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業潮
摘 要:在廣西地區的農業種植中,馬鈴薯是比較常見的經濟作物之一,它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與藥用價值。且隨著廣西經濟與技術的快速發展提高,人們對馬鈴薯的種植質量和生產需求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相關種植地區與人員要不斷提高馬鈴薯的栽培技術,以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種植需要。本文主要就廣西地區的馬鈴薯種植栽培管理技術進行詳細分析探討。
關鍵詞:馬鈴薯;種植技術;管理方法
馬鈴薯又可叫做土豆,是茄科茄屬一年生草本植物。具體來說,馬鈴薯在生長期間有兩種不同的形態,一是塊莖形態,該形態時馬鈴薯呈扁圓形,無毛,高20~80cm,顏色為白、淡黃、黃色;二是植株形態,初生葉為單葉,全緣,并隨植株生長,形成數量不等的羽狀復葉。此外,馬鈴薯屬于低溫的作物,喜冷喜涼,需種植在溫度涼爽濕潤、土壤疏松透氣的環境之中。總的來說,馬鈴薯是一種高產且營養豐富的經濟作物,像我國的廣西、甘肅等省份都有較大面積的馬鈴薯種植區域。以下對馬鈴薯種植栽培管理技術與病蟲害防治進行詳細分析。
一、馬鈴薯種植栽培技術分析
在馬鈴薯種植過程中,要按照以下種植要求進行科學種植工作:第一,要做好馬鈴薯品種的選擇工作;第二,要做好選地整地工作;第三,要做好馬鈴薯的催芽工作;第四,要做好播種工作。
1.馬鈴薯的品種選擇技術要點。在馬鈴薯種植過程中,馬鈴薯的品種對種植的質量有非常重要的影響,所以要做好馬鈴薯的品種選擇工作,具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第一,要根據種植地區的環境情況選擇合適的優質脫毒馬鈴薯品種進行種植;第二,要選擇抗性好、產量高的馬鈴薯品種,以提高馬鈴薯種植的質量;第三,在選擇好馬鈴薯品種后,要對種子進行消毒工作,以減少病害發生。
2.馬鈴薯的選地與整地要點。在馬鈴薯種植前,要做好相關的準備工作,以確保馬鈴薯種植能夠順利的開展。首先,從選地方面來說,進行馬鈴薯種植主要要滿足以下三個方面的要求:第一,應選擇地勢高的區域進行馬鈴薯種植;第二,應選擇排水灌溉系統良好的區域進行種植;第三,需選擇土壤肥沃深厚的區域進行種植。其次,從整地方面來說,除了要按照種植要求精細整地之外,還要對土壤進行消毒,以減少病菌的滋生。
3.馬鈴薯的催芽要點。在馬鈴薯的種植過程中,科學的催芽操作不僅能夠促進馬鈴薯生長,提高馬鈴薯種植產量,還能有效降低馬鈴薯種植發生病害的概率,保障馬鈴薯的栽培的質量。具體來說,在進行馬鈴薯催芽時,需先將種薯放在之前準備好的沙堆之中進行保存,然后再用藥劑對種薯進行浸泡,以促使其發芽。
4.馬鈴薯的播種操作要點。進行馬鈴薯的種植時,必須嚴格按照馬鈴薯的播種要求進行耕種。首先,馬鈴薯種植對溫度有一定的要求,因此,需在室外溫度達到23℃左右的時候才能進行種植工作;其次,在種植方法上,馬鈴薯種植可按雙行三角形的方式進行播種,并且在種植前,還要挖好施肥溝,施足底肥;最后,馬鈴薯種植需按照一定的密度要求,密度太大,會影響種植的產量,密度太小,則會影響馬鈴薯的正常光照與通風。
二、馬鈴薯的栽培管理技術應用
為了更好地促進馬鈴薯的生長,還要做好相關的栽培管理工作,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第一,要對馬鈴薯進行施肥管理,以確保馬鈴薯的養分吸收:第二,要做好馬鈴薯的除草水分管理,以保障馬鈴薯的正常生長;第三,要做好馬鈴薯的收獲管理,以保障馬鈴薯的商品質量。
1.施肥管理。隨著馬鈴薯的生長,其莖葉和莖塊對肥料的需求越來越大,所以要做好施肥工作,以保障馬鈴薯的生長需求。具體來說,除了播種時要施足底肥之外,還要對馬鈴薯生長進行追肥工作,主要以有機肥為主,因為有機肥不僅能降低環境傷害,還能提高馬鈴薯對病害的抗性。此外,在施肥管理中,還要適當施以氮肥等肥料,以滿足馬鈴薯生長的微量元素需求。
2.田間管理。在馬鈴薯種植過程中,還要做好相關的田間管理工作。首先,要定期的進行除草工作,一方面,定期除草可以保障馬鈴薯正常生長的養分吸收;另一方面,定期除草有效的防止病蟲害的發生;其次,要根據馬鈴薯的生長需要進行適量澆水,像馬鈴薯在生長初期,水量需求比較少,所以可少量或不進行澆水工作,而隨著馬鈴薯的不斷生長,其水量需求逐漸增加,這時則要加大澆水水量與次數,以保障馬鈴薯生長環境的濕潤。
3.收獲管理。馬鈴薯的收獲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因此,在馬鈴薯達到成熟標準后,種植人員要及時的對馬鈴薯進行收獲,以保障馬鈴薯的商品質量,避免因收獲過晚而造成的果實腐爛。具有來說,在收獲時,種植人員還要做好以下三個方面的要求:第一,收割前要提前割秧,使土壤水分蒸發,以保障果實收獲順利進行;第二,馬鈴薯收獲時要注意防曬,以免薯塊變綠產生毒素;第三,馬鈴薯收獲后要及時進行分級包裝、儲存運輸,以保障種植質量。
三、馬鈴薯病蟲害防治措施
在馬鈴薯種植過程中,病蟲害的發生對馬鈴薯的種植質量與產量都有非常嚴重的影響,所以要嚴格做好病蟲害的防治工作,特別是對馬鈴薯種植過程之中常見的晚疫病,青枯病、蚜蟲、紅蜘蛛、煙粉虱等病蟲害問題。
1.馬鈴薯晚疫病的防治技術。馬鈴薯晚疫病主要是對馬鈴薯的莖葉及莖塊產生影響,一方面,晚疫病會造成馬鈴薯莖葉邊側出現褐色斑點,并且隨著病情加重,褐色斑點會不斷擴大形成白霉,導致馬鈴薯葉子的枯萎、腐敗;另一方面,當馬鈴薯的莖塊出現晚疫病是,其莖塊會逐漸的產生下凹,然后慢慢的腐爛。所以,在進行病害防治時,要做到以下方面的內容:第一,在選種的時候,要對種薯進行檢查,當發現病種時及時的進行清理;第二,當晚疫病發生時,可以用25%阿米西達500~800倍液進行噴灑治理。
2.蚜蟲。在馬鈴薯種植過程中,還容易受到各種害蟲的影響,其中主要的就是蚜蟲的蟲害問題。蚜蟲的危害還容易誘發馬鈴薯的病毒病。蚜蟲的防治可以用10%的吡蟲啉噴殺。另外還有二十八星瓢蟲,此害蟲屬于鞘翅目瓢蟲科,它的成蟲、幼蟲都能啃食馬鈴薯葉和肉,從而導致馬鈴薯植株的死亡。因此,要及時對二十八星瓢蟲進行防治,防治方法如下:第一,及時的對病株進行清理,以防病害擴散;第二,種植人員要根據二十八星瓢蟲的生長習性,對其幼蟲和成蟲進行人工捕蟲、摘卵;第三,種植人員可用阿維菌素可濕性粉劑、吡蟲啉可濕性粉劑等加水稀釋后進行噴灑防治。
四、結束語
總的來說,在馬鈴薯種植栽培過程中,科學的種植方法非常重要,它是馬鈴薯種植質量與產量的主要保障。因此,相關種植人員必須加強馬鈴薯種植栽培管理技術的應用,以提高我國馬鈴薯種植的水平,并促進馬鈴薯種植產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劉儉,朱亞卓,王會榮.無公害馬鈴薯栽培技術[J].農民致富之友,2017(12):184.
[2]張艷軍,饒敏,張建康,等.玉溪市馬鈴薯高產高效栽培技術模式初探[J].農業科技通訊,2017(3):172-175.
[3]甘柳媚.馬鈴薯高產栽培技術要點及發展前景[J].中國果菜,2019,39(8):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