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景艷
摘 要:文章根據目前的農業生產中所常見的氣象災害做出了簡要描述,然后根據我國農業氣象災害的現狀對我國的氣象災害特點進行分析。文章中用比較有特征的地區為例進行分析,提出了一些防御氣象災害以及提高農作物產量的措施。
關鍵詞:農業;氣象災害;農作物
大多數的農作物對于自然條件的要求比較高,不利的氣象條件對于農作物的生長以及產量有著較大的影響,對于農作物的生長以及產量產生不利影響的氣候條件在農業上就稱為氣象災害。在我國較為常見的氣象災害以干旱、洪水、霜凍等,對于農業生產而言,對氣象災害的預防以及減災工作要加以提高。
一、分布比較廣泛的農業氣象災害
目前,世界農業氣象災害的分類不同,其分類不僅涉及到氣象學相關的概念,也與農業生產所遭受的災害程度和受災害威脅的作物類型有關。一般來說,如果氣象災害的成因主要是由氣象條件下的“氣溫條件”引起的,可分為:冷凍,持續低溫,霜凍災害和高溫災害;如果氣象災害的成因主要是氣象條件下的“水因子”可分為:雪災,冰雹災害,干旱災害和洪澇災害。此外,還有許多氣象災害造成的各種氣象災害,如連續的雨災,冰凍災害等。
二、目前主要農業氣象災害的特點以及危害
(一)各種農業氣象災害的特點分析
中國農業氣象災害的基本特征可歸納如下:
1.農業氣象災害的發生具有季節性特征。例如,夏季暴雨期間發生洪水災害。
2.農業氣象災害的發生具有區域特征。例如,洪澇災害主要發生在降雨量大,容易產生積水的地區。
3.農業氣象災害的發生是有限和集中的,在一般發生氣象災害的地區,該地區類似氣象災害的發生頻率較高,具有區域集中的特點。
4.氣象災害的發生往往伴隨著多重災害的特征。在多雨的地區,往往伴隨著洪澇災害。洪水經常導致某些病蟲害,以及疾病的傳播。
(二)對于農業氣象災害所帶來的后果分析
根據農業數據的統計,農業氣象災害對于農業生產而言是最關鍵的因素。每年,中國的農業氣象災害給中國的“三農”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損失。據統計,中國約有1/3的農作物受到農業氣象災害的不同程度的威脅,約1/5的農作物受到農業氣象災害的破壞或傷害。由于不同類型的農業氣象災害,約有1/20的作物將會死亡,最終它們將停產??梢钥闯觯瑢τ谙裰袊@樣的農業大國來說,農業氣象災害對中國的農業發展是有害的。
三、應對農業氣象災害的措施
加強預警工作能夠更好地降低農業氣象災害對農作物產生的危害。只有積極地宣傳氣象災害對農作物的影響,才能讓更多的農民認識氣象災害的嚴重性,同時還能幫助農民提升預防災害的能力。其次,相關工作部門應該提升自身工作的質量,加強對氣象災害的預警能力,通過自身的努力和技術手段降低氣象災害的影響。再次,因為環境惡化也是氣象災害多發的原因之一,因此,應該重視對生態環境的保護。
(一)干旱災害的防治工作
因地制宜地采取措施是解決干旱災害的重要手段。應選擇耐旱的農作物,同時結合作物的生長特點對其進行合理搭配和布局。另外,重視對干旱地區水利灌溉設施的建設,在農業發展的過程中采取先進的灌溉技術,如滴灌技術和噴灌技術等。人工造林,通過該項措施提升森林的覆蓋率并改善生態環境,同時還能避免水土流失現象的發生。
(二)洪澇災害的防治工作
為了預防洪澇災害的影響,應及時關注天氣變化。洪澇災害主要發生在雨季,因此,在雨季到來之前應該隨時關注氣象信息,做好相應的預防工作。一旦發生洪澇災害,需要積極采取處理措施,如及時有效地清理淤泥,避免造成更大的經濟損失。
(三)冰雹的防治工作
1.農作物成熟的季節易發生冰雹等災害,因此應該重視對農作物的搶收。
2.為了減少冰雹的影響力,應該在多發地區植樹造林,增加植被的覆蓋率。
3.通過科學技術和人為的手段,降低冰雹發生概率。在冰雹的多發季節,做好相關的防雹工作,將經濟損失降到最低。
(四)低溫凍害的防治工作
在我國的東北和華南地區經常發生凍害,該災害發生的主要原因是農作物抗寒能力較差,因此在選擇農作物種植品種的過程中,需要重視抗寒性。同時結合農作物的品種,做好農業布局工作,合理選擇播種期。此外,可以適當增加磷肥和鉀肥,做好相應的越冬工作,尤其重視保暖。
三、利用氣象服務來提高農業生產的質量
在氣象服務的條件之上,在充分利用氣候變化規律的基礎上,根據當地情況種植高產作物,開展科學的農業生產培訓,增強農業氣象災害預警意識,提高糧食產量和質量確保中國的“三農”政策不斷推進。對于氣象工作而言政府部門要對于氣象工作大力支持,增加資金的投入,提高氣象工作的硬件水平,這樣就能夠大幅度的提高農業氣象工作的準確性和有效性。及時的氣象預測能夠在氣象災害發生之前有時間進行預防,最大限度的減少了氣象災害對于農業生產所帶來的損失。
四、提升農業氣象工作的實力
準確及時的氣象變化信息是農民有效避免氣象災害,減少農業生產糧食損失的重要信息來源之一。因此,在未來現代農業發展的關鍵時期,相關氣象部門應提高氣象信息預報和研究水平,加快智能農業氣象預報平臺建設,不僅要保證氣象信息預報的及時性,而且還要加強氣象信息,特別是災害信息預測的準確性以及預測和警告氣象災害的能力。
五、結束語
總之,在農業生產中,農作物所需的生長條件不僅僅在于土地,氣候條件對于農作物的生長以及產量有著很大的影響,因此在以后的氣象工作中,農業氣象部門要對災害天氣做好預測工作,同時對農民進行一定的防災減災工作培訓,將災害所帶來的損失降到最低,讓氣象工作更好地為農業服務。
參考文獻:
[1]田紅莉,付朝云,張顯.淺談農業氣象災害對農作物的影響[J].農業與技術,2018,38(20):238.
[2]張雪,馮琦淺談農業氣象災害防御在農業生產中的影響[J].農民致富之友,2014(15):96-96.