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文臣
摘 要:在現代的基層畜牧業當中,開展動物防疫工作可以保證牲畜的健康生長,從而提高養殖人員的經濟收入。為此,本文從資金、技術、制度三個方面對基層畜牧獸醫動物防疫工作進行探討,提出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深化人才隊伍建設、完善動物防疫制度等措施,以此解決畜牧防疫工作中出現的問題。
關鍵詞:基層畜牧業;動物防疫;獸醫工作
我國的基層畜牧防疫工作是整個動物防疫工作中的重要部分,工作人員通過加強基層畜牧防疫工作可以調整畜牧業的結構,提升養殖戶的經濟收入,確保肉制品擁有良好的品質。因此,工作人員應當重視基層畜牧業的防疫工作,采取相應措施,解決防疫工作中遇見的問題。
一、資金方面的基層畜牧獸醫動物防疫工作
(一)購買先進的防疫藥品
在我國各地的畜牧業中,部分地方部門對防疫工作不重視,因此在防疫工作中的資金投入較低。防疫藥品是防疫工作開展的基礎,當動物發生疫病時,如果擁有充足的藥品就可以將危害扼殺在萌芽當中,因此,政府應當加大資金的投入,購買先進的防疫藥品,為獸醫們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例如,2018年,山東省黃河三角洲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管委會為了保護當地畜牧業的正常發展,其撥款30萬元購買了大量的藥品,包括消毒威、氯毒殺、百毒殺、東立銨碘、賽可新等12種藥劑,獸醫通過使用這些藥品為當地100多家養殖戶提供了幫助,對牛舍、豬圈、雞架等設施進行消毒,為牲畜養殖提供了良好的環境。
(二)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基層畜牧防疫工作的開展離不開充足的資金支持,只有擁有大量的資金才可以保證獸醫的工作可以保質保量完成。地方政府部門應當提高對畜牧防疫工作的重視程度,應當從年度的財政資金中劃撥出專項防疫資金。當養殖戶獲得了資金支持后,可以加強基礎設施的建設,養殖人員的積極性也會得以提高,使動物防疫工作能夠有效開展。例如,2018年,山東省東營市畜牧局的工作人員針對當地檢疫設備不足、交通不便利等問題增加了經濟投入,工作人員在當地建立了專項實驗室,獸醫可以運用專業化的設備來研究疫病病情,從而采取正確的設施進行防疫,以此避免疫情的傳播與蔓延,提升了獸醫們診斷的準確性。同時,工作人員還為獸醫提供了充足的交通設施,保證當出現動物疫病時,獸醫可以在第一時間就趕到疫情現場,及時有效的將疫情扼殺在萌芽狀態中。
二、技術方面的基層畜牧獸醫動物防疫工作
(一)深化人才隊伍建設
目前,在我國部分地區,很多年輕人因為感覺畜牧業有著臟、亂、差的特點,他們不愿意從事畜牧獸醫工作,因此部分基層獸醫隊伍出現了老齡化的現象。又因為部分縣城、鄉鎮的獸醫并沒有受過專業院校的培訓,其個人素養無法滿足當地畜牧業發展的需求,因此獸醫團隊的工作能力較低,無法保證防疫工作的正常進行。部分地區的獸醫團隊因為始終沒有新鮮血液補充,防疫工作人員數量較少,這少量的工作人員要承擔大量的工作,包括防疫知識的宣傳、牲畜治療、疫苗免疫接種、相關法律法規宣傳、動物檢疫等,他們的工作壓力較大,工作任務繁多,因此離職情況也時常發生。所以防疫機構在選擇工作人員時,應當選擇那些擁有從業資格證并且心理承受能力高的專業人員加入到團隊當中,同時,管理者應當深化防疫人才隊伍的建設工作,保證防疫工作者都擁有過硬的專業技術,確保檢疫防疫等工作的順利進行。例如,2018年,山東省的動物防疫機構為了建立良好的防疫團隊,與山東畜牧獸醫職業學院建立了校企合作的關系,從專業的院校中選拔高素質人才。防疫機構的工作人員會為學校提供充足的實習機會,而院校也會定期派遣專業教師為防疫工作人員講課,并制定專業的人才培訓計劃,對工作人員以及收益進行專業知識、診斷方法、職業道德、法律法規的培訓。
(二)重視防疫技術的引入與研發
防疫技術是防疫工作開展的保障,良好的防疫技術可以保證防疫工作的順利進行,然而,在我國部分地區,防疫技術的引進與研發情況卻不容樂觀。防疫技術應當緊跟時代的發展,動物的疫病不是一成不變,如果工作人員沒有先進的防疫技術,在進行工作時就會受到一定的限制與阻礙。所以,防疫機構的工作人員應當提高對工作人員的技術要求,改善防疫機構的設備與環境,以此降低當地牲畜疫情的發生概率,為動物的生存提供保障。例如,2019年,為了保證牲畜的健康生長,山東省防疫中心與山東畜牧獸醫職業學院合作,共同編寫了《牲畜防疫技術》一書,本書主要包括飼養管理技術、動物消毒技術、免疫技術、藥物預防技術、疫病動物隔離、疫情封鎖、疫情監測技術、疫情凈化技術、環境污染處理技術等各種先進的動物防疫技術。為省內的各個防疫機構開展防疫工作提供了基本理論支持。
(三)重視臨床應用
實踐是驗證真理的唯一標準,因此,當工作人員掌握了相關的防疫技術之后,工作要通過大量的實驗來證實防疫技術的可行性,以此落實基層牲畜防疫工作。同時,當防疫機構研究出新型的藥物時,工作人員要對藥物進行臨床實驗,確保藥物可以應用在牲畜防疫工作中。例如,2019年,我國研究出了新型的米霉索注射液,為了研究米霉索注射液的實際效果,工作人員在黃河三角洲區域進行了田間試驗,經過實驗結果證實,米霉索注射液對牲畜的呼吸系統疾病有著良好的治療效果,這種藥品的安全性較高,副作用很少,可以很好的應用在畜牧防疫工作中。這些臨床實驗通過具體的實驗結果和數據分析,為防疫工作人員提供了豐富的防疫經驗,提高他們的防疫工作能力,保護了當地的畜牧環境。
三、制度方面的基層畜牧獸醫動物防疫工作
(一)建立健全保障機制
防疫工作的開展離不開一個完善的管理制度,因此,工作人員在進行防疫工作之前,應當在促進社會發展的前提下完善防疫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保障的主要方式為以下幾種。
第一,工作人員為了建立健全保障機制,應當提升扶持的力度,增加資金的投入,使工作人員可以在資金充足的條件下開展工作。政府應當提高對防疫工作人員的福利待遇,以此提升工作人員的積極性,提高他們的工作效率。
第二,防疫機構應當建立完整的人才保障機制。管理者應當安排工作人員以小組的形式開展工作,由經驗豐富、技術水平高的工作人員帶領一些新人參與到工作中,一方面可以緩解老員工的工作壓力,另一方面也可以為機構培養出更多的優質人才。
第三,建立疫情報告制度。在畜牧業中,有些疫情有著一定的傳播性,當這些傳染性強的疫情爆發時,如果防疫工作人員沒有及時發現,沒有迅速進行處理,在極快的傳播速度下就很容易爆發疫情,從而對養殖戶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所以,工作人員應當與當地的養殖戶建立良好的關系,在疫病出現時,這些養殖戶可以立刻上報,防疫人員則要立刻前往處理,通過這樣的方法可以拉近養殖戶與防疫工作人員的距離,促進畜牧業的和諧發展。
(二)建立員工責任制度
對于畜牧業發達的地區,防疫機構的工作人員可能無法滿足人們的需求,如果防疫機構的管理者沒有制定良好的管理制度,工作人員可能會出現工作分配不均、工作重復、防疫不到位等情況,無法保證防疫工作的全面開展。因此,管理者應當實行員工責任分配制度,將員工按照性格特點、工作能力、專業技能進行合理分工,實現員工工作效率的最大化,保證防疫工作可以井然有序的開展。例如,2018年,山東省防疫機構在黃河三角洲開展防疫工作時,按照城市分布對工作人員進行了明確的分工,分成東營區防疫小組、河口區防疫小組、廣饒縣防疫小組、墾利縣防疫小組以及利津縣防疫小組,通過分工合作,實現了全面化、現代化、科學化的畜牧防疫工作。同時,防疫機構應當建立專業的監督部門,由監督人員檢測工作人員的工作情況,當發現工作人員存在防疫不到位、治療不徹底等情況時,監督人員應當將其表現反映給管理者,然后由管理者級進行核實,當發現情況屬實時,應當追究其責任,以此約束工作人員的行為,確保他們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防疫工作中。
(三)加大防疫宣傳力度
防疫知識、防疫技術、相關法律法規等知識的宣傳,是基層畜牧防疫工作中的重點之一,防疫工作人員應當通過宣傳的方法讓養殖戶懂得防疫工作的重要性。我國部分地區中,一些小型的養殖戶不重視防疫工作的重要性,所以經常會出現牲畜疫病,因此,工作人員要加強宣傳力度,使這些養殖戶正視防疫工作,愿意配合工作人員開展工作。例如,2019年6月,為了使養殖戶了解更多的動物防疫知識,防疫機構的工作人員在五寨農管辦內開展牲畜防疫宣傳活動。在本次活動中,工作人員通過發放宣傳資料、宣傳手冊、面對面講解等方式,向轄區的居民宣傳牲畜防疫相關知識,提高了居民的防疫意識,從而減少了人畜共患病的傳播,營造出安全健康的生活環境。
四、結論
綜上所述,工作人員應當在經濟、技術、制度等方面提升基層畜牧防疫工作的水平。經過上述內容可知,工作人員應當將養殖戶、獸醫、政府工作人員緊密聯系在一起,宣傳動物防疫的相關法律法規,提升福利待遇,以此擴大基層畜牧業的規模,促進畜牧業的發展,給養殖戶帶來較高的經濟收入。
參考文獻:
[1]王海云.基層畜牧獸醫動物防疫工作的重點初探[J].國外畜牧學(豬與禽),2019,39(12):57-58.
[2]鄭長武,張嘉.基層畜牧獸醫動物防疫工作的重點[J].獸醫導刊,2019(23):53.
[3]臧鳳枝.談如何做好基層畜牧獸醫動物防疫工作[J].農家參謀,2019(24):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