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淑慧
摘 要:隨著水產養殖業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到甲魚的養殖工作中。但是,甲魚的養殖需要擁有科學合理的養殖技巧,才能保證甲魚的質量。投餌技術就是在甲魚養殖過程中十分重要的一項技能,只有掌握正確的投餌方式,才能確保甲魚可以健康的成長。本文根據甲魚的生活習慣,主要從甲魚養殖池塘的建設、魚苗放養、飼料喂養等方面介紹了相關技術,以供廣大養殖用戶參考。
關鍵詞:甲魚;養殖;投餌技術
甲魚作為一種營養價值極高的食物,深受人們的喜愛。越來越多的人都開始關注到甲魚的養殖中,隨著全國越來越多的養殖用戶,各種不健康、低效的養殖模式隨處可見,導致各種疾病的增加。隨著各種問題的出現,人們對甲魚的各種養殖技術和養殖模式進行了研究,建立健康高效的養殖技術是水產養殖領域的一項緊迫任務。在甲魚的養殖過程中,投餌技術是十分重要,也是提高甲魚養殖質量的重要內容。所以,對甲魚養殖投餌技術的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投餌的多樣性
投餌技術之所以比較復雜,是因為投餌具有多樣性的特點。投餌量是有一定的標準的,一般來說,普通甲魚的投喂率在2.5%~3%左右,具體的投喂量可以根據甲魚的投喂條件和生長階段進行合理的改變。甲魚總重量的計算通常是根據前幾年的累積飼料量乘以飼料轉化率,得出甲魚在羽化階段的總重量。前期的轉化率高于后期,時間可以維持到培養的前三個月。其次,根據甲魚的日攝入量,要符合甲魚不同的生長階段所需要的食量,以此確定甲魚的攝食量。如果甲魚將食物全部吃完,你們第二天的投食量可以增加前一天食物攝入量的2%~3.5%。如果前一天有一點殘留誘餌,繼續按照前一天的食物攝入量進食。如果前一天還剩下更多的物料,可以根據前一天進料量的80%測試當天的進料量。除上述關鍵點外,外池的投放量設置也應根據當地天氣變化進行適當調整。如遇暴雨,喂食時間可適當延遲,喂食量可減半。此外,對甲魚投餌時間也要有所控制,一般是要將時間控制在30min以內,如果是水生顆粒,投餌時間盡量控制在40min以內。
與此同時,在甲魚飼料中加入少量蔬菜汁,如各種綠色蔬菜汁、果蔬汁等。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加維生素的含量,促進甲魚的生長。同時,在甲魚易患的季節,為了做好預防工作,可以在飼料中適當添加一些保肝護肝藥物。
二、投餌的科學性
甲魚餌料應嚴格遵守“確定質量、數量、時機、位置和人員”的方法。
1.將坡度30的緩坡餌料臺放在池塘的邊緣,可以將1/3沉浸在水中。方便甲魚上岸來吃食。同時,為了適應水位的變化,可以將餌料臺打造成浮動式。首先,將誘餌放置在誘餌臺的水邊,然后將誘餌逐漸移動到水位5cm以上的誘餌臺。訓練和進食后,甲魚會去岸邊的魚餌桌吃東西。誘餌可以用竹條或鐵釘固定,防止被甲魚拖下水。有條件的飼養者建議使用一種特殊的誘餌機器將飼料加工成顆粒,同時,一種帶有凹槽的材料,如石棉瓦,可以用來制作多點投餌的誘餌臺。該方法直觀,能觀察甲魚隨時間的攝食量和發生率。有經驗的飼養者基本上可以識別池塘中的個體甲魚,而其他人可以“隨叫隨到”(固定飼養員)。
2.建立多個站點并定期給它們喂食。為了實現均衡飼養,在養殖池中設置多個站。使用定時喂食法。少喂點,多喂點。如果你發現任何不足,你可以立即補充。建議在同一天完成誘餌。
3.生食變成了熟食被動物誘餌喂養的區域(蒼蠅蛆除外)。喂食前最好將餌料煮沸15min,如此一來,既可以殺死細菌和昆蟲,還可以改變餌料的適口性,促進甲魚的攝食和消化。
三、投餌的經濟性
作為養殖人員,在保證甲魚營養需求的前提下,還要考慮到投餌的經濟性,努力降低飼料成本。根據甲魚的生長期、氣候條件和飼養條件,可以隨時增加或減少飼養量和次數,減少浪費。例如,越冬后早期進食可以加速生長,提高抗病能力。當水溫穩定在16℃時,可以喂少量的食物。春天和秋天,氣候涼爽,水溫略低。在白天多投放些食物點,晚上少量,夏季溫度和水溫相對較高,中午和下午進食較少,晚上和早上要多投食。要根據季節和氣候的變化,來掌握餌料的投放量。
四、投餌的綜合性
1.餌料投喂與疾病預防相結合,可以適當添加微量元素、維生素、免疫多糖、酶制劑等。例如,在飼料中添加0.05%的維生素C、0.1%的免疫多糖、和0.03%的維生素E可以提高甲魚的抵抗力。除此之外,稀土元素和酶制劑能明顯促進甲魚的生長發育。
2.餌料與藥物的結合證明口服藥物的效果優于外用和注射。對仍然可以吃東西的甲魚來說,在誘餌中添加藥物是更好地治療方法。在餌料中加入三黃粉、大蒜素、氟苯尼考粉等中藥,會有更顯著的變化。
3.飼養過程中未使用的動物餌料、配合飼料和糞便結合水質凈化沉入底部進行發酵,造成水污染。在溫室養殖中,甲魚的生長環境遭到破壞的影響更加嚴重。因此不建議直接將餌料放入水中,而是采取在岸邊餌料臺飼養的方式。同時特別注意根據食物消耗量進食,以免造成餌料的浪費或變質。目前,許多養殖基地一般使用生石灰進行消毒滅菌。該方法簡便、快速。然而,甲魚疾病的預防應該與飼養相結合。在養殖早期,餌料中應添加一些微量元素和免疫多糖,以增強甲魚的體質,飼料中還可添加維生素c,以防止應激。據大量報道,甲魚口服比注射效果好。飼料中添加大蒜素和氟苯尼考對甲魚有較好的治療效果。甲魚喂食應該少量多餐進行。還應根據養鱉池的水質定期加水。電磁細菌也可以被噴灑以凈化水質。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為了提高甲魚的質量,養殖人員一定要根據甲魚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從根本上提高甲魚的質量。同時,要掌握相應的投餌技術確保甲魚得到足夠的生長元素。與此同時,一旦發生病害,要及時處理并做好預防,從水質、飼料等多角度進行預防工作。養殖人員只有將養殖工作做到精細準確,才能確保甲魚的綜合質量。
參考文獻;
[1]李芳.甲魚健康高效養殖技術分析[J].畜禽業,2019,30(01):18+20.
[2]張云杰,許洪杰.甲魚養殖中的投餌技術[J].科學養魚,2017(01):87.
[3]吳建軍,周賀民.泰和縣生態甲魚養殖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16(23):236+249.
[4]劉平,朱定貴.甲魚養殖技術之二:甲魚養殖的投餌技巧[J].中國水產,2008(10):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