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泠屹
摘 要: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可提升高校學生創新創業思想理念;規范學生創新創業道德品質;激發學生創新創業人文精神;豐富學生創新創業內容。通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創新創業教育專業建設、課程體系、實踐活動、大創項目培育等方面的融合,實現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切實提高高校學生創新創業的綜合能力。
關鍵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新創業教育;
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意義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源泉。“實現中國夢必須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獲取精神滋養”“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立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創新創業教育是我國建設創新型國家一系列戰略舉措的重要組成部分。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要“鼓勵創業帶動就業”,為大學生創業提供全方位服務,促進高校畢業生多渠道就業創業。這既是國家戰略,又體現了當前大學生的內在需求。
而今,高校作為創新創業教育的前沿陣地,在大力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今天,高校在創新創業與中華傳統文化的融合發展上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創新教育方式,豐富活動內容,尊重學生認知規律,不斷增強創新創業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充分發揮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立德樹人中的重要作用,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貫穿于全體學生成長的全過程具有功在當下利在千秋的時代意義。
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原則
(一)堅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與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結合
要堅持歷史唯物主義和辨證唯物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在大學生創新創業文化精神的營造中,深入挖掘和闡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時代價值。要處理好繼承和創新的關系,重點做好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二)堅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與時代精神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相結合
基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大學生創新創業計劃訓練項目內容既要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又要積極弘揚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繼承和弘揚革命傳統文化。
(三)堅持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學習借鑒國外優秀文化成果相結合
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既要高度重視培育學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又要注重引導學生樹立世界眼光,博采眾長,積極學習先進的創新理念,借鑒成熟的創新理論。
(四)堅持課堂教育與實踐教育相結合
既要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建立開設基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新創業課程內容,又要注重發揮課外活動和社會實踐的重要作用,讓同學們走出課堂,扎根中國大地,了解國情民情,在創新創業中增長智慧才干,在艱苦奮斗中錘煉意志品質。
三、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實踐策略
(一)構建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新創業課程體系
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創新創業課程體系,開展創新創業教育,以課堂教育為主,完善創新創業課程體系建設,應結合教育內容,加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內涵闡釋,努力打造精品課程。面向全院學生,加強專業融合,拓寬學習視野。在校公選課中,設置創新創業教育課程,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容,加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創新創業內容、價值的研究和挖掘,不斷豐富創新創業教育內涵。在各類學生及指導教師的創新創業培訓過程中,也加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容,在傳授創新創業基本知識的同時,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中華傳統美德和中華人文精神貫徹始終。使學生通過課堂主渠道掌握更多、更豐富的中華多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藝術專業知識和技能。
(二)打造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專創融合新模式
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專業教學。要進一步轉變觀念,深入挖掘文化資源,采取各種方式,以創新創業計劃訓練項目的形式,通過創新創業課堂教學、實踐、采風、創作等環節,加深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識和理解。要加強傳統文化和創新創業融合課程建設,優化專業課程體系,強化學生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水平,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采用模塊化、項目化或參與式教學,對經典創業案例進行剖析,靈活運用無領導小組討論、頭腦風暴、情景角色扮演等環節,利用中華先賢的創業智慧,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
(三)營造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新創業文化氛圍
加大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宣傳力度,拓展課堂內外、網上網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平臺,營造濃郁的校園文化氛圍,充分發揮校園廣播、校園網、校報、電視臺、微博、微信等媒介的輿論主陣地、主渠道作用,全面、準確、深入地以師生喜聞樂見、形式多樣的宣傳方式,突出針對性,增強感染力、吸引力,掀起學習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潮。充分發揮圖書館、校史館、美術館、等育人載體在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作用,運用電影、電視、歌曲、戲劇、小說、誦讀、動漫、微電影和公益廣告等多種藝術形式,講好老一輩知識分子和新時代優秀知識分子的感人事跡,激發廣大師生的愛國情懷、奉獻精神和奮斗活力。通過廣泛深入的宣傳,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讓同學們自覺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傳承中華文化基因,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到創新創業訓練項目之中。
(四)舉辦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新創業主題活動
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全方位融入創新創業教育各環節,結合學校實際,深入開展主題教育活動。貼近學校生活和學生實際,挖掘德育主題,培育和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和時代精神,引導廣大師生堅定信念、熱愛祖國。打造品牌活動項目,用新穎活潑的形式,把中華經典內化于心,外化于形。各教學單位結合實際,立足于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圍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這條主線,廣泛發動黨團組織,突出學校特色、專業特色,依托有效載體,打造一批富有時代氣息、體現文化內涵、具有價值導向的創新創業品牌活動、項目。
(五)設計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新創業訓練內容
以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計劃訓練項目和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創青春”大賽等雙創項目和比賽為契機,組織學生廣泛利用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與重陽節等節日,了解傳統節日習俗中蘊涵的文化內涵,設計以傳統節日為亮點的創新創業項目和產品;充分挖掘具有地域特征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通過課堂教學、科研項目、參賽參展、產品制作等方式,開展創新衍生品的策劃、研發、設計、制作;將優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融入到創新創業計劃訓練項目之中,以聲樂、器樂、舞蹈、戲劇、戲曲、朗誦、傳統體育項目、廣播體操、大課間展示、公開課等活動形式集中展示在創新創業教育中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成果。
踐行高校創新創業教育以中華傳統文化為根基,從中華民族文化血脈中吸取養分,充分挖掘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精神,強化學校辦學特色,全面提升創新創業人才培養質量與水平,匯聚學生共圓夢想的青春力量,讓創新創業成為青春飛揚的動力,讓增長本領成為青春搏擊的能量,努力成為創新創業、服務人民、建設美好富強國家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為建設美麗中國、美好中國作出新貢獻!
參考文獻:
[1]劉海燕.新時代高校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略論[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9(2):89-90,93.
[2]孫正林.將高校真正建設成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鎮[J].中國高等教育,2018(23):29-31.
[3]沈壯海.將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校立德樹人實踐[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4(4):10-13.
[4]高文兵.眾創背景下的中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J].中國高教研究,2016(1):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