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慧
對于突發公共事件來說,在應對處理上最主要的就是政府治理。在緊急時期,政府需要履行特殊的職能,做到平等保護,對社會秩序加以維持,有效治理危機,做好緊急救助和信息傳播,充分整合社會共同應對,以最大限度降低損失。可以說,政府治理是解決突發公共事件的重要保障。然而在以往的政府治理中,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和不足,如治理主體單一、治理質量較低、治理內涵不足等。基于此,需要采取措施加以改進,豐富治理主體、提升治理質量、充實治療內涵,從而在突發公共事件中更好的發揮政府治理的作用。
一、前言
政府的治理能力是政府職能的一個重要體現,在現代社會發展中,對于政府治理能力也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突發公共事件是對政府治理能力的一個重要考驗,政府應當能夠快速有效的應對突發公共事件,快速反應并采取措施,盡快解決問題,降低損失。但是,在很多突發公共事件當中,都會體現出政府治理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為了進一步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應當針對存在的問題仔細分析,提出有效的解決措施,對政府治理能力不斷強化,從而推動國家治理體系的發展和完善。
二、突發公共事件中政府治理的不足
對于當前突發公共事件中政府治理的不足,筆者主要梳理出了以下幾點:
(一)治理主體單一
在突發公共事件中,政府是治理的主導與核心,對所有治理權力掌握執行,對治理主體責任全部承擔,因而也對以往落后的治理理念加以延續。政府的天然優越性是顯而易見的,在治理過程中,本位主義心態堅持以自我為中心,利用自身掌握公權力進行治理。例如在2014年傷害黃浦區外灘陳毅廣場踩踏事件,造成了嚴重的傷亡。此次事件實在沒有政府組織下發生的,政府沒有組織相關活動,也沒有采取措施應對人員大量聚集。由此反映出了政府公共安全風險防范治理意識不足,同時也體現出了治理主體單一的問題,沒有公民、社會組織或其它治理力量參與,從而造成了嚴重的后果。
(二)治理質量較低
在經濟快速發展的情況下,很多政府對于GDP提升和經濟增長過度追求,反而忽略了可持續發展,導致經濟結構不夠優化、生產發展粗放、生態環境污染嚴重等。同樣的,在突發公共事件治理中,政府往往單一追求治理效率的提升,反而忽略了治理質量,對事件中各方利益訴求無法兼顧,因而導致治理質量較低。例如在2008年貴州甕安事件中,死者家屬對死因鑒定結果不滿,聚集上訪,一些人煽動群眾沖擊政府和公安局,引發了嚴重的突發事件。在這種情況下,政府為了追求治理效率,仍希望盡快處理事件,沒有充分調查就下定結論,忽視了事件的有效性、合法性和真實性。
(三)治理內涵不足
近年來,雖然政府在治理技術、治理手段等方面,都進行了較大的改進和提升,但是卻忽視了對治理內涵的充實。一些地方政府認為,只要加大財政支持硬件投入,對治理技術手段加以提升,就能夠實現治理能力的提高,但實際上并不是如此。例如在2011年的315晚會上,曝光了雙匯集團的瘦肉精養豬事件。實際上我國豬肉食品用量、檢驗檢疫技術等,都處于世界領先水平,但是在瘦肉精事件中,從最初的生豬喂養到最后的豬肉銷售,期間諸多環節都沒有得到有效的監督管理。由此體現出雖然治理技術手段現金,但是治理理念和內涵不足,沒有體現出以民生為導向的重要核心。
三、突發公共事件中政府治理的措施
對于如何面對和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筆者建議各級政府從以下幾方面著手進行布置:
(一)豐富治理主體
在公共突發事件中,政府應當明確,全能政府并不是有效政府,在治理結構方面,應當體現出多元化和多層次,對治理主體進行豐富,建立公共治理,為綜合治理能力的提升提供保障。地方政府強化頂層設計,實行治理結構分權化,使治理廣泛參與度得到提升,為其它治理主體提供便利。例如,由政府牽頭,建立突發公共事件應對委員會,邀請企業、社會團體、普通民眾參與制度設計與方案制定。社會組織對主體責任用于承擔,發揮自身的專業優勢,在專業治理方面取得話語權,進而在突發公共事件中,快速有效的提出專業解決方案。企業則發揮市場化優勢,在突發公共事件中配置市場資源,規范經營行為,進而做出貢獻。
(二)提升治理質量
在突發公共事件中,政府治理不但要提高治理效率,更要注重治理質量。政府應當拋棄速度至上和效率至上的理念,而是更加關注需求導向、問題導向、民生導向,為治理質量提供有效的保障,更新治理理念、強化治理效能,推動治理能力現代化發展。在應對突發公共事件中,政府要強化治理科學決策機制,在治理規劃中保證決策科學性,從而取得更好的決策質量。對突發公共事件風險研判和估計,制定應急預案,經常檢查督促,并對監測預警基機制加以建立,對人員力量配備不斷充實等。主體責任制嚴格執行,對治理質量底線嚴格堅守,強化隊伍建設,將治理質量責任落實到基層、崗位、人頭。
(三)充實治理內涵
政府不但要注重對突發公共事件治理技術手段的提升,更要關注對治理內涵的充實,對治理思維積極拓展,從而取得更好的治理效果。應當遵循以人為本的理念,堅持人民群眾利益為先,對所有治理技術手段的運用,都應當以保障人民群眾利益為基礎。以人民群眾利益需求為依據,提高治理技術手段,強化治理能力提升。對突發公共事件的治理,要以可持續原則為基礎,從根本上入手,查找發生突發公共事件的根源問題,并徹底進行解決,以防相似事件再次發生,保證取得可持續化的治理成果。進一步強化法治思維,利用法制保證治理成效,有效制約規范影響治理質量的觀念行為。
四、結語
突發公共事件會對社會和諧穩定、人民利益安全等構成較大的威脅,因此,應對突發公共事件,是政府需要承擔的重要職責。政府治理是解決突發公共事件的重要途徑,而以往的政府治理中存在一定的問題和不足,影響了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對此,應當仔細分析這些問題和不足,進而采取針對性措施加以解決,不斷提高政府治理能力,為更好的解決突發公共事件提供保障。(作者單位:青海民族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