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琳
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同時也帶動了企業的發展,作為執法監督、承擔一些社會管理職能的行政事業單位也在不斷的進步。伴隨而來的是國家財稅體制的深入改革,新《政府會計制度》是基于國家會計法、預算法的基礎下制定的,在此之前還頒布有《政府會計準則—基本準則》,這些政策的實施都是為了推進我國行政事業單位的發展。2019年1月1日,全面施行新《政府會計制度》,這對于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核算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包括資產、負債、支出、凈資產等方面。行政事業單位只有充分了解到新《政府會計制度》實施后會計核算體系的特點,才能克服重重困難,真正獲得發展。
一、前言
目前推行的政府會計標準還是以收付實現制為主,主要是在部門決算報告中體現預算和收支的具體情況。在實踐中發現還存在諸多問題,如政府運行成本、政府資產負債“家底”等無法明確的在決算報告中體現出來等,并且,目前推行政府會計的領域存在制度冗雜、核算體系復雜、內容不明確等現象,也就是說在兩個行政事業單位在進行會計核算的時候可能采用了不同的會計標準、政策,這種情況下,不僅使最終獲得的財務報告質量差,而且使單位之間的會計信息的對比無意義。這也是繼《政府會計準則—基本準則》之后又頒布了新《政府會計制度》一大原因。面對新的發展形勢,我國政府會計準則的改革勢在必行。本文圍繞新《政府會計制度》全面實施的背景,歸納總結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核算體系的特點以及會計核算受到新制度實施的影響,并給出幾條應對新制度的有效措施。
二、新《政府會計制度》實施后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核算體系的特點
新《政府會計制度》全面實施的背景下,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在會計核算方面有以下幾個特點,①平行記賬模式的確立,預算會計以收付實現制作為核算的基礎,財務會計以權責發生制作為核算的基礎,而在新《政府會計制度》實施的背景下的平行記賬模式則是這二者相結合的產物。②會計要素在原來的基礎上增加了3個,變成“5+3”的模式,“5”要素指的是支出、收入、負債、資產、凈資產,“3”指的是預算收入、預算支出、預算結余。③財務報表模式的轉變,在結合了運算會計和財務會計后確立的平行記賬模式下,財務報表也發生了相應的改變,新的雙報告模式即財務報告加上決算報告。④基建工程和在建工程的合并,明確表示不再單獨建立基建工程的賬目,僅僅作為一個項目被單獨核算。
三、新《政府會計制度》實施對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核算造成的影響
從上述特點的總結中不難發現,新《政府會計制度》的實施下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核算內容發生了較大的改變,具體受到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下面幾點。
(一)資產核算方面
①新《政府會計制度》實施后,長期股權投資被細分為長期股權和長期債權兩個科目,同時在長期股權投資的會計處理工作中增加使用了權益法來進行核算工作。優點是長期投資科目的變動清晰明了,便于領導者對這方面信息的掌控。缺點是核算工序更加復雜化,增加了相關工作人員的壓力。②新《政府會計制度》實施后使事業單位在資產核算的真實性和準確性得到提高。按照以往的會計制度,雖然做出了對單位的應收賬款和其他應收款需要計提壞賬準備,但是對單位的無形資產和固定資產等方面并沒有要求必須計入。而新的會計制度提出了部分適用資產減值,這一點對于增加單位會計核算真實有效性有著重要作用。③單位存貨核算的細分,按照新會計制度的規定,存貨被細分成4大類,包括在途物資、庫存物品、加工物品、工程物資,存貨的細分使單位對其的核算也更細致化,有利于加強單位對存貨的控制。④新會計制度的實施使得單位對固定資產的核算標準更加明確,核算的范圍也有所擴大,單位擁有控制權的都在核算范圍內,這與權責發生制更相符。其中新制度對于單位固定資產的詳細分類、折舊年限的規定也使得固定資產的會計核算更為細致。
(二)負債核算方面
預計負債作為新增科目被計入負債核算體系,新會計制度提出了規范的核算內容,這一點使單位能夠更清晰的掌握負債方面的明確情況,提高了有關負債的會計信息的準確性。
(三)支出核算方面
新《政府會計制度》的實施使各事業單位在進行運營管理和會計核算等工作時更加重視對成本支出核算的管控。具體表現在將研發費用單獨作為一個核算體系,同時將預提費用和待攤費用的支出納入新增的會計科目。有利于完善單位的成本支出核算,使相關的會計信息更具有真實性和代表性。
(四)凈資產核算方面
新會計制度中細化了凈資產的核算科目,包括無償調撥、累計盈余、權益法調整、專用基金,其目的在于更清晰的表現出單位賬務資產的變動、單位凈資產的來源和單位凈資產的使用形式,是會計信息更加透明化,不僅有利于單位領導者對會計信息的掌握,透明度高的會計信息還能夠起到一定的監督作用。但對于單位的財務工作者來說,則大大增加了其核算科目的難度。
四、新《政府會計制度》實施下行政事業單位的應對措施
新政事業單位在新會計制度的推行下,其會計核算方面受到了很大的影響,會計核算體系的轉變也給單位會計相關工作增加了一定的難度,所以,為盡快的適應新的會計制度,確保單位有序的發展,單位需要選擇施行一定的措施來做好會計核算工作中的風險防控。
(一)提升相關財務者的綜合素質
新的會計制度下,權責發生制和收付實現制相結合,會計核算的科目劃分更加細致,這些改變對單位財務工作者提出了更多的要求,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會計思維模式的轉變。新的會計制度下要求從事相關工作的人必須同時具備預算會計和財務會計的思維模式,即收付實現制思維和權責發生制思維的結合,涉及內容廣闊而且復雜。因此,在新會計制度推行的背景下,單位需要為在職的會計工作者提供系統的培訓,尤其是對新會計制度內容的學習,務必要求每一位會計人員能夠熟練的掌握并運用在日常工作中。
(二)加強會計核算信息化建設
平行記賬模式的確立,使得相關財務人員的工作量大大增加,核算科目的細化,也是會計相關報表的細化,因此當某一個數據出錯,對比查找工作將是一個巨大的工程。因此關于財務信息化的建設工作必須抓緊。計算機應用于會計核算的優勢不僅僅是計算速度快,更重要的是實現數據自動化對比,尤其是當多種記賬模式同時運用的時候,計算機技術可以更有效率的實現數據間的勾稽檢驗,確保會計信息的準確性。
(三)完善事業單位財務內控
在風險預防和控制上最主要的措施就是做好財務內部控制工作。而新會計制度對事業單位的財務工作影響較大,因此事業單位需要基于新會計制度的內容及時梳理和調整單位的財務內控制度,對于新制度下單位會計核算工作中容易出現的風險和問題要做好防控。
五、結語
新《政府會計制度》的推行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國家行政事業單位能夠更好的發展,其主要內容的特點就是對單位會計核算標準的規范統一,促進會計制度和體系的完善。在推行的過程中勢必會對各單位的財務工作尤其是會計核算工作造成巨大的影響。因此事業單位需要從提高會計工作者業務能力、加強財會信息化建設以及完善財務內控等方面來適應新的會計核算標準,獲得長足的發展。(作者單位:廣州市環境保護宣傳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