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燕
摘? 要:新的體育舞蹈教學模式是通過教師學生信息技術的三維立體教學形式。這種模式能夠很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并且對于教師的個人能力也有很大的促進作用。本文通過選取某學校學生60名,升分別設置實驗組和對照組。運用傳統體育舞蹈教學模式和三維立體教學模式進行干預,完成36課時的干預之后,得到結果:三維立體教學模式能夠很好的促進學生體育舞蹈的學習。通過本文的撰寫,能夠很好地將這種教學模式推廣到各個學校。
關鍵詞:立體三維? 體育舞蹈? 教學模式? 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3.95?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20)03(b)-0062-02
近些年,越來越多的教育改革向科技化多維化發展,最新的體育與健康教學大綱也提出。在體育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地運用信息化科技化相關工具與體育教學相結合。改革后新時代的體育教學理念應注重,信息化工具的靈活運用。隨著國家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出現了下滑的態勢。可以看出,在傳統的體育舞蹈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單一動作演示已經不能夠滿足學生對于體育舞蹈的理解及其學習。新的教學大綱要求教師在一定程度上要通過各種各樣高科技的手段引入到教學過程當中,通過某種特定的方法對學生進行綜合性的教學刺激。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內,使學生更高效率的學習體育舞蹈動作極其內涵。在新的教學改革實踐中出現了一批創新型的教學模式。其中以教師、學生、信息化3個因素沒內涵的立體三維體育教學模式,受到大家的廣泛認可。將3種主觀與客觀的因素結合在一個教學形式當中充分地調動各自的積極性,使學生在進行體育舞蹈過程中最大化地提升教學效果。這種教學模式是以信息化教學為輔助工具,教師通過高科技手段對學生進行三維一體的主動性教學,讓學生在多種多樣的刺激因素下進行體育舞蹈的學習,充分調動視覺感官器官。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本實驗通過隨機選取某學校60名學生,并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通過立體三維體育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對照組通過傳統教學模式進行教學,整個干預時間為一個學期18周期,每周有2學時,共36學時。在教學過程中分別運用專業的教師進行對學生的教學,并且在干預前后通過專家組,成員根據制定的標準進行對比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針對干預前后體育舞蹈學習狀況的相關比較。通過選取實驗對象的身體姿態、音樂節奏、基本功的能力,及其規定動作對于舞蹈練習者的編舞能力,整個舞蹈的完成質量,進行客觀的打分,實驗組和對照組的相關數據在在音樂的節奏上掌控。
能夠看出,這幾個評價體育舞蹈專項技能的指標中,通過立體三維教學模式,對于音樂節奏的培養中,實驗組和對照組的評分結果沒有變化。看出教師和學生通過立體三維教學模式,在信息技術的襯托下,不斷地改變教學形式。在立體三維教學模式當中,教師通過在日常的各種各樣信息技術,輔助教學能夠很好的促進學生在進行體育舞蹈學習。例如通過信息技術的,玩不在微信和QQ等視頻軟件的運用,將課上要學習的內容,讓學生在家中提前進行各種學習,使學生在上課之前能夠很好地理解老師在課上的講課內容及其邏輯思維。并且通過信息技術將課上所能出現的重難點,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講解和展示,調動學生課前的積極主動性,能夠很好地使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發現在課上所預設到的困難。課上老師通過學生的各種反饋,將所要學習的體育舞蹈內容的重難點運用信息技術的手段。制作出更好的課件,讓學生能夠直觀地了解本節課的重要內容。課后教師可以運用課上所采集的學生,視頻資料進行課后總結及其相關錯誤動作的糾正。三維立體教學模式是讓學生在老師的客觀監控下完成對于學生的教學,這不僅是讓學生能夠在課上直觀地接收到老師的教學之外,還能夠讓學生從自身的角度,找到學習的主動點。從主觀能動性過程中,真正為自己喜歡體育舞蹈而進行學習。
對于學生來說,在進行體育舞蹈教學的過程中,在課前通過教師對于本節體育舞蹈課程的相關內容編輯,能夠很好地認識本節課所要遇到的各種技術動作及其相關注意事項。在課程實施過程中,不論是課前老師為學生所準備的教學課件,還是在課上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同步進行的課堂演示視頻資料,都是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的重要資源。能夠看出,教師在課前付出精力進行相關準備是非常重要的。在課后,學生能夠根據老師在課上對于課的進行過程中所留下的視頻資料,進行有效的自我評價與糾正。并且通過實時的信息技術讓老師和學生,在各種時間進行有效的信息溝通。實時的將學生老師信息技術的運用,編著成一個立體三維模式的教學系統。
通過信息化技術的運用,能夠很好地轉化教師與學生在傳統教學模式上各種不適應的交流方式。與傳統的體育舞蹈教學所不同的是,新型的三維模式能夠很好地調動學生在學習體育舞蹈的積極性,打破了傳統意義上的“老師演示,教學生跟著練的學”的思想。對于創新型的教學理念,在課堂實施過程中有很多的弊端。可以看出教師在進行體育舞蹈授課過程中,對于學生的把控能力相對不夠。很多的學生從小培養出的自主學習性較差,加上在進行各種各樣分組練習過程中能夠看到,學生所展示出各種各樣的課堂紀律問題。在課后對學生進行過程性評價中,評價的準確率較低。
3? 結論與建議
從整體上得到的結果能夠看出,對于立體三維教學模式的體育舞蹈課程整體上的教學效果明顯高于傳統意義上的體育舞蹈教學。教師通過運用信息技術在體育舞蹈課程中很容易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并且能夠讓學生自主地學習體育舞蹈。這種改革之后的教學模式是值得我們所有教師進行推廣和借鑒的。
能夠看出,革新后的教學模式在信息技術的應用,處在一個比較重要的位置。這對于體育教師的綜合能力水平有更高的要求。這對于學生和教師在日常的培訓和學習過程中,要不斷地增加對于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力。同時這種教學模式應該從小就開始培養。
參考文獻
[1] 程云紅.形體訓練在中職體育舞蹈教學中的應用[J].人才資源開發,2016(24):145.
[2] 張興梅,林闖.普通高校中體育舞蹈教學價值探析[J].大舞臺,2014(2):178-179.
[3] 徐秀麗.試論中職學校體育舞蹈教學系統的構建[J].職業,2012(21):52.
[4] 牟善文.美國SPARK課程模式小學生體育課能量代謝特點及干預實驗研究[D].首都體育學院,2016.
[5] 王莉.中職學校體育舞蹈教學價值及創新發展研究[J].運動,2017(15):1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