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力拜克然木·沙吾提
摘 要:近年來,棉花市場帶來的經濟效益呈現上升趨勢,給種植棉花的農民帶來了較高的利潤。但是目前經濟的轉型以及棉花的產量和質量等方面給收益帶來了較大的影響,農民無法對經濟轉型做出改變,但是卻可以采用科學的手段提高棉花的產量和質量,達到高效收益。本文將圍繞著如何在棉花種植中后期進行科學合理的病蟲防治展開敘述。
關鍵詞:棉花栽培;中后期;蟲害防治
棉花不同于其他的農作物或者經濟作物,生長環境對其長成的質量和數量都有極大的影響,對環境的要求比較高,因此,農民在種植農作物時,要給棉花提供優良的生長環境,但即便如此,近年來的棉花種植還是面臨著產量和數量下降的問題,使得棉花種植業的發展前景不容樂觀。對于此,專業人員針對棉花的蟲害問題進行詳細合理的分析并制定了一系列的解決措施。
一、病蟲害防治技術與棉花的種植技術
棉花的種植除了對生長環境有較高的要求外,蟲害也是影響棉花生長質量和數量的關鍵因素。棉花的栽培中后期是棉花病蟲害發生的高頻時期,嚴重的會造成大面積的棉花死亡,造成嚴重的減產。面對嚴峻的病蟲害形式,種植戶只是盲目的對其進行藥品控制,這是一種極不科學的解決方法,不僅不會有效提高棉花的產量和質量還會導致環境的污染,得不償失。因此,面對嚴峻的病蟲害,種植者需要采取合理的方法,對其進行有效地控制。而棉花的種植技術也對棉花的產量和質量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和影響。首先,種植棉花要從挑選種子和種植土壤做起,這樣才能減少病蟲害的發生。棉花的種子要從專門的渠道中購買,保證種子的優良性。選擇種子的標準是:要有生產許可證,種子的成熟度比較高,活力標準且適宜當地的土壤情況,這樣才能獲得較大的棉花產量;其次,在進行播種時要注意種子之間的間隙。間隙無論過大還是過小都會影響棉花在正常環境下的光合作用以及有機物的積累,造成減產。最好的距離是每平米50粒種子左右;最后,種子播種完成后要定期對其進行灌溉和雜草清理,保證棉花生長的優良環境;只有這樣才能避免除病蟲害以外其他環境以及人為因素對棉花產量和質量的影響。
二、在棉花栽培中后期預防蟲害采取的措施
蟲害與病害往往是同時發生、相互促進的。棉花發生了蟲害往往還會緊接著發生病害。同樣的,若棉花發生了病害也會緊接著發生蟲害。因此這兩者在棉花的栽培過程中都不容忽視。蟲害主要發生在棉花的成株期,也就是平時所說的棉花栽培中后期,還發生在五六月份。這些蟲害的發生很容易導致無頭棉的出現。因此,在這兩個階段,種植者需要加大警覺,妥善關注和管理棉花,預防蟲害以及蟲害帶來的病害。對于蟲害的防治主要可以分為物理防治、農業防治、生物防治以及化學防治。
1.物理防治
對棉花病蟲害進行物理防治的主要原理是利用害蟲的特性,采取一定的手段。比如:棉鈴蟲等害蟲具有趨光性的特點,種植著就可以利用害蟲的這一特點在棉花附近擺放設備,將害蟲吸引出并殺死。還有的病蟲具有晝伏夜出的習慣,種植者也可以利用這一特性在傍晚時分加大對病蟲防治的力度。
例如:種植者利用害蟲趨光性的特點,可以在晚上、在棉花的附近擺放幾盞高壓汞燈,并在汞燈的下面設置一個袋子,只要害蟲靠近光源就會被灼傷并且落入到袋子中。從而大大減少棉花上害蟲的數量,減少害蟲對棉花的損害,提高棉花產量。除此之外,為節省能源,種植者最好在晚上設置高壓汞燈,因為不少害蟲都是晝伏夜出,提高病蟲防范效率。
2.農業防治
農業防治可以說是這四種防治方法的基礎,因為其余三種都是在棉花種植完成之后進行的措施,而農業防治則主要是在種子挑選以及土壤選擇方面進行的,是在棉花種植之前進行的。在選擇種子時,要選擇抗病性強、抗蟲性強的種子,抗性越多的種子越適合大面積的栽種。減少蟲害爆發的幾率。從而減少農藥的使用,這樣既能減少棉花上農藥的殘余,減少環境的污染,還能減少種植經濟費用的使用。其次,種植者要注意施肥的時間和期限。一般來說,冬季是種子進行積肥的關鍵時期,可以利用這段時間進行田地的清理,清理多余的雜草,減少不必要的養分浪費,提高化肥的使用效率。而同時清理雜草還會減少蟲害越冬的范圍,像棉鈴蟲那類害蟲就是會化蛹越冬。所以在耕種時進行深耕,就會大幅度減少蟲卵的數量,降低爆發蟲害的可能。最后還要對害蟲進行吸引,使其減少對棉花的攻擊。
例如:在種植棉花的田地中,種植者可以在棉花的附近種植幾株煙草、芹菜、胡蘿卜等吸引靦腆煙虱粉和玉米螟等,降低這兩者對棉花的侵害,從而有效提高棉花的產量和質量。
3.化學防治
化學防治就是平時種植者通俗意義上所講的打農藥。但是農藥的噴灑也不是隨意地,而是要根據棉花的栽種時期進行不同的農藥選擇,以此提高棉花的種植效果。在苗期、花蕾期以及中后期三個成長階段選擇的農藥品種和類型都大不相同。在苗期主要使用烯啶蟲胺、甲氯菊酯等高濃度的農藥對棉蚜和蝸牛進行防治,這一時期的害蟲還沒有生長成型,對農藥的類型有要求。在花蕾期時主要隨隊棉鈴蟲進行防治,因此選用啶蟲脒和丁烯氯蟲睛進行殺滅,使用的量度也沒有幼苗期要求那么嚴格,可以隨著病蟲害的嚴重程度適當加減使用量度。最后一個階段是棉花栽培的中后期,需要對棉鈴蟲和紅鈴蟲以及飛蛾進行預防和防治,所選用的農藥也是根據這幾類害蟲的特性進行的。
例如:在棉花栽培的中后期,由于空氣中水分含量較低,而且溫度也較高,因此增加了棉花害蟲防治的難度。此時,種植者可以選用螺螨酯進行有效防范。不同的時期害蟲的特性不同,所選用的農藥品種也不同,只有選擇對了農藥才會高效的殺死蟲害,減少農藥對環境的影響。
4.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通俗意義上就是利用病害蟲的天敵進行病蟲害的防治,這是目前政府大力提倡的一種防治措施,因為其具有專一性且污染性較小的特點,可以減少農藥的使用,既避免了環境污染,也解決了病蟲害問題。
例如:種植者可以在田間架設捕蟲網,對害蟲進行捕捉,還可以在種植棉花的田間內適當增加天敵的數量,比如各種鳥類。
三、總結
棉花質量和數量的提高離不開各種有效措施的防治,種植者需要了解每種方法的基本原理,并對其進行熟練掌握,有效減少病蟲害的傷害,提高質量。
參考文獻:
[1]陳述暉.新疆伽師縣棉花栽培技術及病蟲害防治要點[J].農業工程技術,2019,39(26):77.
[2]張衛國.新疆棉花優質栽培技術與常見病蟲害防治分析[J].湖北農機化,2019(17):58.
[3]李亦波.棉花栽培與病蟲害防治技術要點[J].南方農機,2019,50(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