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大眾
摘 要:隨著玉米在我國的種植面積不斷擴大,如何做好其病蟲害防治是至關重要的。玉米作為種植面積最大的農產品,其具有適應力強、產量高的特點。所以,如何防治玉米病蟲害的發生是農業現階段中的重要工作。因此,本文對玉米病蟲害的情況進行了介紹,并重點探討了其防治新技術,從物理、生物、化學防治等方面展開了論述。
關鍵詞:玉米種植;病蟲害防治;農業防治
我國人口眾多,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的種植面積較為廣泛。相比較其他農作物來說,玉米種植中出現病蟲害的問題是極其常見的,對玉米的質量和產量有非常不利的影響。因此,關于玉米病蟲害的發生及其防治新技術的分析與研究尤為重要。
一、玉米種植概況
玉米種植的種植區域廣泛,主要是集中在以下等地區,例:東北、華北以及西南等。種植面積較大的省份有山東、河北、黑龍江、吉林、遼寧等。我國的玉米種植多樣化,主要以春、夏玉米為主,春玉米主要集中于黑龍江,遼寧、吉林和內蒙古等種植區。夏玉米主要分布黃淮海地區,其中包括山東省、河南省、陜西省中部、江蘇省北部和山西省南部等地區。
我國發展迅速,國力日漸強盛,不僅僅提高了人們的生活水平,也促進了關于玉米種植技術的發展。據相關數據顯示,到2018年,我國玉米種植的發展較快,一些相關的先進技術也運用到其中,玉米種植總面積大幅度增加,玉米總產量持續上漲。
二、常見的玉米病蟲害
玉米種植的條件相對來說較容易滿足,所以種植面積很廣,但是,玉米極易受到病蟲害的影響。一旦受病,會對玉米植株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壞。
(一)病害:
1.大斑病:又稱葉斑病、煤紋病、條紋病等,主要危害玉米葉片,大斑病多發于玉米根部,在發病初期,玉米的根部會出現青灰色的斑點,隨著情況的加深,會逐漸慢慢向兩端擴展,導致玉米葉片干枯。最后玉米植株根部開始腐爛,會導致玉米死亡。一般夏玉米比春玉米發病嚴重。
2.絲黑穗病:主要損害的是玉米果穗與雌花,生長過程中,由于受到芽鞘影響,極易感染絲黑穗病。受害情況嚴重的植株,可表現出各種癥狀。如植株明顯矮化,節間縮短。不僅如此,一旦感染上黑穗病,在開花時期,玉米植株不會出現花穗,并且一旦受病,往往顆粒無收。
3.莖腐病:莖腐病一般在玉米灌漿時期開始出現,病菌從根部侵入,在玉米植株內擴展蔓延。主要傷害的是中部莖稈和葉鞘,剛開始病部呈現暗褐色,病斑向周圍迅速擴展,導致玉米植株呈褐色腐爛,最后變成空心極易折斷,直到植株死亡。傳播途徑主要是由真菌引起,此菌可以在土壤或種子上過冬,并且腐生性極強,在土地中可長時間存活。
(二)蟲害
1.玉米蚜蟲:蚜蟲是對玉米種植中損害嚴重的一種病蟲害。玉米蚜蟲主要是寄生在玉米葉背部或者嫩芽上,不斷進行繁殖。在玉米蚜蟲繁殖到一定程度后,通過吸取植物汁液在玉米葉內進行危害,蚜蟲分泌出的液體,可以影響植株的光合作用,影響玉米成長。所以,一經發現蚜蟲,需立即采取防治工作,若不能在短時間內消滅,輕則產量受損,重則植株死亡。
2.玉米螟:也稱為空心蟲,傷害范圍極廣,可以在一百五十多種植物上寄居,而玉米就是最大的受害者。玉米螟主要危害的是葉片、莖稈等,被玉米螟嚴重侵蝕后,會導致玉米植株發育不良,影響植株的生長進度,最終導致玉米出現無粒、缺粒的情況。
三、玉米病蟲害防治新技術
為了有效防治玉米病蟲害,人們積極探索新技術,在化學、生物,農業等以下幾個方面:
(一)化學防治
化學防治是目前一直在采用的病蟲害防治方法,所謂化學防治指的就是以噴灑農藥的方式,達到防治病蟲害的效果。但是,這一方法容易引起環境、水源及土壤的污染,目前,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我國已經研發出一些“綠色”化學防治技術,不但能夠對玉米蟲害進行有效的防治,還可以避免影響人們生活的環境,進而增強玉米的產量與質量。
(二)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以達爾文進化論-優勝劣汰的基礎上研究出來的,有一種寄生性昆蟲,名為赤眼蜂,可以將自己的蜂卵寄生在害蟲蟲卵里,通過吸食害蟲蟲卵的營養物質,致使蟲卵死亡,達到防治目的,效果顯著。所以,玉米種植戶在田地中放養赤眼蜂,可以對玉米病蟲害起到良好的壓制作用。
(三)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就是通過物理手段消滅害蟲,根據害蟲的特點,選擇恰當的物理防治技術,是目前的重點。例:一些種類害蟲喜光,種植戶可以在玉米田地四周放置紫外線燈,利用趨光性消滅害蟲。但是這一方法成本較高,大面積的玉米種植通過這種方法去實行病蟲害的防治,是比較實用的。
(四)農業防治
目前在玉米病蟲害的防治過程中,農業防治是比較傳統、也是比較高效的方法。農業防治一般可分為兩種:
1.品種選擇法:在種植過程中,種植戶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適合種植的優良品種,具有一定的抗病性。并對于病蟲害發生率高的區域,提前做好處理工作,除去種子的病菌。
2.科學種植法:在玉米種植中,將大小和品種不同的玉米分家播種。掌握玉米的生長情況,一旦產生病蟲害問題,要在第一時間做好防御措施,將損失量控制在最低。此外,還可以在運輸中,將玉米幼苗隔開,以免在發生病蟲害感染。要預防一切阻止玉米植株正常生長的因素,所以,在種植的過程中,也要保證土地輪種的重要性,做好田間管理,有效避免細菌生長,預防病蟲害的出現。其次,農藥選擇方面也相當重要,盡量用一些低毒性、有針對性的,以免影響玉米發育。
四、結論
綜上所述,玉米病蟲害品種眾多,如何有效防治至關重要。所以,要準確掌握玉米病蟲害的發生規律。從以上敘述中,可以明白新型防治技術的運用至為重要。種植中有效的運用防治新技術,做好綜合防控措施,減少玉米病蟲害的發生,才能全面保障玉米種植的經濟效益,提高玉米產量。
參考文獻:
[1]張亞莉.淺談玉米病蟲害的發生與防治新技術[J].農民致富之友,2019(04):67.
[2]沈月華.玉米病蟲害的發生與防治新技術[J].農民致富之友,2019(0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