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彩乾
摘 要:因為市場上大眾對于黃瓜的需求正在不斷的提升,以至于農戶開始進行對此種作物的大面積種植。本文對種植地和茬口選擇、科學選擇品種、科學選擇品種、適時種植、適時種植等方面進行分析,希望能為相關人士提供有效參考。
關鍵詞:栽培技術;科學選種;適時種植
黃瓜內部的營養含量較高,并且對周圍環境的適應能力強,結果的效率高,適合農戶進行連續性種植,目前在市場上的需求較高。在大規模的培育黃瓜的過程中,應當主要研究合適的種植方式,并在田間管理期間,加強對其的科學化管理,才會在后期的收獲季節中獲得可觀的經濟收益。
一、種植地和茬口選擇
黃瓜是一種適應周圍環境能力較強的蔬菜,不會受到外部環境的過多干擾,有利于農戶對其的管理,較為適合大面積的種植。農戶在種植期間,應當保證采用的種植方式較為科學化,在栽培前期,需要加強對選地的重視力度,以地勢高的土地位置為首選。根據當地的土壤狀況做以篩選,檢驗當地的土壤層厚度,以及整體的灌溉途徑是否適合修建多種灌溉渠道,只有保證上述的地理環境條件,才會為之后的疏松土壤、加強有機質含量等環節奠定基礎,從而適合在之后的種植時間中進行大面積的施肥以及灌溉管理。在整個栽培的管理過程中,要想提升后期的經濟收益,農戶需要依據市場的浮動狀況進行收獲,才會保證自身的經濟收益。
二、科學選擇品種
針對黃瓜的種植,可以增大其栽培的密度,在田間的管理中,如果黃瓜因為自身品種的原因,導致在田間的適應能力差,就會出現大面積的病蟲害,不利于之后的管理,黃瓜的受病率提升,干預到黃瓜的生長質量和效率,并影響到后期的收益情況。針對此種情況,農戶在選擇品種的過程中,需要重視挑選抗病性強以及深受市場歡迎的黃瓜品種,能夠減少后期的病蟲害防御措施,節省農戶的種植時間,降低后期的投資成本。在播種期間,應當事先對種子做以處理,在陽光充足的天氣中,將種子進行爆嗮,能夠消滅種子上方大量的病害和蟲卵,之后再將種子放置在55℃的溫水中浸泡,并不斷的攪拌。一旦水溫較低到30℃,農戶需要將其靜置5h上下。種子浸泡之后,需要反復的沖洗,將上方的黏液去除,用紗布將其包裹好,安置在大約溫度為30℃的環境下進行催芽處理,并在此步驟之后,放置在1℃的環境下進行低溫處理,能夠有效提升種子的抗逆性,提高后期的發芽率。
三、育苗
育苗環節中需要進行三方面的處理,第一,在苗場的準備過程中,應當需要選擇適合黃瓜生長的苗床,研究土壤內部的肥力狀況,根據實際情況增加有機肥,保持土壤的細膩情況,合理增加養分,控制內部的有機成分。除此之外,還應當加強對其的深翻處理,增加土壤中的含氧量,有利于黃瓜之后的成長。第二,在播種的過程中,需要選用點播的方法,加強對種植密度的控制,防止密度過大和過小,避免不必要的土地資源浪費,以免黃瓜在成長期間沒有均勻的享受日光照射,從而影響今后的生長狀況。最佳的密度為每3m2播種一粒種子,并在播種之后,在上方放置大量的細沙,并均勻噴施水分,保持覆土的厚度維持在0.5cm上下。黃瓜幼苗在出土之后,應當加強對溫床溫度上的管理,最佳的溫度應被控制在25~30℃以內,在此種環境下,5d之后,黃瓜就會生長出嫩芽。整片田地發芽率在70%以上,就應當提升溫床的通風狀況,降低室內的溫度,最佳的溫度白天應當控制在25℃,夜間調整在17℃上下。另外,加強光照處置環節,防止幼苗的增長狀況,以免在苗期出現嚴重的病蟲害情況。第三,嫁接處理,通常情況下,黃瓜的幼苗生在半個月之后,第一片葉子就會生長到2cm所有,此時是最佳的嫁接處置時期。嫁接處理時,應當利用靠接的方式,提前設置好苗床,調整行距,并挖掘10cm左右的溝渠,增強灌溉透水效果,將需要嫁接的根苗放置在泥土內部,之后填平附近的土壤層,并在定制之后,覆蓋一層保鮮膜,增加土壤的溫度,有利于生根。
四、適時定植
在開展定植工作之前,農戶需要對土地進行整體的施肥,每畝增加全熟的農家肥4000kg、過磷酸鈣25kg、生物有機肥料60kg,將全部肥料混合之后,深翻到土壤之中,等到地面整平之后加強灌溉,有利于根系補充大量的水分。在整地環節之后,應當起壟覆膜,將壟寬設定為80cm,溝寬40cm,壟高位于15~20cm之間,在上方鋪設地膜,保障地膜可以和壟溝緊密貼合,有利于調整土壤內部的溫度。定植環節之前,還需要加強溫室的消毒處理,每畝田地采用2kg的硫磺粉,并配之80%的敵敵畏,在混合之后,增加鋸末,有利于提升對土地的管理,降低后期病蟲害的爆發,有利于黃瓜的生長。
五、定植后的管理
等到黃瓜嫩苗定植之后,需要進行間隔式的灌溉,一旦黃瓜生長到10cm之后,就應當強化整體施肥和灌溉環節的管理,每10d進行一次大面積的澆水,為保證黃瓜的生長狀況,應當在晴天狀態下,進行灌溉,農戶可以采用膜下滴灌的方式進行澆水。等到黃瓜開始進入到結果期間,共需要兩次灌溉和一次施肥,將每畝田地增加尿素10kg,硫酸鉀5kg,磷酸二銨10kg,一旦黃瓜進入到整個成長階段中的旺盛期,就需要農戶開始采用0.5%的磷酸二氫鉀做以大規模的施肥管理。另外,在溫度的控制過程中,如果是大棚種植,需要提升室內的整體溫度,有利于強化根系的生長,將白天的溫度控制在不低于18℃和夜間溫度不低于13℃的情況下。等到黃瓜進入到旺盛期之后,需要在上午控制整體溫度在28~30℃之間,下午的溫度在22~24℃之間,植物生長期間往往會由于外部環境溫度的上升,促使內部的棚內溫度透光率增加,此時農戶需要調整室內的溫度,防止對黃瓜的生長造成不良的影響。
六、結論
綜上所述,在對黃瓜進行大面積的種植過程中,應當注意對其科學化的管理,合理施肥和灌溉,保證黃瓜的成長環境。
參考文獻:
[1]范淑麗.大棚黃瓜栽培技術[J].吉林農業,2019(18):79.
[2]潛錦賢.無公害綠色黃瓜高產栽培技術[J].中國農業文摘-農業工程,2019,31(05):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