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張京昌



本文以金融精準扶貧為視角,以山東農村商業銀行為例,對農村信貸進行調查分析,總結導致農村信貸風險的主要因素,利用層次分析法建立風險評價指標體系,為完善農村信貸風險管理,有效化解農村信貸信用風險提供路徑支持,從而使其規避風險的同時最大限度致力于金融扶貧工作。
一、前言
精準扶貧是一個新生事物,是中國政府扶貧攻堅關鍵時期提出的嶄新理念,金融精準扶貧在扶貧工作中具有重要地位。當下社會經濟的發展必須要有金融的支持推動,沒有金融的力量就沒有經濟發展,金融扶貧是當下社會經濟發展的時代產物。農村商業銀行作為農業貸款的主要金融機構,在支持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中的地位舉足輕重。目前,農村信貸風險管理的問題不斷出現,并且嚴重影響金融機構在農村的金融業務開展。因此,防范和化解信貸風險,提高信貸資金的整體效率,已經是一個迫在眉睫的重要問題。
二、農商行信貸業務現狀
中國共有300多家農村商業銀行,根據銀保監會發布的《商業銀行主要指標分機構類情況表(法人)》,截至2019年一季度末我國農商行不良貸款余額5811億元,根據下圖顯示農商行不良貸款率遠高于其他類型銀行。截至2018年末,山東農商銀行各項存款余額17936億元,各項貸款余額11702億元,涉農貸款余額7299億元。截至2019年11月末,全省農商銀行系統各項存款余額19772億元,各項貸款余額13048億元,涉農貸款余額7550.67億元,較年初有所增加。但是農貸增加的同時也給金融機構帶來一定的信用風險。以青島農商行為例,根據青島農商行年報信息,截止2019年6月農貸占總貸款額度2.84%,比去年有所增加,但是農貸不良貸款率為2.35%,銀行整體不良貸款率是1.43%,相對于其他行業不良率較高。可見加強信用風險管理對山東農商行而言具有重要意義,可以幫助山東農商行及時發現問題,促使山東農村商業銀行信貸業務的正常運營。
三、基于AHP農貸信用風險評價分析
(一)指標選取
根據層次分析法評價指標確立原則,本文對山東農村商業銀行農村信貸信用風險管理的評價指標分為四個部分,分別為基本特征、資產情況、負債情況、貸款性質作為四個一級評價指標。基本特征層次下設性別、婚姻、年齡、教育程度、信譽品質二級指標;資產情況下設車產價值、房產價值、銀行存款;負債情況下設銀行負債、對外擔保、其他負債;貸款性質下設貸款用途、貸款是否有抵押、貸款是否有擔保。
(二)構建評價矩陣
在確定了山東農商行農戶信貸風險管理現行營銷策略的評價指標后,邀請了相關金融專家,對指標進行了重要性比較,進而得出各個指標的權重,指標權重評價矩陣如下:
利用以上方法求得權向量為(0.6301,0.2184,0.1515),最大特征值是3.1078,利用同樣的方法檢驗得到CR=0.0539,CR<0.1,所以通過一致性檢驗。
通過以上結果分析得到在一級評價指標中最重要的是資產情況,其次是負債情況,貸款性質相對于個人基本特征影響較大,但是兩者重要程度相差不是很大。在二級指標中,對于基本特征來說最重要的是個人信譽品質,此外教育程度所占比重較大,資產情況中最重要的是銀行存款,負債情況中最重要的是銀行負債,而對于貸款性質來說最重要的是貸款用途。專家認為山東農村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的主要成因是在以上權重比較大的幾個方面,在風險管理中應予以重點關注。
四、結語
通過對山東農村商業銀行信貸信用現狀調查分析,并采用層次分析法對農村信貸信用風險影響因素進行分析評價,本文認為要降低山東省農村商業銀行農貸信用風險,應該從以下方面入手。
(一)積極做好貸前調查工作
只有把貸前調查工作做好,才能控制住風險源頭,貸前調查的細致與否決定客戶信息的真實性,山東農商行應該采取切實有效的具體措施來加強貸前調查工作,通過采用層次分析法,我們從中找到影響信用風險的重要因素,信貸工作人員應該認真核實農戶的個人信用品質、學歷、負債情況、資產情況以及貸款用途等信息,應將借款人提供的相關信息進行核對,結合客戶信息作出準確信用風險評價,從而根據信用評分作出信貸決策。
(二)加強金融知識宣傳工作
農貸的主要對象就是農戶,農村地區金融環境以及農戶的信用風險意識較弱的主要原因是農戶學歷層次普遍較低,金融知識和相關的法律知識相對比較薄弱,因此農村商業銀行要想降低貸款信用風險,需要從各方面普遍增強信貸知識宣傳工作,增強農戶的法律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三)合理設計扶貧信貸產品
金融精準扶貧不能脫離“精準”層次,要做到金融精準扶貧就需要設計精準的金融產品,這就要求金融部門不斷深入貧困地區進行現場調研,結合農村的不同現狀,因地制宜設計出適應農村發展特點的信貸產品,進一步提升金融機構在金融扶貧方面的精準效果。 在農村小額信貸產品的創新設計過程中,要結合農業生產周期合理設計貸款利率和償還期限,以一地一特色、大力創新特色產業扶貧產品,此外需要協同政府部門、社會組織和農業企業客戶協同創新扶貧金融產品,金融產品與信貸需求特色緊密結合才能保證農戶按時還款,降低他們的信用風險。
完善貸后管理體系。持續開展實地貸后檢查,制定風險防范要求和措施,加強風險管理部、信貸管理部、資產保全部等部門信息溝通和聯動,及時向分支機構反饋檢查風險提示,切實有效防范信用風險。農商行要及時監控和督導逾期、關注類貸款,如果發現數據有異常要及時與相關部門溝通,分析產生原因并采取相關解決措施,切實保證欠逾貸款、關注類貸款能夠得到有效管控,此外需要定期印發信用風險監測情況通報、按季分析信貸資產風險情況,從各方面進一步提高山東農村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監測水平。(作者單位:山東農業工程學院經管學院)
本文為2018年山東省教育廳《精準扶貧視角下的農村信貸信用風險管理研究》的研究成果,課題編號:J18RA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