗的生長情況和氣溫變化等進行針對性使用。首先,在夏季氣溫較高時,農戶可以適當揭開地膜,保證大白菜幼苗的通風情況,防止出現大白菜幼苗因地膜覆蓋溫度高、水分蒸發回流排水不良而造成幼苗腐爛黑壞現象。其次,在暴雨或突然降溫時期,要在原有的地膜覆蓋基礎上,加蓋一層稻草,防止雨量過大或凍害突發對大白菜幼苗造成的傷害。大白菜幼苗地膜鋪設時,要以拱橋形鋪設,并用土塊、石塊等在四角加固,防止高山地區風雨突發造成地膜掀翻,壓倒大白菜幼苗植株。在大白菜高山栽培幼苗生長過程中,農戶要加大田間巡查密度,對植株生長過密的田域,農戶要適當地拔除一些幼苗,給予大白菜幼苗充足的生長空間。大白菜幼苗期需水量高,但是由于高山栽培地區坡度高,排水性能高,儲水性能差,農戶要加強大白菜幼苗補給,采用噴灌或滴灌模式,保證大白菜幼苗的生長土壤濕度。最后,為加快大白菜幼苗期生長速度,農戶可以適當使用農家肥,將農家肥埋入高山地區深層土壤,保證大白菜幼苗生長期的土壤肥力,給予大白菜幼苗期生長充足推動力。加重大白菜高山栽培技術中的播種和苗期生長關注,在源頭給予大白菜生長動力,成為大白菜高山栽培高產量的有力保障。
四、總結
大白菜高山栽培技術作為新興農業技術,為大白菜生長提供更有利的技術支撐,有效地節省種植空間,利用高山地形與氣候的獨特優勢,進行適應性栽培技術要點更新,開拓高山綠色產業發展,為我國農業經濟添磚加瓦,促進我國經濟整體性發展。
參考文獻:
[1]趙瑞麗,陳中釤,朱朝輝,等.苦瓜-辣椒-花椰菜套種高效栽培技術[J].長江蔬菜,2017(11):37-39.
[2]抗草甘膦栽培大豆種質挖掘及抗性生理研究[J].大豆科學,2017,36(1):60-67.
[3]林文,杜文麗,陳中釤,等.福州地區越冬萵筍地膜覆蓋高產栽培技術[J].福建農業科技,2018,No.330(02):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